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深港都會圈能否圈來人口紅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23:42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胡佳恒 香港的高物價使港人不愿生育,低出生率的困擾亦已纏繞港府多年。薪火難以相傳,鄰近的深圳就成了增加“人口紅利”的火種,不過近十年來深圳一直期待的“深港一體化”和香港最近提出的“深港都會圈”的成敗與否,決心仍在港人;而香港的此種新問題,一些大陸城市也即將面臨:人口一旦老化,城市管理者該如何破局? 構建深港都會圈 700萬+200萬=?香港正試圖給出答案。 “我們絕不能允許人口老化及縮減。要保持競爭力,我們必須增長”,曾蔭權最近向海外媒體發出訊號,“像紐約和倫敦一樣,我們有創建全球金融中心的基本條件,為1000萬人口謀求相當好的生活!钡鄹y計處8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香港要達到這個愿景的日子還很遙遠:2007年年中,香港人口為692.17萬人,實際人口增長僅為2.8萬。如以目前正常的人口增長速度,突破700萬關口尚需等到2009年。 于是另一個動作讓人們看到了曾蔭權的智慧:港府本月已向中央政府建議,向所有深圳“戶籍人口”發出可多次到港的“電子入境卡”,以使他們可隨時到港旅游消費。上述建議現正等候中央審批,若得到支持,最快可在今年10月的特首施政報告中宣布,并分階段付諸實行。 納入200余萬深圳戶籍人口之后,曾蔭權構想中的“千萬人口全球金融中心”開始浮出水面。 素有曾蔭權智囊之稱的香港“智經研究中心”也于上周正式發布《建構港深都會報告》,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構深港都會圈”,而此類口號深圳已呼喊近十年。 低出生率難題 香港的小學校長們要面對的問題,恐怕比特首更頭疼。 屯門小學校長會主席周錦祥校長表示,今年屯門區小學畢業生人數是5500人,而入幼兒園的適齡兒童僅3300人,“這意味著學生數量將減少40%。” 香港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多數會在原區就讀,流動率非常低,去年屯門區小學空置學額已達2535個。而全港報讀2007/2008年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人數又從上年度的5.1萬下降到了4.6萬,預計這個9月開學之后,全港小學一年級將縮掉156個班級,不少小學面臨“殺!蔽C。在此前的2005年,香港學校資源重組,14間小學已因招生不足被關閉(香港俗稱“殺!)。 導致學位過剩的直接原因是過低的出生率。香港2003年的出生率就已在世界225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最低,每千人只有7.63個新生嬰孩。未來30年,如按現在的低出生率,香港每千人兒童比率將由現在的227人降至182人。隨著香港男士北上娶妻成風之后,令香港適齡女士更難找到配偶,根據港府統計數據顯示,可以估計目前大概有十萬名適婚年齡女士未能找到其合適的配偶而選擇獨身。即使成婚選擇生育,迫于生活壓力,港人也以小家庭為目標,一個小孩非常普遍。有的女性因結婚時已屆“高齡”而不敢生育。 出生率下降了,奶粉卻賣火了。 “很多內地人覺得香港的進口奶粉質量好,所以都是整箱整罐地來香港買進口奶粉,一到雙休日,更是成群結隊! 香港彌敦道太子地鐵站附近屈臣氏專賣店的一名莫姓店員說。另一名店員講述的經歷更是稱奇:一個內地人帶著幾個同事來“掃貨”,“一開口就要10箱每箱12罐的奶粉,商場庫存一下被清空,不得不掛出‘斷貨’的牌子。” 香港奶粉旺銷的背后顯現出內地新生兒出生的激增:產科專家預計,僅廣州一地,新生兒的人數就要比去年增長兩成。這樣的增長也許是曾蔭權做夢都想要的。而“自由行”政策的推出,旺了香港,也改善了周邊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內地居民坐上火車,就可到香港為孩子買到進口奶粉,不過,上世紀80年代中英街人潮洶涌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萬里長征第一步? “就開放深圳戶籍居民赴港來說,我認為對深港一體化的作用、對香港經濟的實質影響非常有限。”咼中校表示。2002年,武漢人咼中校深感深圳優勢正在逐漸失去,于是撰寫《深圳,你被誰拋棄》一文,引發中國上百萬網民參與討論;五年后的今天,曾與時任深圳市長于幼軍面對面談話的咼中校,已作為“大陸專才”獲邀往香港工作。 咼在最近的文章中指出,目前深圳戶籍居民一年去幾次香港已很普遍,至于因商務需要多次往返的,辦一個商務簽證就可以了。因此這項措施對香港經濟助益不大,不過是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的一個擴展,僅是允許深圳特區居民較其他內地居民享有更多一項“特權”而已!皩τ谏罡弁腔⑸罡垡惑w化,這個措施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像咼中校這樣通過人才引進渠道進入香港的內地人,目前僅占到香港總人口的近1/350.不過此項舉措的來源是有依據的:智經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表明,所有受訪的深圳企業都表示,現行的簽注政策極大制約了企業與香港開展正常的商務活動,深圳企業的普遍心態是歡迎香港人來深圳商談公務,自己赴港則能免則免。 據香港政府估算,香港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人缺口是10萬名,而自2003年放寬內地合格專業人士的簽注手續以來,只有1.7萬名專業人士到港。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推出后的8個月內,引進的優秀人才不足每年1000個簽注名額的20%。有評論指出,這很可能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內地年輕人有更多選擇。