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已對美發起WTO訴訟
此前美國稱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商務部敦促美方切實、全面履行世貿組織義務
在美國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后,商務部已提起上訴。12月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美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提交的所謂“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陳述,是將本國國內法中的所謂六條評判的標準凌駕于國際法之上。關于美方在反傾銷實踐中的“替代國”做法問題,中方已另案訴諸世貿組織。
特朗普訪華后突然“變臉”
一個月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中美雙方達成了一系列的經貿成果,然而特朗普離開之后,美國開始“變臉”。美方對中國鋁合金板等產品發起了一系列雙反調查,11月30日,美國正式公布向WTO提交了拒絕中國在全球貿易規則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的要求。根據這一決定,美國將繼續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據媒體報道,有經濟學家估算中國已因此遭受幾十億美元的損失。
昨日,高峰表示,12月6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中國訴歐盟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案舉行了聽證會,中方在會上全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關于美方在反傾銷實踐中的“替代國”做法的問題,中方已另案訴諸世貿組織。高峰表示,將敦促包括美方在內的個別世貿組織成員,切實、全面履行世貿組織義務,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2016年12月,中國根據WTO成員國協議,要求其他成員國在中國加入WTO滿15年時自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國、歐洲和其他一些國家對此表示了反對。2016年年底,中國向WTO貿易法庭提起針對美國和歐盟的申訴,要求美國和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美國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主要在于對出口產品的嚴重阻礙。
美方表態加大我國企業出口難度
今年中國商品在國外遭遇“反傾銷”、“反調查”、“反補貼”風波不斷。僅10月份至今,中國膠合板、鋁箔、電動自行車、光伏產品分別在美國和歐洲遭遇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多次表示在反傾銷調查中,美國商務部罔顧世貿組織義務和承諾,繼續適用歧視性的“替代國”做法;拒絕考慮企業提交的大量證據材料,完全歪曲企業實際生產流程,在終裁中不合理地大幅度提高了中國企業傾銷幅度。在反補貼調查中,美方無視世貿組織有關規則和裁決,人為構造出低價提供原材料、出口買方信貸等補貼項目并裁出較高補貼幅度。美方的不合理做法和裁決將嚴重阻礙中國膠合板對美出口。
“根本來講,是抑制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這是一種對抗博弈,而不是合作博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解釋,合作博弈是一起做大蛋糕,對抗博弈是搶走別人的蛋糕。所以出于這種思想,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加大了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難度,第二個是對我們企業不公平,處于不利地位。最后是為了我們貿易強國、制造業大國設置障礙,維護美國的既得利益,排擠他人,損人利己。
■ 名詞解釋
“替代國”制度意味著什么
“替代國”制度,指針對來自于非市場經濟體的商品,在確定其正常價值時,不使用其出口國商品的實際成本,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作為計算正常價值的方法,所被采用的市場經濟國家通常稱為“替代國”。
“通常,進口國會選擇價格比中國高的國家作為替代國,其結果是中國企業更容易被認定為傾銷。”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趙亞軍律師解釋,對中國利益的損害主要是在反傾銷領域,因為如果不承認“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就認為企業在核算成本的時候,就是不客觀的。
趙亞軍律師舉例,假如土地是劃撥的,就不認為土地的成本是市場價格,比如說產品的供給和原材料的采購,就會在成本核算的時候,不依照中國企業的成本核算,而找這類產品相似的替代國,比如說中國的替代國可能會是印度,這樣的產品在印度的生產成本是多少來計算,這樣來看成本就會變高,而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被認定為傾銷,所以對我們的出口企業是很不利的。
■ 分析
美“變臉”因服從“美國優先”
目前,已有80多個經濟體明確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白明認為,美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很大程度體現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思維,同時,隨著中國崛起,美國對此比較擔憂,為了維護美國在國際上的主導權并出于打壓中國國際地位的考慮,想利用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給中國施加壓力。但美國的做法,在WTO條款面前是站不住腳的。
白明說,特朗普訪華達成的2300多億美元的合作,但合作中又伴隨著很多摩擦。“最近美國開始減稅,但減稅是從美國自己的角度來講,建立負面外溢效應,讓美國形成價格洼地,讓別人的水流到自己的地盤上,而不是為了共同利益。”
白明分析,雖然看起來中美貿易關系時好時壞,但實際上這些決定都服從“美國優先”的原則,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做法比較“直接”,歐盟還有“變相反對”,美國是直接反對。
白明說,無論美國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都不應該再與“替代國”相掛鉤,這種行為在WTO條款中并不成立。同時,中國要警惕因此帶來的在未來國際貿易中摩擦增多的風險。
■ 看點
去年13項WTO上訴中方全勝
美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對中國外貿出口造成損害,中國如何反應?
“我們當然會有反應措施,到了必要的時刻才會做出反饋,現在還無從談起。”白明舉例,比如我們對美國輪胎的反傾銷,我們限制美國的汽車、肉雞進口,在雙方關系好的時候可以協商解決,但如果美國破壞了合作的氣氛,我們也只能公事公辦。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91起。中國已連續20余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WTO成員在對華反傾銷案例中曾選用新加坡和美國國內的價格作為中國商品的定價評價參考,認定中國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并據此對所謂的“不當傾銷”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事實上這樣的貿易摩擦在近年每年都會發生十幾次,我們一半會到WTO申訴,先禮后兵。”白明介紹,“去年的13項上訴中方全部勝出,而前年也僅有一起中國敗訴。”
新京報記者從WTO官網中查到,目前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20個國家發起了超過100起訴訟。另一方面,中國則對美國、歐盟、希臘、意大利等發起17起訴訟。其中,對美國10起,對歐盟5起,對意大利和希臘各一起。
現在對美發起WTO申訴,大概多久會有結果?趙亞軍律師介紹,向WTO申訴總共分三個程序,第一步是磋商,大概是六十天,然后是專家小組程序,規定最長九個月,最后是上訴程序,最長是九十天,整個差不多在一年左右的時間。
新京報記者 任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