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印度經濟及銀行業發展態勢分析(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09:07 中國經濟時報

  印度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消費拉動而非投資拉動、由服務業推動而非工業化推動、由內資驅動而非外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

  -馬素紅

  印度與我國一樣同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及人口大國,近年來兩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均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但兩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又有所不同。另外,國有銀行占主導地位的印度銀行業自1990年代開始推行改革,且至今仍在繼續,中印兩國銀行業存在的相似性使得印度銀行業改革經驗對我國銀行業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印度經濟的增長特點及驅動因素

  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是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發展中大國之一。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呈現加速趨勢。1991年印度發生國際支付危機,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之后經濟發展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2003年實際GDP增長率由2002年的4.1%上升到8.6%,達到近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04年由于農業增速放緩,GDP實際增長率回落到7.1%。2005年經濟增長又達到8.4%的水平。在今年3月底結束的2006財年(注:印度以財年作為經濟統計依據,2006財年即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印度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可達9.4%,為其18年來的最快增速,其經濟增速僅次于中國。印度經濟近期的高速增長在引起世界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外界對印度經濟過熱的擔憂。

  從印度經濟增長的遠景目標來看,根據印度政府的計劃委員會于2002年公布的《印度:2020年的前景展望報告書》,2002年—2020年間印度經濟將會取得8.5%—9%的平均增長率,人均收入將提高三倍(2001年印度的人均收入為460美元)。2004年5月上臺執政的曼莫漢·辛格政府所公布的《國家最低共同綱領》提出,印度經濟今后將保持7.8%的平均經濟增長速度。

  印度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業結構獨具特色。印度是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較高。由于受氣候影響較大,農業增長波動很大,農業增長的波動直接導致了宏觀經濟的波動。另外,服務業在印度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5財年占比已達到54%。服務業呈現出的加速發展趨勢使其在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中國經濟發展軌跡不同,印度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相對較低,2005財年僅為26.1%。

  二是消費處于重要地位。2004財年,印度私人消費與政府消費占GDP的比重分別為61%和11%,二者合計高達72%,固定資本形成(相當于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僅為24%。而2004年我國私人消費占GDP的比重僅為41%,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則高達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到中國的10%。顯然,相對于投資而言,消費在印度經濟中處于更重要的地位。

  三是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同中國相反,印度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外貿逆差逐年擴大,說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國內消費。盡管出口增長迅速,但2005財年出口依存度僅為17.5%。這說明印度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需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印度的出口結構逐步優化。1994財年出口額最高的是初級產品和服裝紡織品,而2005財年出口最多的則是軟件和工程貨物。

  四是財政收入和財政赤字雙重增長。印度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6財年第一財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財政收入增長37.8%,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增長了40.5%,財政赤字高達77740億盧比(1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6%。印度政府希望將本財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8%以下。

  五是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2004年和2005年,以批發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脹率分別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印度通脹率同比上升4.84%。為了抑制潛在的通貨膨脹,2006年7月25日印度儲備銀行(印度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至6%,這是2004年10月啟動加息周期以來印度央行第6次上調利率,累計加息達150個基點。印度通貨膨脹壓力一方面來自較強的國內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來自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六是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截至2005年底,印度外匯儲備達到1425億美元;2006年3月底已經突破1500億美元,從而成為世界上新興國家和地區第五大外匯儲備國(前四位分別是中國、韓國、臺灣和俄羅斯)。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大量流入印度資本市場是近年印度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印度經濟增長的深層次動因分析

  首先,改革是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根本動力。自1947年獨立到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印度實行的是國有經濟和私有經濟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政府對經濟計劃的主導作用,強調通過“進口替代”實現工業化,重視發展國有企業和重工業,限制私有企業,排斥外資。1991年印度爆發了國際收支危機,政府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有10億美元,只夠維持3個星期的進口支付,當時的拉奧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為特色的新經濟政策,即放松對私有經濟發展的限制、加快國有經濟改革、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實施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改革之后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收支狀況持續好轉,外匯儲備大大增加,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資逐步增多,國民經濟穩步發展。進入21世紀,印度進一步推行市場經濟發展戰略,使其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實現了有印度特色的經濟增長。

  其次,私有經濟的發展和中產階級的壯大為主要推動力。印度在獨立之后一直允許私有經濟存在,但對其有嚴格的限制,19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動私有經濟發展的改革。1990年代將這種改革進一步深化,私有經濟的能量得以充分釋放,由此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如塔塔集團、比拉集團、維普羅軟件公司、蘭巴克西制藥公司等。目前,印度私有企業不僅資金雄厚而且經營管理規范科學,私有企業的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已占到75%,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私有企業的發展同時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印度的經濟學者將能夠買得起車子和房子的群體定義為中產階級。據此推算印度有3.5億人左右的中產階級隊伍,這一階層擁有持續穩定增長的購買力,同時具有西方人的消費觀念,是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和結構不斷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其三,相對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銀行體系有130多年歷史,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金融監管制度健全。就商業銀行的貸款方向而言,35%發放給政府和政府公司,65%發放給私人和私有企業。銀行業在金融系統中占有主導地位,但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的作用也在不斷上升。目前,印度共有23個股票市場,其中National市場和孟買市場是全國性的,其他21家是區域性交易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萬家。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企業融資提供了良好渠道。

  其四,信息技術產業和制造業突起。從19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將IT產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扶持,1990年代以來世界信息產業大發展,印度很好地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IT產業迅猛發展并帶動了貿易、旅游、電信、金融等行業發展。目前印度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出口國,IT產業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

  其五,制造業將成為印度經濟新的推動力量。1991年的經濟改革,印度設計了繞過工業化階段而直接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大力發展服務業的發展路線圖,這就規避了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局限。目前服務業已經比較發達,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印度準備壯大制造業,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業國家戰略》報告,表明向制造業進軍的決心。可以預見,工業化將成為印度今后發展的新的推動力量。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消費拉動而非投資拉動、由服務業推動而非工業化推動、由內資驅動而非外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風險因素

  印度戰略地位突出,自然資源豐富,國內市場規模巨大,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印度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

  首先,

國際油價上漲帶來通脹壓力。印度煉油廠所需原油的70%需要進口,因而國際油價上漲將對印度經濟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991年國際
原油價格
上升直接導致國際收支危機,從而誘發了經濟危機。目前,印度具有較高的外匯儲備,再次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價上升增加了進口成本,導致通脹率上升,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抑制有效內需,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盡管印度央行試圖通過提高準備金率和上調
證券
回購利率抑制通貨膨脹,但成效并不明顯,反而對投資產生了緊縮效應。如何在避免投資緊縮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通貨膨脹是政府目前面臨的直接挑戰之一。

  其次是巨額財政赤字。印度巨額財政赤字帶來的擠出效應阻礙了民間投資與經濟的快速增長。辛格政府已提出2009年消滅赤字的目標。然而,一方面考慮到印度目前基礎設施落后的背景,政府承諾增加初等教育、保健、灌溉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出以及針對最貧困人口的專項投資;另一方面,稅制改革前景尚不明朗,短期內解決赤字問題并不樂觀。

  其三是自然氣候條件不確定。印度80%的年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的雨季,全國60%的種植面積基本依賴自然灌溉,氣候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的短期性波動,且成為整體經濟起伏的重要動因之一。作為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農業將長期是印度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對宏觀經濟的沖擊難以避免。

  其四是失業和貧困長期存在。居民消費是印度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拉動力量,失業率和貧困率長期居高不下限制了居民購買力的實質性提高,對未來經濟發展形成潛在障礙。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