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城之困
原環保總局2006年組織的石化行業風險排查中,蘭石化被確定為重大風險源單位。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楊正蓮 范若虹
如果將石化行業的分布在地圖上進行空間疊加,會發現“紅點”遍布中國。從環渤海到珠三角,從長江口到大西北,從邊疆到市郊,次第開花。
這與國際通行的“集中布局、集中治理”原則相異。2012年,農工黨中央在一份提案中指出:我國石化產業布局區域多分布在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居民區等生態敏感地區,“環境風險不斷加劇”。
中國石油化工第一城蘭州,正面臨這樣的困局。
“危險關系”
據知情人表示,蘭州水污染應急之所以多有延宕,源于責任認定之難,主要在于蘭州市與可能污染源蘭石化之間的多年“扯皮”。
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在今年全國人代會期間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蘭州一直想搬遷蘭石化,方案數次易稿,卻始終沒有得到蘭石化母公司中石油回復。
據介紹,蘭州市政府的搬遷方案先后獲發改委、環保部、安監總局三個中央部委“原則同意”,但搬遷依然未果。
作為此次水污染事件可能的“罪魁禍首”,毗鄰威立雅水廠的蘭石化備受關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一位教授描述為:“當自來水廠遇上化工企業,水質安全隱患就像一顆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而在蘭州,這種“危險關系”卻已經持續了大半個世紀。
1953年1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率領中央有關部局領導和蘇聯專家來到蘭州考察,最終選定在蘭州市西固區規劃建設蘭州煉油廠、蘭州石油機器廠、煉油化工設備廠等6個“一五”重點建設項目及其配套工程水廠、電廠等。
西固區是蘭州這個長條帶狀城市的上水區,黃河由這里入城,流過整個蘭州,適合建水廠。同時,由于南北兩山阻隔,高空的西北風通過兩側山脈繞行至東部豁口倒灌進來,在蘭州近地面形成了東風主導的風向,處于下風口的西固區就成了發展化工業的理想之地。一條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油污干管,可以將處理達標的污水排到27公里外的黃河下游,以此兼顧了大氣和水污染的防治難題。因此,在蘭州這個東西狹長的盆地,化工廠和水廠、電廠比鄰而居,共處西固一隅。
“石化企業放在這里有一個突出優勢。”蘭石化內部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蘭州位于中國大陸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西距玉門油田800公里,東出600公里便可達中國中、東部地區的石油消費市場,也是連接中國和中亞各國的核心,即便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蘭州很快成為新中國第一座石油化工工業城,并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桶“爭氣油”——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航空潤滑油和重質燃料油,結束了中國用“洋油”的時代。西固區則是甘肅省和蘭州市的核心工業區,工業經濟總量占全區經濟的60%,占蘭州市工業經濟總量的近40%、甘肅省的近10%。蘭石化納稅額已連續5年過百億元,蟬聯甘肅省百強企業榜首,占全省稅收收入的15%左右。
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作為西部最大的石化企業,蘭石化再次成為投資和發展的重點。2005年4月,時任蘭石化總經理喻寶才甚至呼吁,要把西固區建設成為西部的第一個工業特區。隨著蘭石化的快速發展和西固工業基地的逐漸壯大,西固區的人口也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基礎上增長了2倍,蘭州市成為西北地區的第二大城市。
這期間,一開始就為周圍石化等企業供給一次性工業用水的水廠,也逐漸轉化成為居民飲用供水。蘭石化工廠外邊的空地則逐漸被居民填滿,有些民居干脆緊貼石化廠圍墻而建,或者,直接建在輸送管架下面。
今年兩會期間,蘭石化總經理李家民坦言:當前石化行業安全環保管控及周邊環境管理現狀不盡如人意。其中一個方面就集中表現在生產區生活區混雜交錯、地下管道等隱蔽設施監控不力導致安全事故。
早在2006年,原環保總局組織全國化工石化項目環境風險大排查,在排查的7555個項目中,布設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的2489個,占比32.4%。
其中,蘭石化被確定為重大風險源單位,對蘭州等多個城市的飲水安全帶來潛在威脅。
蘭石化的情況并不孤立。2013年11月青島中石化[微博]的管道大爆炸,造成62人遇難,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億元。
事故原因是輸油管道與排水暗渠交匯處腐蝕破裂,引起易燃氣體爆炸。根本原因是城市在發展中不斷擴張,市政規劃沒有考慮到與化工廠的安全距離,造成油氣管道與市政管道及周邊建筑物距離太近。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明森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類似蘭州、青島這樣的石化項目,均早就存在,城市的快速發展將其包圍起來,城市規劃上又完全沒有考慮到安全距離的問題。
中石化在青島事故后,組織了大規模的安全排查,結果顯示,在全國,中石化管道被占壓或安全距離不夠的有1100處,這些都違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與此同時,煉化企業與居民小區交織在一起的問題也十分突出,如果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防護距離,有62萬人需要搬遷。
一家大型石化企業的搬遷,動輒需要上千億資金,搬遷后原址的所有管線等于基本廢棄。
“這些都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張明森說。
附加條件
“危險關系”持續到近年,蘭石化搬遷之事成為蘭州市政府的一大重點工作,與之一道推進的還有產能的擴大。如2013年1月,蘭州市發改委主任潘恩在全市綜合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把蘭石化搬遷及新增1000萬噸煉油項目作為項目爭取的首要任務,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
2012年和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甘肅省和中石油曾就蘭石化擴充產能和搬遷工作進行了會談。
在2012年的會談中,甘肅希望將蘭石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目前的1050萬噸擴大到2000萬噸。新建的1000萬噸煉油裝置布局在蘭州新區,并適時將蘭石化從西固區整體搬遷到蘭州新區。蘭石化整體搬遷后,老廠區土地仍由中國石油使用,并確保西固區繼續發揮中國石油油氣輸送樞紐的作用。
中石油則認為,從長遠看蘭石化確有搬遷的必要,并承諾除碳五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外,今后在蘭石化現有廠區不再建設新的裝置。不過,中石油提出的搬遷前提是,只要從中亞國家、俄羅斯進口原油資源能充分落實,就啟動建設專門規劃的輸油管道,將進口原油綜合平衡后供給蘭石化在新區新建年產能1000萬噸煉化裝置使用。新區項目建成后,再啟動老廠區搬遷工作,最終實現整體搬遷。
對于中石油提出的上述搬遷條件,相關知情者分析認為:“實現難度非常大,10年之內很難,基本不可能。”
“我們現在的態度是,優化老區,發展新區。”蘭石化相關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如果沒有1000萬噸原油的產能增量,蘭石化搬遷意義就體現不出來,負面作用非常大,問題很嚴重。他說:“搬遷后的規模至少要翻番,企業才沒阻力,只有擴大規模才能消化搬遷障礙。”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蘭石化2013年底已經成立了臨時機構,這個由4名煉油化工技術人員組成的新區項目組,正在就新區規劃等做一些基礎準備工作,還負責與政府進行溝通銜接。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