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的管理成熟度在不斷提升,各行各業涌現了大批具有成功管理實踐的企業,他們堅持“師夷長技”與“量體裁衣”,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企業發展的道路,并逐步推動了中國管理模式的形成。
中國的偉大復興需要中國管理模式。未來中國將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永遠是相伴相隨、互助互動的。一個經濟強國的背后必然屹立著一大批有著國際競爭力和杰出管理水平的企業。然而文化、地域的差異使得管理模式不可照搬照抄,這要求我們盡快梳理出中國管理模式,讓更多中國企業甚至世界企業能從中受益。
回顧歷史,從宏觀上來分析,中國企業管理30年可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78年至1984年,是中國企業管理的啟蒙時期。那時鄧小平就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一定是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這句話非常有預見性,而且把“管理”直接提了出來。1988年在深圳市蛇口工業區,有標語寫著:時間是金錢,效率是生命?梢姰敃r我們的管理追求的就是效率和有效性。
同一時期海爾的張瑞敏在喊“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并帶人砸冰箱,海爾后來的管理成為全國很多企業學習的榜樣。同樣的,那時TCL的李東生在總結“邊建工廠,邊建市場”、“先建市場,再建工廠”的經驗之談;深圳沙井鎮萬豐村,發動村民參股興建工業村,創立“萬豐模式”;馬勝利出任石家莊造紙廠廠長,以推動承包而聞名全國。這些都是在中國企業管理史上有著歷史意義的事件,此時的管理雖然顯得粗糙但不乏實用。
第二個階段,1985至1993年,這是制度創新時期。中國企業經過第一輪發展之后,有很多外資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像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開店,統一操作、標準化管理,給當時的中國餐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當時鄭州有一個亞細亞,進行全國連鎖管理,但4年之后卻倒閉了。當時外資企業一流的管理給予中國企業很大的沖擊,大家紛紛開始進行制度創新。
第三個階段,1994至2000年,是中西融合時期。這一時期,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現代企業制度開始建立,成就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企業集團。長虹、海爾、TCL在這一個時候崛起。在這一個時期,KPI管理模式引入中國,很多企業績效考核的時候用平衡積分卡。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的案例正式寫進哈佛大學教材。劉光起的A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成為體系。
第四個階段,2001至2004年,是接軌國際時期。
第五個階段,2004至2008年,中國管理模式萌芽時期。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同志在2006年11月10號,講過一句話:“照搬外國的管理模式難以搞好中國企業”。這是我看到當時國家領導人最早提出的要大力發展和創新我們自己的管理模式。
李東生說了一句話:20年前,中國企業家不看西方管理的書籍,那是無知;20年后,還只看西方管理書籍,那是無能了。郭咸剛、張裘、鄧世敏等開始研究中國管理模式,并紛紛著書立說。波士頓咨詢公司和沃頓商學院:美國、歐洲和亞洲跨國公司的CEO正在關注中國管理模式。香港招商局的“和而不同”,蒙牛的“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廣為人知。這是很好的中國管理思想,付諸在實踐和行動當中,這就是中國管理模式。
從微觀來講,企業發展也要經過五個階段!
從創業開始,企業要經歷創業階段、集體化、規范化、精細化、協同管理五個階段。正好跟前面總結的五個階段是一一對應的。
這五個階段是許許多多企業每一個發展階段的特點總結而來。
一個成長型企業從一個階段到另外一個階段要經過一系列變革。管理模式支撐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回顧過去30年,中國企業管理取得了很多成績。對很多企業來說,是學習、奮斗、追趕,并走向創新的崢嶸歲月。中國經濟的成長有賴于中國企業和中國管理的進步。一大批中國企業進入了精細化管理和協同管理時代,形成了成功的管理實踐。管理教育市場、職業經理人市場興起,標志著中國管理模式開始萌芽。
我認為過去30年中國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一,崇洋媚外;第二,盲目復制、缺少創新;第三,不成體系、不成標準。
中國企業的管理有觀點無理論,有理論無體系,有體系無原創。中國的企業管理就像是壘石墻,因人而異,西方企業的管理則像是在壘磚頭,磚頭是標準化的。中國管理的體系如果做到標準組件形成起來,企業之間的協同就變得更加容易,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因為企業要對接和協同,大家的管理要標準化。
未來中國企業面臨許多挑戰。中國經濟將由快速增長轉變為穩步增長。全球化競爭進一步加劇。企業之間的人才爭奪非常的激烈,特別是中外之間的人才爭奪,外資企業在中國的人才也是競爭白熱化。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由中國的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管理的進步總是會爆發性、持久性推動經濟發展。有一個資料表明,生產力提升有65%來自管理的改善和創新。在美國,平均每年生產力提升2.5%,0.5%是勞動力的改善,0.4%是投資的改善,1.6%來自管理方法的改善。未來企業面臨很多挑戰,要尋找出路,更多的是從企業內部管理上做文章。
全球化、互聯網經濟和知識近來為中國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契機。中國網民人數成為了世界第一,很多企業在網上做生意了,在網上享受管理服務,很多管理是通過在線提供,為中國管理的創新及中國管理和其他管理在同一個舞臺上競技提供了機會。
全球化時代中國管理模式內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第一,中國倫理哲學。我們是中國人,大部分的員工都是中國人,所以,要提倡傳統的倫理哲學,特別是很好的,像以人為本、和諧自然。
第二,現代管理思想。談中國管理模式,并不拒絕西方的現代管理思想。美國的,日本的,包括我們中國自己的管理思想都是這里面的組成部分。
第三,中國的成功管理實踐。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包括流程管理、信息管理、內部控制、行為規范等。
成功管理實踐
某種意義上來講,金蝶不僅是一個軟件公司,更是一個管理思想輸出的公司。金蝶有50多萬家客戶。在這些客戶里面,我們發現了各行各業已涌現出很多成功的管理模式。
比如說中國大型集團企業,像香港招商局,這一個企業從1995年開始為他們提供服務,現在10多年了。我們發現這一個企業長久不衰,屹立不倒的原因是因為其有一套非常好的集團管控模式。它明確了作為現代企業總部的定位應該是什么樣的定位,很多企業在如何授權、集權和分權之間搞不清楚,香港招商局搞得非常清楚。
外資大型集團企業來到中國必須要完成本地化,像麥當勞在中國500多家店,用的是金蝶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所以,它的管理模式也借鑒了很多中國管理的思想。還有安捷倫、豐田汽車等很多。這些外資企業都根據中國實際市場環境來尋求本土化管理之道。
還有一些本土制造企業,像大族激光,它是亞洲最大的激光生產設備。這一個行業原來沒有,因為它,在中國誕生了這一個行業,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學它。他們的產品的特點很有意思,小批量、多品種,非常個性化,但是這個企業有一套很好的制造運營模式,使得它的管理能有條不紊。
有位外國專家說,21世紀中國將與世界分享管理奧秘。這一個管理奧秘到底是什么,中國管理模式是什么?有賴于專家學者、企業領導人、媒體、政府等各方力量共同研究提煉,攜手推動中國企業總結成功管理實踐,讓更多的企業來分享他們的成果和經驗,共同推動中國企業的管理進步,讓中國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在世界的舞臺上比武競技,提升國人對中國管理模式的關注度、提升中國軟實力,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