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大戰背后:騰訊官方授權傳記將其總結為“贏了官司,輸了輿論”

“3Q”大戰背后:騰訊官方授權傳記將其總結為“贏了官司,輸了輿論”
2022年01月13日 06:47 市場資訊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騰訊是一家“普通公司”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坤 孫庭陽

  在經歷了10年時間的急速擴張和生長后,“騰訊系”早已刷新了人們對龐然大物的想象。

  截至2021年6月末,騰訊對外投資約8443億元,而僅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市值已達1.45萬億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在過去10多年中,騰訊總計投資了800多家公司,包括100多家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其中,僅其所投資的48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就高達11.62萬億元,相當于騰訊總市值的3.33倍、377家科創板公司總市值的1.86倍、1090家創業板公司的83%。

  騰訊對外投資的劇增是從2019年開始的,當年的對外投資達到了141億元,增長64%。2020年,投資額繼續翻倍,達到了286億元。2021年,對外投資并未減速,全年投資事件共有268起,比2020年多了近百起,創下了歷史之最。

  另一邊,監管層針對資本的野蠻生長,不斷開出罰單。其中,騰訊收到的罰單較多。

  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13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9起涉及騰訊。更早前,2021年11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43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13起涉及騰訊。這些處罰案例多與投資并購案有關,處罰原因是“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

  2021年12月23日,騰訊宣布以派息的方式減持京東,實施后,騰訊控股將不再是京東集團第一大股東。此舉在互聯網輿論場中引發一場“小地震”,騰訊在怕什么?行業內很多人在猜測,騰訊下一步會不會繼續減持其投資的其他公司?

  騰訊是一家“普通公司”嗎?面對常態化的反壟斷強監管,“騰訊系”往何處去?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騰訊正在起變化,在離2022年還有不到10天的時候。

  2021年12月23日,騰訊控股(0700.HK)宣布以派息的方式減持京東集團(JD.O,9618.HK)。

  而京東曾是騰訊重要的“半條命”合作伙伴。

  2015年3月的中國IT領袖峰會,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聊到“半條命”精神:“過去確實很多不放心、不信任,出于本能很多事情百分之百自己做,包括搜索、電商等等。但現在我們真是半條命,我們把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了,這樣才會形成一種生態。”

  擔任主持人的知名投資人吳鷹對此點評:“敢只留半條命需要勇氣,但如果別人用全力保你的半條命,那就會很牛?!?/p>

  在馬化騰發表“半條命”言論前一年,2014年3月,騰訊首次投資京東,占京東流通股15%。

  站在2021年底回望騰訊“牽手”京東這7年,京東稱得上騰訊在電商領域“半條命”的有力支撐者。2020年京東已在香港二次上市,2021年底港股市值達到約8500億港元,美股市值達到超千億美金,約為阿里巴巴(BABA.N)市值的1/3。

  但在2021年12月23日,騰訊控股突然宣布以派息的方式減持京東集團,實施后,騰訊控股將不再是京東集團第一大股東,騰訊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也辭任京東集團董事職務。

  騰訊準備放棄電商領域的“半條命”?

  這被外界視為是在反壟斷監管趨嚴背景下的“主動示好”。2022年1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13起反壟斷執法案例,其中至少9起與騰訊有關,基本都涉及投資并購案,處罰原因是“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此前七八年,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通過對外投資,涉足眾多行業,建立起了各自的龐大商業“生態圈”,中國互聯網行業里也一直有“騰訊系”“阿里系”的說法,但現在,這條路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是公共基礎設施還是普通公司?

  從什么都自己做,到靠資本和流量建立“生態”

  2010年7月24日,《計算機世界》周報一篇標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文章在網絡熱傳,配圖是一只身上插有三把尖刀,正在滴血的企鵝,開頭引用了美團網CEO王興的一句話:“還有什么是騰訊不做的嗎?”當月,騰訊進入團購領域,QQ團購網上線。

  該文敘述了騰訊如何推出功能相似的QQ游戲平臺,打垮曾經占據在線棋牌游戲市場85%以上份額的聯眾游戲,以致原聯眾創始人鮑岳橋后來的投資原則之一就是,只做騰訊不會做、不能做的項目。文章還列舉了騰訊當時對眾多成型產品的模仿,3366小游戲平臺 VS 4399小游戲平臺、QQ電腦管家 VS 360安全衛士、QQ影音 VS 暴風影音……描繪出一個伺機入局、模仿、超越、切走市場份額,讓互聯網創業者面對其龐大身影又恨又怕的巨頭形象。

  這篇“檄文”讓上市6年間股價上漲36倍的騰訊一度陷入輿論旋渦。當時騰訊已經手握中國本土用戶量最大的即時通信軟件QQ、中國流量第一的門戶,還在網絡游戲市場處于領導地位。

  3Q大戰:互聯網創新力量和壟斷力量的斗爭?

