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滾滾長江東逝水,該淘盡的總歸要淘盡。但這種安慰一直沒有抵消大小非給股民帶來的恐慌,大小非,這把達摩斯之劍,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擔心它會突然之間掉在自己的頭上。兩會時,代表委員、評論家、上市公司、股民針對它又進行了一次全民討論。路在何方? [點擊進入網友評論]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證監局局長江連海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限售股份在投資者的心理上依然是個陰影。 江連海認為,解決“大小非”問題一方面要消除投資者的心理疑慮,同時可在完善大宗交易平臺的基礎上打“組合拳”,包括考慮由外匯儲備和社保承接一部分大小非等措施。 江連海認為,中國十多年股權分置積累下來的限售股在2~3年集中釋放,并與IPO限售股疊加在一起,因而顯得特別突出。
對于業內比較關注的創業板的門檻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市場部副主任歐陽澤華指出,根據中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目前創業板基本定位在自主創新型企業和成長型創新企業。按照企業生命周期的三個階段:初級、成長、成熟來看,中國創業板的定位應該是在成長階段后期,接近成熟期這個區間。 歐陽澤華介紹說,通過最近幾年解禁的情況來看,小非理論上解禁已經基本解禁完畢,小非實際解禁比例是68%,所以小非對于市場的壓力,理論上已基本解除。
所有措施都沒有規定分紅比例更直接,更有效。只有硬性規定分紅比例,才能使那些喜歡在報表上作文章的上市公司露出原形,不得不向市場公布真實業績。也只有這樣,才能將中國 股市由投機氣氛甚濃的賭市轉變成注重回報的真正股市。
說得不錯,主要是心病。 股改改都改過了,無論合理不合理,也已經過去了。 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市場自己適應了。
如果大小非上市沒人接盤的話那對市場來說影響是有限的,只可惜有些基金拿股民的錢不當錢呀,這邊收大小非的好處,那邊拿基民的錢去高位接盤,唉......
自去年年中開始,大于1%的大小非減持要通過大宗交易平臺,這無疑減輕了對股市的沖擊。與此同時,市場內也逐漸醞釀出一種新的獲利模式,即以低折扣在大宗交易平臺上接手大小非籌碼,待市場轉暖拉高后,再逐漸賣出獲利。
業內人士認為,不會再針對大小非出臺新的規定了,因為“大小非的問題始終要解決,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還是應該讓市場來解決。用措施來限制也不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