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訪華推中印經貿合作發展:開拓光伏等新能源合作
印度總理訪華推進中印經貿合作發展
莫迪來華的四大經貿重任
●助印度產品打開中國市場
●促中國企業增加對印投資
●開拓光伏等新能源合作
● 放寬旅游簽證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副研究員 劉小雪
5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印度共和國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將于5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莫迪此次訪華距習近平總書記上次訪印僅8個月時間不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回訪,連印度媒體也認為這是印度外交史上少見的一幕。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莫迪對華重視,但也同時給他自己出了難題,就是他如何還能獲得博取眼球的“新”成果。因為2014年雙方領導人發表的《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關系聯合聲明》幾乎涵蓋了中印關系的方方面面,也都列出了相應的具體措施。盡管如此,印方各界依然有所期待,如消除中印貿易不平衡和吸引更多中國投資等。
為印度產品打入中國市場拓寬渠道
2014年中印貿易716億美元,其中印度對華出口133億美元,較上年下降了8.3%,自華進口卻較上年增長了13%,達到583億美元,以致全年中印雙邊貿易印方赤字450億美元,較上年擴大了22%,占印度整個外貿赤字三分之一。中印貿易額很快就要超越1000億美元這個階段性目標了。印度不是美國,國際收支危機的風險于它時遠時近,但這一陰影總是難以擺脫。因此,印方為不斷擴大的貿易赤字緊張,也急于消除。
另外,印度也認為這樣不平衡的貿易現狀并不能反映出它真正的對外貿易實力。在它看來,它的成藥產品、軟件產品和一些農副產品能夠出口世界,卻難以打入中國市場。
盡管在去年的聲明中,兩國的領導人表示:雙方同意采取積極步驟,促進雙邊貿易再平衡,解決影響兩國貿易可持續發展的貿易結構不平衡問題。這些措施包括進一步加強藥品監管(含注冊)合作,加快對中印互輸農產品的檢驗檢疫磋商,加強印度IT企業與中國企業的聯系,促進旅游、電影、醫療保健、IT和物流等服務產業貿易,但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印貿易赤字不降反增。
可以想見,在此次訪問中,在這些印度產品具有市場前景的領域,莫迪將會全力推動雙方的談判盡快取得階段性進展。
為印度爭取更多的來自中國的投資
為契合“一帶一路”戰略,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主要是通過輸出資本和技術,推動亞洲各國之間的產業分工和市場聯通,促進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在我國商務部發布的對外投資指南中,明確列出了要轉移出去的產業,包括通訊、鐵路、電站、核能、光伏、民航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制造業,輕工、紡織、服裝、家電、汽車、船舶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以及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業或其中的部分加工制造環節。印度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而國內制造業比重不足17%的發展中國家,本應該成為中國產業轉移的首選目的地。
實際上,這本身也同時與印度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印度制造”的規劃形成了對接。而且此番莫迪訪華,他的手里已經握有一張好牌,那就是印度經濟重新回到了高增長的軌道,甚至增速超過了中國。但中國企業家對印度的關注度依然不夠。雖然在去年的聲明中,中國同意在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各建一個工業園,并在未來的5年里向印度制造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投資200億美元,但從2015年2月獲得的印度外資數據上看,來自中國的投資并沒有顯著增加。
中國在印度的投資總額僅為8.87億美元,占印度吸引外資的比重只有0.36%。問題可能還是在于中國企業家對印度市場了解不夠、信心不足。對于前者,可以通過更多的推介會來增進雙方的了解,但對于后者,則還需要印度輔以更開放、更自由的經濟政策,而這正是莫迪本屆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
開拓新能源合作領域
莫迪上臺后計劃要在5年任期內讓全國家家戶戶都“至少亮起一盞燈”,面對印度缺電人口超過3億、高峰缺電量占總裝機13%的事實,這一任務就顯得格外艱巨。另一方面,面對來自國際的減排壓力和國內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加快開發清潔能源已經不再是解決印度能源短缺的一個替代性選擇,而是成為解決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鑒于我國已表示愿參與印度核電項目,雙方在此領域應有所作為。
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我國產品已占據世界市場半壁江山,在印度也一度占到當地市場的60%。作為具有優勢產能的行業,中國光伏企業頻頻在國際市場上遭遇反傾銷調查,同時國內的生產成本也急劇上升,而在印度已經建立起的經濟特區中,專門就有一類是非傳統能源產業區。
為鼓勵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入駐產業園,中印政府還可更進一步,設立專門的以新能源領域為主題的高層工業園區,印度政府給予優先支持政策,提供土地等配套條件,在工業園區內消除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待遇;中國政府以境外經貿合作區模式給予支持。
放寬簽證限制,加強旅游、教育、醫療等服務貿易的往來
由于產業結構的不同,短期內解決兩國商品貿易不平衡問題并不現實。但與此同時,兩國服務貿易尚處在起步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中印兩國可以通過服務貿易的發展,來彌補經常賬戶下的貿易赤字。比如印度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它與中華文明完全異質,兩國發展相互旅游大有前景。但據統計,目前來自兩邊的游客加起來還不到50萬。對于兩個人口大國來說,這樣的游客規模太小,中印兩國之間不僅航班數量少,而且僅局限在幾個門戶城市,巨大的市場有待雙方進一步開發。在教育、醫療、金融、法律、工業設計、IT等領域專業人才的跨國流動,雖已有起步,但真正能夠將合作引向正軌的制度構建尚未開始,比如資質和學歷的認證等。還有,印度的商業流程外包服務在國際市場上都很有競爭力,它們服務的對象一直以來都主要是歐美企業。如何讓一些已經實現了國際化的中國企業認識到印度在這方面具有的優勢,并積極予以利用,是莫迪政府和業界人士可以著手推動的一件事情。
但是,要擴大服務貿易,兩國首先要放寬簽證限制、方便人員往來。現在中國人申請赴印簽證普遍都很難。莫迪訪華應多了解這方面的呼聲。這對于最終解決兩國貿易不平衡意義重大。因為正是一國商人基于對本國市場的了解,才能在外國市場上更容易找到國人感興趣的東西。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印度,那么將不僅為印度帶來更多的旅游收入,而且也會因為發現了更多中國人感興趣的商品而增加印度對華的出口。除了簽證政策外,空中和陸路通道建設也應該加強。總之,密切的人員往來最終將有助于拓展雙邊貿易領域、提升貿易規模。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