  但更大的危機在兩個月后爆發,2010年9月27日,360發布針對QQ的“360隱私保護器”,同時在360網站上發布《QQ窺探用戶隱私由來已久》等多篇文章,打響了“3Q大戰”的第一槍。不久騰訊就以QQ彈窗發表《QQ產品團隊嚴正聲明》,起訴360不正當競爭,與其他知名互聯網公司聯合發聲等方式回擊。

  業內認為,這場中國互聯網歷史上著名爭端的直接導火索,是因為2010年5月騰訊發布的QQ電腦管家,幾乎覆蓋了360安全衛士全部主要功能。

  此后兩個月,雙方刀劍往還,直至360推出被騰訊描述為“非法外掛”,“劫持了QQ的安全模塊”的“扣扣保鏢”,而騰訊通過QQ彈窗發表公告,要求所有用戶在“卸載QQ”和“卸載360”之間二選一。

  在往后3年多時間里,雙方在法庭上繼續纏斗,最后的勝者是騰訊。

  但騰訊官方授權傳記《騰訊傳》對這場爭斗的總結是:贏了官司,輸了輿論。

  360創始人周鴻祎在輿論攻防中的主要武器便是“反抗壟斷”,他在微博中寫道:“3Q之爭,本質上不是360和騰訊的斗爭,而是互聯網創新力量和壟斷力量的斗爭,360在壟斷力量擠壓下找到一條生路,也是為其他互聯網創業公司找生路。那就是,跟壟斷力量斗爭,絕對不能傷害用戶利益,反而應該以增加用戶利益為目標?!?/p>

  這樣的觀點和《“狗日的”騰訊》一樣,很容易在互聯網輿論場上收獲情緒上的認同。

  騰訊的核心能力:資本+流量

  《騰訊傳》將“3Q大戰”稱為騰訊發展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在此之后,騰訊轉向“開放”。在一次總辦會上,馬化騰讓一眾高管寫出自己心中的“騰訊核心能力”,收集到21個答案,在多次討論后,聚焦到了“資本”和“流量”上。曾在麥肯錫、高盛任職的騰訊總裁劉熾平是“資本能力”的主張者,他認為騰訊不可能涉足所有的互聯網產品,而通過資本與被投資對象結盟,既可以實現“開放”,也可以將騰訊的流量資源運轉起來。

  除了資本,流量也是互聯網行業內爭奪的稀缺資源。而騰訊憑借微信和QQ在流量上處于強勢地位。

  以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國民APP”的微信為例,騰訊在其2020年年報中稱,“過去10年,微信由一款實時通信應用演變為一項滿足逾12億用戶數字需求的服務”,并透露每天有超過4億用戶使用微信小程序。(編者注:疫情期間運用廣泛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如果是用微信掃碼進入,其實就是一款小程序)

  有不少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因為用戶覆蓋面廣大,而且使用場景多、使用頻次高,微信其實已經像水、電、電話信號一樣,具備很強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但有媒體報道,在2021年年底的員工大會上,馬化騰稱,騰訊只是國家社會大發展期間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國家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礎服務,隨時都可以被替換。

  事實是,并非所有互聯網應用都能輕易在微信獲得流量。在接受了騰訊投資的京東、拼多多、快手APP中,可以將商品或視頻的鏈接直接分享到微信,接收者可以直接點開查看,但阿里旗下的淘寶、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APP一度不行,即淘寶、抖音曾經無法像被騰訊投資的公司一樣便利地在微信中獲得流量。

  這樣的封鎖不是單方向的。反過來,在抖音、今日頭條、微博上推廣微信公眾號也會被限制。

  2021年2月2日,抖音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騰訊壟斷。抖音方面主張,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而騰訊則稱是惡意構陷。

  直至2021年9月,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并提出要求9月17日前,各平臺需按標準解除屏蔽。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之間隔絕流量的“墻”才開始拆除。