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使英語流利、專業技能出眾的人才在熟悉的環境中就能得到高報酬工作。而如果他們本事更大、志向更高,完全可以直接去紐約或倫敦。 更大的危機 人口老化、人才匱乏僅是香港競爭力下降的佐證之一,但它正在引發更大的危機。 香港投資推廣署最新一次年度調查顯示,有1200多家外國公司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鄔宏遠認為,雖然從統計數字看,香港似乎仍是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熱門落腳點,但北京、上海甚至還有廣州對跨國公司前往設立地區總部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大:這三座城市都公布了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前去落戶的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賦予分銷和進出口方面的特別權力以及擴大市場準入等。通用電氣和聯合利華都率先在上海設立了大中華或亞太地區總部,此后埃克森美孚、柯達、強生的地區總部也先后進駐上海。 事實上,過去幾年已有多家跨國公司將原本設在香港或新加坡的地區總部遷到大陸,比如通用汽車。截至2006年末,154家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落戶上海,181家落戶北京。雖然這些數字還不是很驚人,但隨著廣州、南京、天津等城市加入這股大潮,結果將是香港日漸受冷落。 “面對雄心勃勃、干勁十足、充滿活力且表現出一定遠見的大陸,香港政界和商界精英們是否擁有足夠的技巧和靈活性,在來自大陸城市的面對面的激烈競爭中,扭轉他們城市日漸被冷落的局面?”鄔宏遠評論道。 其實,嬰兒潮退潮后造成商業中心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見。2000年普華永道就曾發布報告,稱美國全境已有140個大型跨區購物中心“死亡”,另有250余個正面臨著這一殘酷的趨勢。時至今日,美國購物中心倒閉的數量仍然是有增無減,部分發展商開始有計劃地拆掉一些在戰后建造的龐大購物中心,以尋求新的出路。 漠然變成急迫 不過事情也正在發生變化。 7月1日深圳灣口岸正式開通,半個月后香港屯門區24所小學和幼兒園就挺進深圳招生,招生范圍不僅包括父母一方是香港居民的學童,還包括在香港出生的學童。即使父母雙方都是大陸戶籍,只要學童持有香港出生證明書,并確定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都可提交申請。實際上,目前“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學”的現象也已不罕見。也就在最近,香港6所大學分別開通了的中文.CN域名。 而對于和深圳的融合,香港特區政府的官員也正從剛回歸時的漠然,變成現在的急迫。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來自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的競爭。 智經研究中心在《建構港深都會報告》中承認,目前深港兩地人員雙向流動受到很大限制,其主要表現在深圳人難以方便進出香港,這造成深港兩地資金、商品、信息和服務等要素流動難以達到較理想狀態。 作為單一的城市經濟體,人口流動性差在所難免。盡管在過去10年,香港多了60萬人口,其中92%來自中國大陸,但由于他們的教育水平不高,導致香港今天的國民平均生產值跟十年前沒有大的分別。 “香港的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擴大等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其實都與人口流動性差有關。紐約、東京及倫敦與周邊地區沒有制度差異,更沒有國境限制,可以很自然形成一個大都會,經濟上升時期優秀人才會順勢往中心區聚集,經濟極速擴張時又可以發展衛星城,經濟衰退時中心區老齡人口及低收入人口還可以自然向周邊地區遷移,這樣實現人口不斷換血,保持生命力,但香港缺乏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人口生態體系。”咼中校如是表述。 當下,隨著日前香港和深圳之間的第二條跨境鐵路通道落馬洲支線的正式通車,港深兩地官員近期頻頻提倡建構的“港深都會”的目標看似又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盡管在一個月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香港,問及深港西部口岸一天通關能力有多少時,衣著光鮮的香港口岸工作人員還是滿臉通紅不知如何作答。 建構“港深都會”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基礎設施對接,形成“港深一小時都會生活圈” 2.研究機場鐵路對接,聯手打造港深超級空港3.基于建設“港深都會”的背景,規劃香港邊境禁區4.成立“河套發展管理局”,積極推進河套地區開發5.打造中國第一個頂級的國際大都會,從國家層面規劃港深未來6.經營“港深都會”品牌,吸引跨國公司和內資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7.深化金融合作,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8.從具體項目入手,有效落實“深港創新圈”合作9.加強教育和文化合作,啟動“港深人才培養計劃” 10.著眼可持續發展,共同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節選自智經研究中心8月公布的《建構港深都會》報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