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就可以盈利,“莆田系”醫院賺快錢的秘密
文章導讀: 梳理目前已經曝光出來的“莆田系”醫院名單,不難發現其中最常見的是男科、婦科、不孕不育等專科。同時,“莆田系”也擁有整形美容、牙科、眼科和高端產科等科目。而這些專科的共同點是:低風險、高利潤、非醫保。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燕|北京報道
因為“魏則西事件”,百度、“莆田系”等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次事件背后隱藏的醫院科室外包問題,甚至有部分三甲醫院也被曝出存在科室外包情況,以及由此引起的過度醫療問題,也都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北京健康促進會會長王昊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雖然目前醫療領域“公私合作”包含委托管理、特許經營等多種形式,但“科室外包”一直屬于政府明確禁止的行為,任何公立醫院不得與其他組織合資合作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的科室、病區。
馮侖、劉永好等均為“莆田系”股東
隨著“魏則西事件”的發酵,其背后的“莆田系”也逐漸浮出水面。《如何辨認你身邊的莆田系醫院》《這些醫院千萬不敢去》等帖子開始活躍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甚至不少地圖平臺爭先推出了“莆田系”醫院地圖,打開APP,輸入“莆田系”,你所在城市的所有“莆田系”醫院就出現在了地圖上。
在網上流傳的“莆田系”醫院名單中,北京有20多家疑似“莆田系”醫院。事件發生后,部分醫院的網站已經無法打開。記者隨機走訪了8家位于北京的醫院,全部都在正常營業。
現場前來就診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表示并不清楚該醫院是否屬于“莆田系”醫院。其中一名患者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疑問,“網上都說‘莆田系’是騙子醫院,如果這家醫院是,不是應該早就被關掉了么?這么大的醫院,如果一直在行騙,那政府為什么不管?”
在與“莆田系”同在風口浪尖的百度上鍵入“莆田系”三個字,顯示出來的搜索結果超過1500萬個。短短幾天時間,無論是隱藏在“莆田系”背后的四大家族,抑或是“莆田系”醫院一直以來的“行騙”案例,都成為了輿論焦點。
在鋪天蓋地的報道中,“莆田系”被描述為“詐騙坑害、謀財害命”。但是同時,這樣的醫院卻占據了中國民營醫院80%的份額,在其背后的股東名單中,甚至出現了馮侖、劉永好等大佬的名字。
業內人士:“莆田系”如何做到一年半就盈利
一位從事醫療投資的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在目前國內的民營醫院市場,“莆田系”無疑是最賺錢的醫院。該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民營醫院的投資回收期通常需要5~8年,但是在“莆田系”醫院內,一般情況下只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實現盈利。3~5年內就可以收回投資。“這種投資回報率在業內基本上是絕無僅有的。”他稱。
梳理目前已經曝光出來的“莆田系”醫院名單,不難發現其中最常見的是男科、婦科、不孕不育等專科。同時,“莆田系”也擁有整形美容、牙科、眼科和高端產科等科目。而這些專科的共同點是:低風險、高利潤、非醫保。
此外,“莆田系”醫院在廣告上的投入也是民營醫院里少有的慷慨。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莆田系”醫院一年的廣告費用接近200億元。這或許是莆田人從游醫時代起建立的傳統。從電線桿貼紙條,到最早投電視廣告,時至今日他們的廣告遍布電視、電臺、網絡和路邊站牌。而這些廣告之中,有相當部分都將療效夸大。
一位曾經在“莆田系”多家醫院工作過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私立醫院相較于公立醫院的專業和權威性是短板,所以為了讓消費者接受民營醫院,莆田人花費了巨額的廣告費引流。他透露,“莆田系”醫院主要宣傳的病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類似男科、不孕不育等病人難以啟齒的疾病;第二類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無法治愈的慢性疾病;第三類則是近年來剛開始涉及的,本次“魏則西事件”中出現的很難治愈的腫瘤類疾病。
“‘莆田系’一直以來都是打的市場需求的擦邊球。”該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莆田系”醫院內部對于醫護人員有著嚴格的培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針對說話的技巧和對待病患的態度。
“不能完全算是詐騙,但是我們會要求醫生學會察言觀色,知道病人需要什么。比如一些慢性疾病,不危及生命的話公立醫院往往不以為然,但是病人會有很強烈的渴望希望根治,我們就會根據話術來讓病人相信他是可以被治愈的。”該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透露,這些宣傳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病人會掏出原本不需要花的錢。對此,他曾經工作過的醫院還曾經對醫生有過明確規定,即單個病人療程必須在5天以上;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安排檢查和使用昂貴的藥物。
受利益驅動的“過度醫療”
前文中涉及投資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度醫療一直以來是“莆田系”的痼疾。一方面,過度醫療和超范圍使用醫療技術和藥物給“莆田系”帶來了優厚的利潤;另一方面,“莆田系”的“騙子”名聲也由此而來。
此次曝光的“魏則西事件”,業內大部分專家認為涉及的治療是一次無效的、帶有欺詐性質的過度治療。北京健康促進會會長王昊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細胞免疫治療法在醫學界被認為是用來治愈腫瘤的一個方向,但是目前缺少大規模、正規的臨床試驗。規范的做法應該是向患者客觀、全面、準確地披露其病情與療法之間可能會產生的作用,而非一味夸大治愈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濫收費、推廣治療,有一定的原因是緣于受利益驅動而并非出于公益的治病救人。” 王昊飛說。
在被問及應如何避免悲劇再次重演之時,王昊飛說,首先是要全社會重視和加強科學的健康教育,這其中搜索引擎可以扮演更積極的作用。其次,堅持依法辦醫的方向,當道德約束不起作用的時候,可以從更加嚴格的監管法律體系來處理各種形式的違法行醫。比如是否可以用《廣告法》來打擊夸張、虛假的醫療宣傳。
“但這并不是免疫治療本身的錯誤。免疫治療還在發展中,產生了很多令人振奮的實驗結果。在規范和審慎的條件下應用該類技術,會在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造福患者。”他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王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