  在流量成為稀缺資源之后,京東與騰訊的合作堪稱投資界的經典之作,京東獲得了資本,還拿到了對電商發展而言至關重要的流量——時任京東CFO黃宣德在2019年2月18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透露,微信是京東非常重要的新用戶獲取平臺,有四分之一的新用戶來自微信;騰訊則憑借京東的快速發展擴大了自己在電商領域的影響力,并收獲巨大財務回報。

  伴隨著騰訊、阿里馬不停蹄地對外投資,中國互聯網行業里出現了“站隊”意味濃厚的“騰訊系”“阿里系”說法。

  最近七八年來,互聯網巨頭在O2O、電商、視頻、音樂、零售等各領域軍備競賽一般的投資史,幾乎也是半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大部分知名互聯網公司都接受了至少一家巨頭的投資,比如美團,盡管王興曾因騰訊進入團購市場而郁悶,但美團還是先后接受了阿里、騰訊的投資,且往往被外界貼上“騰訊系”的標簽(騰訊目前是美團第一大股東),其在O2O領域的主要對手則是“阿里系”的餓了么和口碑。

  時至今日,說中國網民其實生活在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通過對外投資建立的“生態圈”里,已不算是夸張。

  無處不在的企鵝“生態圈” 

  截至2021年6月末,騰訊對外投資約8443億元,而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市值已達1.45萬億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在過去10多年中,騰訊總計投資了800多家公司,包括100多家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投資區域涵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騰訊投資的4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62萬億元,相當于近兩個科創板?

  早在2017年6月,騰訊投資的公司就超過了700家,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公司超過100 家,其中包含了60多家已經上市的公司。

  從2019 年開始,騰訊的投資額劇增。

  2016年到2018年,該公司當年的投資額分別是73億元、78億元和86億元,比較平穩。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21%,投資額卻增長64%達到了141億元,投資額增幅遠超營業收入增長。這并不是偶然現象。2020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增長28%,投資額卻漲了一倍達到286億元。

  2016年,騰訊對聯營公司投資額的賬面價值是700億元,2020年末增長至2976億元。4年間增長了3.25倍。同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只增長了2.16倍。騰訊所謂的“聯營公司”,是指對被投資公司有重大影響力,附帶有20%至50%投票權的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騰訊是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初步統計多達48家,部分是知名企業。例如,騰訊或旗下公司直接持有美團-W(3690.HK)、拼多多(PDD.O)、蔚來(NIO.N)股份,還間接持有特斯拉(TSLA.O)股份。

  這48家上市公司體量巨大。2021年末,僅這48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就高達11.62萬億元,相當于騰訊總市值的3.33倍、377家科創板公司總市值的1.86倍、1090家創業板公司的83%、158家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規模的1/2。

  騰訊在24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根據Wind或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騰訊或旗下公司出現在這些公司的大股東名單中。

  騰訊對一些被投資公司派出了董事。例如,騰訊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是唯品會(VIPS.N)的董事,是金山軟件(3888.HK)和美團-W(3690.HK)的非執行董事。騰訊用戶平臺部總經理Lei Zheng是虎牙(HUYA.N)的董事。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楊峻是易鑫集團(2858.HK)的董事。

  從衣食住行到金融、醫療,甚至彩票?騰訊涉足的行業

  騰訊在年報中介紹公司的部分投資領域,有互聯網、互聯網游戲、直播、軟件、視頻、音樂、文學、互聯網汽車金融交易平臺、金融科技、小額貸款、運輸網絡、零售及新零售、電動汽車、可持續能源生產、互聯網醫療保健及量子計算等。

  以信息披露更充分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可以一窺騰訊進入行業之廣。

  先看中國人掛在嘴邊的“衣食住行”。

  衣食離不開商超,騰訊是永輝超市(601933.SH)的第五大股東,是步步高(002251.SZ)的第三大股東。上述的京東和美團亦可歸類為“衣食住行”領域。

  在住房領域,騰訊持有主營新房銷售的貝殼集團(BEKE.N)11.50%股份,持有房地產家居互聯網平臺樂居(LEJU.N)15.52%的股份。

  出行方面,打車,騰訊持有滴滴出行(DIDI.N)6.4%股份;地圖,騰訊持有四維圖新(002405.SZ)4.59%股份;汽車買賣,騰訊持有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平臺易鑫集團(2858.HK)53.97%股份,汽車交易平臺燦谷(CANG.N)10.83%股份;新能源汽車,騰訊間接持有特斯拉(TSLA.O)5%股份,直接持有蔚來(NIO.N)10%股份。

