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長 成思危:
要鼓勵中國管理學界更多去面向企業,更多的了解企業,更多的從企業實踐中吸取經驗。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像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都非常重視案例的教學和研究。中國很多企業長期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沒有提升到理論高度,所以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理論體系。這是很遺憾的。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很有意義,因為獎勵優秀企業是價值觀的體現。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 胡新欣:
中國企業改革開放30年,已經到了需要總結的時候,需要去總結和發現規律的時候,需要挖掘中國成功企業背后的深層次理論、文化和哲學因素的時候。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們要借助這一平臺推動中國管理現代化更加科學、理性和健康發展。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 徐少春:
對很多企業而言,過去30年是學習、奮斗、追趕,并走向創新的崢嶸歲月。中國經濟的成長有賴于中國企業和中國管理的進步。今天,一大批中國企業已經邁入了精細化管理和協同管理時代,形成了成功的管理實踐。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將這些成功的管理實踐加以總結提煉,引領中國管理模式進步,幫助更多企業成功。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一定能幫助我們盡快走向這一目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澄:
1988年開始國家推動了信息化,除了數字化和工業化之外,包括管理信息化。我接觸了大量的企業家,到現在為止有20年了。凡是成功的企業,能夠發展起來,都是有一定的管理模式——適合中國國情又兼具企業特色的管理模式,而且行之有效。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僅是一個理念,他們已經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真正實現了現代化管理。
中外管理雜志社出版人兼總編輯 楊沛霆:
中國管理的精華就在于中國的管理思想。我之前提過一句口號叫做:理念決定一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后,中國管理的時間到了。只要這30年中一直被認為是成熟的思想,而且還用實踐證明過行之有效,就可以認定為成功的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是一場及時雨,必定喚起更多人來關注支持中國管理模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陸正飛:
30年來,國內很多企業做了很多管理創新的嘗試,體現最多的是組合式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有一個基本的標準,企業管理創新不論是理念還是方法還是技能方面,要對別的企業,至少對同行業企業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 伊志宏:
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中國企業經過30年發展,已經有一些經驗可以總結了。對于商學院的管理教育來說,也需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實踐案例。國內頂尖的商學院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今后需要更加深入。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給企業和商學院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 呂本富: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企業并沒有所謂的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制度的變革。因為只有競爭比較充分的時候,才需要精耕細作。今天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邁入這個階段,我們有必要提起這一命題。中國歷史上講究天人合一,我們也在尋找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之路。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活動中,我們要尋找最大的命題,找到扎根于中國文化中的真正的管理模式,并加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