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者榮念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39 經濟觀察報
葉瀅 2008年2月29日,香港文化中心劇場,榮念曾導演的《西游荒山淚》首演,舞臺下座無虛席,舞臺上惟留下兩把木椅,一面白色幕墻,沒有幕布,沒有布景,臺上清簡,與臺下人坦誠相對。 這是《西游荒山淚》在香港藝術節上的第一場演出。舞臺極簡,程式極簡。多媒體幕墻上卻是追問連綿,傳統,未來;東方,西方;文化,經濟;觀眾,舞臺;臺上,臺下;體制,態度……它們對應的關系辯證怎樣?一串一串問號從巨大的白色幕墻上連綿排出。 著西裝在舞臺上表演的內地京劇演員藍天和董洪松也被這靜寂的劇場氛圍吸納,惟有身段華嚴端凝,舞臺光源明滅,時間被空間撐出開闊視野——劇場空間里,20世紀的格蘭·顧爾德彈起1741年巴赫所作的變奏曲;比莉·荷利黛1958年的錄音與去世前夕的程硯秋相遇;里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片斷交錯著文化革命的呼喊。 在時空交錯的實驗劇場內,兩鬢斑白的導演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問題?而他提問的氛圍不是激憤呼吁,反而異常冷靜理性。他向臺下的觀眾提出問題,他向香港藝術節提出問題,他向文化體制提出問題……在一組一組辯證追問的關系中,程硯秋的西方旅程在香港的實驗劇場再次啟程,在 “教堂”、“學校”、“火車站”、“劇場”和“機場”的轉換中,舞臺上的演員脫下長衫,現出西裝。 程硯秋1932年到1933年之間,在歐洲的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和瑞士等國考察超過了一年,“他參觀各種劇場、大學、電影公司、博物館,觀摩不同類型作品的演出,參加會議、搜求書籍”,劇評人張秉權在《越界西游的程硯秋》一文描述這位京劇大師的歐游,“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介紹歐洲人認識京戲。”在這個過程中,“他更打算留在德國深造,認真地學習幾年才回國,并去信夫人,預備接家人來歐定居。為顯決心,他甚至吃肥肉、飲烈酒、抽雪茄,以增體重,并寄回照片,表示難以短期回到舞臺。” 30年代初程硯秋的歐游旅程是榮念曾打開這個實驗空間的引子,在柏林的教堂里,程硯秋清唱了一段《荒山淚》,榮念曾寫到,“有了這一段教堂故事,正好啟發我去創作一臺有關文化跨越、藝術跨越的實驗劇場。” 藍天站在香港的實驗劇場內,通過字幕告訴觀眾,“我現在借這個虛擬教堂,實驗一段《荒山淚》唱腔”,唱詞起—— “一剎時心神恍惚,戲里戲外誰在乎?陰陽交界荒山地,焦土連天神鬼哭。趁星辰把前程赴,奈何亂世把青春負。迷離世間一灑淚,繁華落盡再無尋覓處。 “想舞臺人生百度,起落興衰一幕幕。奇緣此生難快意,葉黃花謝無常住。原想把春光爛漫,滿懷風流都留住。無奈異鄉夢斷處,從此殊途不同路。”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