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壟斷的重要行業 價格監察將成重點
焦點企業: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電信)、石化(中石油、中石化)、電力(國家電網)、鐵路(鐵道部)
理由:在所有行業中,電信、電力、鐵路、能源等部門似乎最為特殊,它們無一不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影響到國家經濟和安全的各個方面。而且無一例外的是,這些行業都是國有企業依靠行政壟斷獲得市場主導地位。相比起開放性市場,這些行業大多拒絕民營資本參與競爭。
對于這些行業,《反壟斷法》第七條專門界定了行業特征,并指出這些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反壟斷法》有可能對這些國企“高抬貴手”。
實際上,這些特殊行業并不能完全游離法律之外。專家認為,這些企業的價格監管將有望成為《反壟斷法》的首批實施對象。在電信領域,手機漫游收費一直飽受指責,寬帶收費方面也存在不少爭議;在石化領域,中石化、中石油長期壟斷國內油品市場并長期控制油價,國內油價缺乏透明;在鐵路方面,火車票價格一直無法優惠,退票甚至還需收取20%的手續費……這些不合理收費現象在《反壟斷法》實施之后有可能會遭遇起訴。
回應:“中石油會根據政府出臺的政策,規范自身的經營運作。”中石油集團公司公共關系處處長袁欣翔表示,中石油有專門的法律顧問會關注政策的變化,而對于外界所指的中石油處于行業壟斷地位,袁欣翔引述該公司官方網站的說法稱,中石油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
專家:孟勤國解釋,重要行業是指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如金融、石油、重工業制造等。國有經濟對一些重要行業的控制,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競爭問題,而是一個有關國家經濟安全進而有關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安全的根本問題。“國有經濟控制一些重要行業,是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黃勇認為,《反壟斷法》第七條并未規定電信、電力、鐵路、能源等特殊性行業,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壟斷行為,不適用《反壟斷法》。“任何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都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汽車行業 “潛規則”難長久
焦點企業:通用、豐田、大眾等
理由:汽車行業中由于品牌眾多,并沒有類似微軟這樣的占據超高市場份額的企業。但是,汽車行業存在的不少“潛規則”依然可能違反《反壟斷法》。比如汽車廠家為了預防經銷商大幅度降價,一般設置“最低限價”,比如汽車廠商限制跨區銷售,比如維修只能找4S店,比如汽車廠商在汽車零部件方面的壟斷現象。這些“潛規則”或現象都損害了消費者的消費權益和選擇權,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
回應:廣州豐田副總經理馮興亞認為:“廣州豐田和經銷商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會因為《反壟斷法》的實施而改變,在我們的價值體系中,顧客第一、經銷商第二、廠家第三。”他指出,廣州豐田希望通過提前行動,為經銷商留出一個緩沖時間,使經銷商能夠更好地適應《反壟斷法》實施后新的市場環境。
從7月中旬開始,廣州豐田、長安福特和東風日產等汽車企業已經摒棄那些與《反壟斷法》相違背的舉措。種種跡象表明,汽車銷售行業將從8月1日起迎來一場新的變局。
專家: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認為,經銷商借《反壟斷法》來改變自己的地位至少在短期內不太可能。不過,在《反壟斷法》出臺后,汽車行業可能有所調整。比如汽車廠商在制定2009年的營銷合同時,不會再出現明顯的違反《反壟斷法》條文的提法。-
消費行業 “價格聯盟”有望打破
焦點企業:寶潔、聯合利華(日化),康師傅、統一(食品)
理由:7月,繼潘婷、佳潔士提價后,寶潔旗下的護舒寶、幫寶適等系列產品也開始上調價格,漲幅達到10%-15%。寶潔競爭對手聯合利華也同時宣布漲價,旗下力士、奧妙和中華等系列產品的售價,漲幅從6%-20%不等。盡管原材料漲價是商品漲價的主要原因,但兩大巨頭不約而同的默契,有可能是形成了內部的“價格聯盟”。這種行業巨頭的“價格聯盟”或將成為《反壟斷法》的打擊對象。
此外,去年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面生產廠家協議聯手漲價等現象,在當時就引起輿論爭議,在《反壟斷法》實施之后,這類聯手漲價現象也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專家:南京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王國才認為,日化行業在中國大陸已經進入寡頭時代。寶潔等外資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都把姿態放得很低,通過低價、豐富的產品線以及收購來吸引各色人群。在占據市場話語權之后,寶潔等企業也取得了定價權。一旦該品牌漲價,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這些現象也值得《反壟斷法》注意。-
新興行業 新行業寡頭值得關注
焦點企業:分眾(新媒體)、百度(搜索)、騰訊(即時聊天)、阿里巴巴(在線支付和電子商務)
理由:實際上,在新媒體和互聯網領域,同樣存在許多占據壟斷地位的企業。比如廣告領域的分眾、搜索領域的百度、即時聊天領域的騰訊,以及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不過,如同Google在美國風平浪靜一樣,這些企業如果不存在明顯的壟斷行為,很難成為《反壟斷法》的調查對象。
然而,一些現象依然值得關注。分眾通過多起收購,成為了新媒體廣告的壟斷者,同時也掌握了這個市場的定價權。今年年初,各大網站廣告提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分眾減少了給下游網站的分成。在專家看來,這種漲價行為有可能涉嫌違法。同樣,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在打擊競爭對手方面也存在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只不過相比微軟、英特爾等傳統IT巨頭,新興行業的壟斷現象比較“隱性”,往往難以界定。
專家:互聯網知名博客劉興亮認為,互聯網領域涉嫌壟斷行為的做法往往很難界定。即使在國外,也很難聽到雅虎、Google涉嫌壟斷的消息。在國內,如果沒有特別明顯的證據,這些新興企業很難成為《反壟斷法》的第一批被告。
小調查 |
|
相關專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