  再看很多人印象中“來錢快”“待遇好”的金融領域,銀行、保險、券商三大板塊,騰訊均有涉足。

  銀行方面,騰訊有持股30%的微眾銀行;保險方面,騰訊持股4.48%的眾安在線(6060.HK),是中國領先的保險科技公司;券商方面,騰訊持有富途控股(FUTU.O)22.80%的股份,持有中金公司(3908.HK)4.48%的股份。

  以往對騰訊“生態圈”的梳理,往往集中在互聯網、娛樂、零售等直接面對消費者或用戶的領域,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在行業軟件領域(即主要客戶是企業或政府),騰訊也有不少資本動作。

  金山辦公(688111.SH)的WPS產品在黨政軍領域覆蓋率達90%以上,騰訊持有該公司9.62%的股份;為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建設移動辦公平臺的泛微網絡 (603039.SH),騰訊持有其4.96%股份;主營財政票據電子化的博思軟件(300525.SZ),騰訊持有其8.37%股份。

  騰訊還持有東華軟件(002065.SZ)5.4%的股份,東華軟件的全資子公司目前為300多家三甲醫院提供軟件服務,占三甲醫院總數的20%。騰訊與東華軟件深度綁定開拓智能城市業務,騰訊提供底層技術,東華軟件負責落地。

  被騰訊持有6.67%股份的長亮科技(300348.SZ),其銀行數字金融業務解決方案近年來一直處于業內領先地位,金融大數據類業務占據業內頭部位置。截至2020年,在有能力自建金融IT系統的商業銀行中,該公司客戶覆蓋率達到95%,已與3家政策性銀行、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的5家、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的11家展開合作,與23家資產規模達5000億元以上的城商行及農商行中的19家展開合作;對所有資產規模達5000億元以上的客戶覆蓋率超過86%。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還觸及彩票行業,其持股1.92%的中國生態旅游(1371.HK),連續十幾年穩居全國福彩省級市場首位,在體彩市場持續保持頭部企業地位。

  騰訊“生態圈”的市場力量有多強?

  騰訊投資或控制的上市公司,很多處于頭部位置。例如,貝殼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新房分銷平臺,滴滴在國內出行市場的影響力更是有目共睹。

  美團或許更有代表性。騰訊持有美團17.8%的股份,騰訊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是美團的非執行董事。

  2021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團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市場監管總局認定美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具有支配地位,還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披露:2018年至2020年,在中國境內主要網絡餐飲外賣平臺中,美團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收入的市場份額分別是68%、70%、71%。美團平臺餐飲外賣訂單量的市場份額分別是62%、64%、69%。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美團的市場力量。

  2021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宣布依法禁止虎牙與斗魚合并,在相關公告中也能看到騰訊及其“生態圈”對整個中國境內游戲市場上下游的影響力。

  市場監管總局稱,騰訊在上游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份額超過40%,排名第一;虎牙和斗魚在下游游戲直播市場份額分別超過40%和30%,排名第一、第二,合計超過70%。騰訊已具有對虎牙的單獨控制權和對斗魚的共同控制權。如虎牙與斗魚合并,將使騰訊單獨控制合并后實體,進一步強化騰訊在游戲直播市場的支配地位,同時使騰訊有能力和動機在上下游市場實施閉環管理和雙向縱向封鎖,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可能減損消費者利益,也不利于網絡游戲和游戲直播市場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再看網絡音樂行業。

  2021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市場監管總局稱,本案相關市場為中國境內網絡音樂播放平臺市場。正版音樂版權是網絡音樂播放平臺運營的核心資產和關鍵性資源。2016年騰訊和中國音樂集團在相關市場份額分別為30%和40%左右,騰訊通過與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合并,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集中后實體占有的獨家曲庫資源超過80%,可能有能力促使上游版權方與其達成更多獨家版權協議,或要求給予其優于競爭對手的交易條件,也可能有能力通過支付高額預付金等版權付費模式提高市場進入壁壘,對相關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這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采取必要措施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第一起案件。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的處罰決定,在網絡音樂行業內引起巨大反響,甚至被很多從業者直接稱為“版權新規”。在該決定公布后不久,網絡音樂行業即有新動向,2021年8月,多家媒體報道稱,字節跳動正開發一款獨立音樂播放器。

  在明確的市場份額數據之外,行業的反應也從另一面佐證了騰訊“生態圈”及其資本動作的市場力量。

  龐然大物“騰訊系”是繼續膨脹還是趕緊瘦身?

