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改委21年
1982年是國務院精簡機構的一年,部委總數從52個減為41個。但3月8日,全國五屆人大通過決定,設立了一個新的機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改革開放三年多,決策層已經體會到,只有一個獨立、中立且有實權的改革政策制定和推行機構,才能在部門和地方利益的“迷宮”中將改革開放推進下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中國的改革精英們提供一個和中央計劃經濟環境中的官僚部門不同的智囊機構,以便在決策過程中獲得最大效率,改變舊體制下官僚機構的利益格局。
按照當時的定義,體改委是國務院組成部分,研究、協調和指導經濟體制改革的綜合性專門機構。主要職權包括:
綜合研究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的關系,研究城市改革與農村改革的關系,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組織有關部門和地區擬定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長期總體規劃和年度綜合實施方案;
指導有關部門和地區制定經濟體制改革規劃;
指導地區、部門、行業、企業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組織和推動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規劃、組織和指導有關經濟體制改革和企業管理干部的培訓工作等。
1982年5月21日,在原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的基礎上,國家體改委正式成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兼任主任,薄一波、杜星垣、安志文、周太和、童大林任副主任。體改委下設辦公室、規劃組、試點組、生產組、分配組、流通組、理論組、調研組,主要任務是負責擬定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統一研究、籌劃和指導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工作。
在其后的歲月中,體改委群英聚集,聲名遠揚,權勢一度凌駕于國家計委和國家經委等部門之上,成為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由于體改委是一個新的部門,沒有計劃經濟下的既得利益,所以改革最堅決,在政策制定中能形成對原有政府部門的重要制約。
體改委成立之初,最活躍的機構一度是其下屬機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這是一個經常可以直接與決策層對話的智囊機構,既為決策者需要創新性的改革思路,也給當時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創造了向上層提出改革政策建議的渠道。
1985年初,在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具體操作下,“應當由年輕人為主”的體改所成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的陳一諮和王小強分任所長和副所長。隨后,這個研究所聚集了當時幾乎所有有志于改革的中青年經濟學者,包括后來為學的高粱、曹遠征、華生、宋國青、周其仁、張維迎,為商的郭凡生、張少杰、李峻、李振寧,為官的周小川,半官半商的盧邁,吳敬璉、厲以寧、王岐山、陳錫文、李劍閣、郭樹清、樓繼偉等今天的學界和政界權威當時也積極參與該所活動。
這些意氣風發的“書生”,盡管理論粗糙,卻集中針對城市體制改革進行研究,對廠長承包制、價格雙軌制、中東西梯度發展戰略、沿海開放戰略、兩頭在外大進大出戰略、西部開放政策、溫州體制問題甚至后期直接涉入的政治體制改革等問題,都有頗多創新的政策研究成果,而且不僅僅是理論分析,更包括具體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案。
但到1990年,體改所被合并到經濟管理研究所,改造為經濟體制改革與管理研究所,體改所的大部分成員后來各奔東西,或下海經商,或投奔其他研究機構,或出國留學。
與此同時,體改委的改革權力也被大大削弱,對既得利益部門的重要制約能力越來越小。1998年3月,國務院啟動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機構改革,體改委更名為體改辦,降格為國務院辦事機構。原體改委組織制定企業綜合性經濟法規的職能,被移交給國務院法制辦和國家經貿委,組織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和審批中央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職能移交給國家經貿委,指導和協調地區各類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職能下放給地方政府。
2003年,體改辦被撤銷,并入國家發改委。(文/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