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四川富豪的財富糾葛 張涌們上演的同城恩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3日 01:14 《英才》 | ||||||||||
本刊記者 唐凱林 有人說德隆是中國資本市場上一個符號。時至今日讓許多人想不明白,一個總資產450億的公司怎么倒起來就像多米諾骨牌。 由此,中國企業的資金鏈問題,被企業界、學術界及媒體不斷地拿到桌面上交鋒、
2004年7月,一篇名為《民營企業主張涌的資金鏈》的文章,出現在某財經媒體的頭版。林鳳集團董事長張涌、三通集團董事長艾欣及原中兆實業總經理趙心利之間一筆500萬的債務被放大,外界把質疑的目光聚焦在林鳳集團的資金鏈上。 事情的蹊蹺在于,按常理500萬債務對于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19的張涌而言,應是九牛一毛,但何以還得如此艱難。 在探究沖突背后的肯綮時,我們無意于將林鳳與德隆做簡單的類比,我們認為宏觀調控導致的金融環境的變化也只是整個事件浮出的催化劑而已。我們所憂慮的是像張涌這樣的企業家們是否理性? 郎咸平就德隆事件曾慨言:“一個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由于依賴金融與產業的錯誤整合思維而淪落為一個極為普通的小型企業,還不能讓我們警醒企業盲目做大做強的悲哀嗎?” “快魚吃慢魚”,一直以來被無數中國企業家奉為經營寶典,但又有多少中國企業由于粗糙簡單的吃法而瘁死。 太陽每天升起,并購每天在醞釀、發生,我們祈愿中國企業不再重復昨天的錯誤。 《英才》雜志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