  此番減持京東,騰訊給出的理由是,在被投資公司能自行籌集資金的時候,選擇退出。

  但多家研究機構認為,騰訊此舉有著配合反壟斷政策的原因,更提示關注后續的減持。東興證券研究報告認為,騰訊減持京東集團,是“主動梳理內部業務的政策風險,向監管部門釋放積極配合反壟斷政策的端正態度”。與東興證券觀點接近的還有中信建投證券和光大證券。光大證券更提示,“關注騰訊后續減持其他大型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可能”。

  《中國經濟周刊》采訪的多位反壟斷領域學者、律師大多也認為,配合反壟斷監管至少是騰訊減持京東的考慮之一。 

  “早在2020年底,監管層已釋放出信號:反壟斷強執法是新常態,將以互聯網平臺企業為焦點,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提供重要支持?!鄙虾J惺袌霰O督管理局反壟斷執法專家庫成員徐明妍博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我個人理解,騰訊減持京東,甚至主動放棄了與京東的聯營關系,是在以實際行動表明:騰訊希望成為資本健康發展的代表。騰訊減持頭部電商京東獲得輿論的廣泛關注,這也是在向市場傳遞騰訊積極響應反壟斷政策和配合反壟斷監管的正面信號?!?/p>

  針對資本動作的罰單頻頻,有些甚至追溯到10年前

  自2020年以來,監管層已經通過多種方式釋放出強化反壟斷的明確信號。

  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被確定為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而市場監管總局在2021年4月對阿里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開出創紀錄的182.28億元罰單,更被視為互聯網行業反壟斷監管加強的標志性事件。

  規范互聯網巨頭的資本動作也已經成為反壟斷監管的重點。

  2022年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19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9起涉及騰訊,2起涉及阿里。不久前的2021年11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43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13起涉及騰訊,12起涉及阿里。這些處罰案例多與投資并購案有關,處罰原因是“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

  縱觀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案例,涉及互聯網巨頭的占比不低,其中包括一些曾經在互聯網行業引發巨大關注的交易,有案例甚至追溯到2011年,例如:騰訊投資獵豹移動(2011年)、騰訊投資搜狗(2013年)、阿里投資魅族(2015年)、阿里收購高德(2014年)。

  “據我了解,監管部門曾對全行業進行調研,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互聯網企業重視以及完善反壟斷合規的作用?!毙烀麇麑Α吨袊洕芸酚浾哒f,“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公司開始回顧、評估過去是否存在應報未報的交易?!?/p>

  2021年2月發布的《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明確了“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范圍”。涉及協議控制(即VIE,在互聯網行業較常見)的交易被明確納入反壟斷監管范圍,這也是往年一些交易案被追溯的原因。

  “現在公布的處罰案例比較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反壟斷法》在修訂,對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處罰數額有較大提升,以前頂格處罰50萬元,修訂后,對沒有排除限制競爭的,處罰上限為500萬元,對有反競爭效果的,處罰上限是上一年度銷售額的10%。”北京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競爭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魏士廩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很多企業可能想趕在新法頒布之前,把以前的違法行為了結,就主動把自己原先沒有申報的交易案又報到監管部門去了,類似的交易案可能積壓量比較大?!?/p>

  不當第一大股東的投資也要接受監管

  相對于阿里,騰訊的投資往往并不追求成為第一大股東,這種風格被一些互聯網行業人士稱為“只求共生,不求擁有”,但此類投資也已進入監管視野。

  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在2022年1月5日公布處罰的騰訊、紅杉煜辰投資酒小二交易案即是一例,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稱,騰訊和紅杉煜辰通過增資和收購股權方式,分別取得酒小二10%和6%股權。根據《股東協議》,騰訊和紅杉煜辰對酒小二享有共同控制權。市場監管總局最終判定此交易案為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并作出行政處罰。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酒小二(廣西叫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自然人黎永新(該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為54%,遠高于騰訊和紅杉煜辰。

