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點 善于駕馭市場經濟方能執政興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7日 10:28 南方日報 | |||||||||
話題緣起: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重強調了五種能力,其中第一種能力就是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對我們黨來說,仍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為了幫助廣大讀者加深認識和理解這一能力,我們特約了一組專家文章,分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加以闡述,供讀者學習時參考。 應對1000美元帶來的考驗
楊永華(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來謀劃改革。 改革成功的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已經進入了總體小康的經濟建設的新階段。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成功。社會主義歷史上有過多次改革,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上也有過幾次改革,但是,鄧小平設計的這次改革是最為成功的。 改革開放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堅持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方向,實現了資源配置機制從行政機制發揮基礎性作用向市場機制發揮基礎性作用的轉換,實現了所有制結構的轉換,即由單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新的所有制結構。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機制是中性的,就是鄧小平所說過的,市場經濟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實踐已經證明,市場機制比行政機制在資源配置中更有效率,引入市場機制就能推動經濟發展。新的所有制結構比單一所有制更能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我們搞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的制度框架下運行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方向,關鍵就是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不搞兩極分化。 執政黨面臨新的抉擇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多次說過我們的社會主義是“貧窮的”、“不合格的”的社會主義,經過25年,就發展到總體小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000美元。但是,這也是一個新的經濟發展的門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也是對執政黨的一個重要的考驗。就像當年毛澤東進北京前所說的那樣,面臨著一場新的“考試”。 世界上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達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美元至2000美元后,面臨著不同的經濟發展路徑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出現不同的兩種結果:第一種,搞得好,經濟社會繼續快速的平穩發展;第二種,如果搞得不好,也許會激化矛盾,導致經濟社會的發展嚴重受挫。如某些發展中國家那樣,各種矛盾日益激化,社會動蕩不已,經濟社會長期停滯不前。這也是對執政黨執政能力的一次考驗。 我們要科學地充分估計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同時應當看到,中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出現了擴大的趨勢。就業和社會保障面臨著嚴重的壓力,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方式落后,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等經濟社會矛盾有日益激化的趨勢。如果這些問題和矛盾繼續激化,就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我們看到,黨和政府對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已經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作出了正確的政策選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不但是落實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措施,而且是處理當前面臨的經濟社會矛盾的正確的政策選擇。黨和政府為振興經濟欠發達地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特殊政策;高度重視三農問題采取有力措施,今年減免農業稅,五年內全部取消,加大對農業生產的直接補貼,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給農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預期,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使科學發展觀落到了實處,給人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對于緩和經濟社會矛盾將會發揮有力的作用。 應對新的考驗,關鍵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正確方向。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人們往往歸罪于市場經濟。輕者對市場經濟的合理性產生懷疑,重者主張消滅市場經濟,這樣的思潮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其實,當前的經濟社會矛盾產生的原因是相當復雜的,有些經濟社會矛盾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像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相當大的國家,只要啟動現代化的進程,必然有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我們不應當看到地區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而懷疑黨的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政策的正確性和長期性。黨和政府完全有能力把這些經濟社會矛盾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和容忍的限度內,抑制其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讓其產生正面的激勵作用,成為鼓舞人民努力奮斗的強大動力。 系列報道: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