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再談中國經濟中的股本-債務比例關系(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8日 11:00 《中國金融》 | |||||||||
三、觀點分歧與矛盾初探 國際比較說明我國銀行供應流動資金比例很高,但是另一方面,不少人反映流動資金偏緊。特別是貨幣政策收緊的階段,包括最近一定程度上加強宏觀調控時,流動資金吃緊的呼聲越發突出,這個矛盾值得充分討論。
我個人講幾個觀點,不見得成熟,主要是提供一種看問題的角度,希望大家共同討論。 首先,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形成了“流動資金的供給制”概念。認為只要工廠在生產,銀行就應該提供流動資金,并不考慮流動資金的定價和風險。上個世紀80年代確實有過類似文件推動了這種概念。改革早期,在缺乏資本積累,財政也很薄弱的情況下,這種觀念的形成情有可原。但是這個觀念不能永遠延續下去,否則銀行和企業的關系就會出問題。我個人還記得,曾經有高層領導人看到某一工廠在生產彩色電視機,中國過去不能生產,市場又非常需要,但是當時拿不到流動資金,領導人批評后,銀行就趕快給了貸款,這是80年代發生的事情。后來這個廠子怎么樣了呢?似乎是找不到這個牌子了,這個工廠也不知道哪兒去了。應該說,不見得說有產品、有銷路就一定能說明貸款是沒有風險的,況且也沒有幾個企業會告訴銀行說它的產品是沒有銷路的。“流動資金的供給制”概念,可能與計劃經濟時期留下的供給制概念有關。后來在其他領域大家已經逐步習慣不搞“供給制”了,但是在流動資金領域,供給制觀念還有影響。 其次,這種矛盾往往是在貨幣供應量、貸款增長量比較緊,宏觀經濟需適當收緊的情況下會比較突出。這涉及到中央與地方之間職能不同的問題,可以用經濟學中的博弈論來加以分析。中央與地方責任不一樣,宏觀調控的責任在中央,不是在地方;地方領導當然是注重經濟發展,給人們提供福利,改善城市環境等等。中央與地方責任的不同會反映到在數據收集、統計分析和案例分析上存在博弈。在引用具體事例上更為突出,總是可以找到一些實例說明銀行信貸資金提供不足,不同經濟主體會引用不同的實例以支持其主張。正因為如此,對經濟學來說,匯總統計及其分析顯得更為重要。 最近,宏觀調控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有不夠好的方面,例如在貸款總量適當放慢之中,流動資金貸款壓縮比較多,中長期貸款壓縮比較少。可以看到幾種情況:一是由于企業上的技改、投資項目,自己舍不得壓縮,盡量要保這部分,則自有流動資金比例進一步下降。二是就銀行來講,壓縮流動資金也相對比較容易。三是與供求關系有關。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影響銀行決策。如果企業需要中長期貸款,銀行的貸款結構也就受需求結構的影響。因此,從企業和商業銀行兩方面來說,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補充分析的是兩點比較特別的情況,一是財政大幅度加快了出口退稅,出口廠商占壓流動資金大幅減少,這部分資金量可以在流動資金貸款增量計算時扣除出去。二是2004年商業票據的短期融資減少比較多,商業票據減少需要作分析,可能有其他政策上的原因,這里就不多講了。 第三,流動資金總量很大而結構上又有部分企業吃緊的矛盾,反映出資源配置機制上的問題,要依靠改革加以解決。從轉軌經濟的資源配置看,由于市場和價格機制尚不到位,總是存在資源配置中有較大問題,流動資金貸款也是如此。不管總量做到多大,即使8萬多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今天擴大到10萬億元,依然存在一個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問題,依然會出現資源浪費和匱乏同時存在的情況,即有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過多,有的根本拿不到。這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課題和永恒主題。對此,經濟學家已經研究說明,在計劃經濟時期和經濟轉軌時期,由于行政干預、市場不健全、競爭機制不健全、產品比較少,必然存在浪費與匱乏共存的情況。例如,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在學校食堂里可以看到有的學生把饅頭扔入垃圾桶,但從全國來看,許多人在挨餓,匱乏與浪費共存。亞諾什.科爾奈在其著作中早就充分描述了這種結構性短缺。看來出路還是依靠改革,靠市場發揮更多的作用。黨中央文件中多次強調,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此外,對外開放有助于引入競爭,能夠促進通過競爭機制、國際比較使市場在資源分配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第四,一些人認為流動資金緊張是由于大型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所導致。在加強內控、嚴格貸款審批程序、扁平化管理上,不能朝令夕改,不良貸款的問題要持續給予充分關注。為了降低不良資產,一段時間來,不斷強調商業銀行要加強內控,加強扁平化管理,嚴格貸款審核程序。但是當看到資金收縮時,就有可能歸咎于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措施,抱怨權力的上收導致貸款發放緊張,貸款工作效率受到影響。需要強調的是,當亞洲金融風波來臨時,按五級貸款分類計算的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已經處于金融危機的邊緣。金融危機很可能不按想象的方式出現,不是想解決就解決,想預測就預測的。目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改革進程包含某種客觀規律,其內部控制的完善必然是處于加強貸款決策集中化的趨勢之中,審批程序必然是處于嚴格化階段。不能因為近年來不良資產比例開始有所減少,就忘記不良資產的歷史記錄的嚴重性,忘記浪費了國家多少資源。不能忘記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型商業銀行實際上“總行管不了分行,分行管不了支行”,眾多案件帶來的巨大危害;當時由于技術的原因,包括實際負利率的原因,貸款供求關系很不平衡,由此帶壞了一批干部,一批基層銀行信貸主管出了不少問題。這些教訓都要求加強內部控制,也是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不僅包括內部紀律,也包括黨風廉政建設。這些問題是不能忘記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經營壓力很大,當前要改進資產質量,防止危機,爭取生存。其內控方面的改革主要靠自身去加強、理順和完善。如果只從個別角度出發來評論,甚至提出要求,恐怕是 “站著說話不腰疼”。此外,過去在基層一些比較有權的銀行官員,現在突然沒權了,會向有關人士反映希望“體制回歸”,對此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總之,在加強內控、嚴格貸款審批程序、扁平化管理上不能朝令夕改,不良貸款的問題要持續給予充分關注,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從世界范圍看,對銀行體系資產質量問題無非是三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持續關注銀行系統的資產質量并使其保持健康,有小病就開始治,有病不能拖,采取及時校正措施;第二種方式是容忍其帶病作業,生病就生病,生了大病再動大手術,但是動大手術需要的成本很可能很高;第三種是病死就下葬,換人來干,例如,波蘭、捷克、匈牙利、克羅地亞等國家80%~90%已是外資銀行,國內銀行基本上都垮了,或者被收購兼并了。有人提出第三種方式未必不是一條好出路,但是,中國是否能夠采取這種辦法是很值得懷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