  “在股東排名靠后、股權比例不高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會觸發經營者集中,需要申報、接受監管?這就涉及控制權的問題?!蔽菏繌[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主要是看交易之后,能不能對經營者的決策施加一些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通過股權安排,也有可能通過人事安排,也可能是通過章程制度或其他一些方式。交易雙方經營體量達到規定門檻,交易后引發控制權變更前,就應該申報?!?/p>

  “控制權是反壟斷法中一個重要概念,并且反壟斷中的控制權判斷標準和公司法中的控制權判斷標準不一樣,這一點尤其需要注意。對控制權的判斷通常有幾個標準,比如,股權比例以及收購方是否獲得目標公司一些重大事項的決定權或否決權,包括任命高級管理人員、預算、業務計劃、投資和其他與業務有關的重大決策等。在法律實踐中,后者頗具技術內涵?!毙烀麇麑Α吨袊洕芸酚浾哒f,“控制權于反壟斷的意義在哪里呢?若收購方獲得了單獨控制權,那么目標公司就是收購方的一部分。但若收購方沒有獲得控制權,或者是和別人分享控制權,且收購方和目標公司在同一相關行業活躍,那就意味著收購方和目標公司仍然是競爭者,他們應當在市場上獨立行事。為防止競爭者之間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收購方和目標公司之間要建立起信息防火墻,防止彼此交換競爭性敏感信息,哪怕是其中一方單方面的、一次性接收到對方的競爭性敏感信息都是危險的。這種信息交換可能導致巨額罰單。這些競爭性敏感信息包括未來的定價信息和策略、市場發展計劃、客戶信息和合同具體安排等?!?/p>

  2021年騰訊投資繼續加速,比2020年多投93次

  據創投數據服務商IT桔子統計,騰訊的對外投資在2021年并未減速,截至 2021 年 12 月 24 日,騰訊在 2021 年的投資事件共有 268 起,比 2020 年的 175 起多了近100起,投資事件數量再創新高。

  截至2021年11月15日,騰訊在2021年投資頻次最高的5個行業分別是:游戲(64起)、企業服務(52起)、文娛傳媒(23起)、本地生活(18起)、醫療健康(17起)。此外,其他互聯網巨頭在2021年也并未放慢投資腳步,小米投資102起,阿里61起,字節跳動58起,均高于各自2020年投資事件數。

  “從法律層面上來說,企業對外投資但凡觸發經營者集中申報門檻就必須申報。這個判斷包含兩個部分:第一是控制權判斷;第二是營業額判斷。比如,收購方和目標公司在中國的營業額(最終控制人控制的所有公司的總營業額)各自都超過4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合并超過20億元人民幣或者在全球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就必須申報。由反壟斷監管部門去判斷該交易會不會妨害競爭。通常如果交易不影響競爭,很快會被批準。我們進行全球申報時,感受是中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和國外同行相比都是高效的。但是如果交易的確會限制競爭,反壟斷監管部門將對交易附加一些條件,結構救濟措施如資產剝離,行為救濟措施比如要求并購后的經營者承諾像并購前一樣繼續公平公正地向競爭者提供原材料等。只有少數情形下,反壟斷監管部門會認為交易對市場競爭影響太大以至于必須禁止交易。然而, 如果經營者應報未報,將使交易面臨不確定性,因為反壟斷監管部門可能責令恢復原狀。此外,《反壟斷法》修改草案進一步顯著提高了應報未報的罰款金額,經營者可能面臨相當于上一年度集團營業額10%的巨額罰款。從政策層面來說,國家的產業政策也會影響資本對外投資的領域,比如,騰訊開始支持芯片半導體、智能制造等科技行業?!毙烀麇麑Α吨袊洕芸酚浾哒f。

  可以預計,由互聯網巨頭大量投資交易案引發的申報,將在客觀上對反壟斷監管部門的執法效率、執法力量提出更高要求。

  回想2010年11月11日,騰訊成立12周年紀念日的晚上,馬化騰在發給全體員工的信中,對剛去不久的“3Q大戰”仍然心有余悸:“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從未遭到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機。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當我們回頭看這些日日夜夜,也許記住的是勞累,是委屈,是無奈,是深入骨髓的乏力感,但是我想說,再過12年,我們將會對這段日子脫帽致禮。”

  在信末,馬化騰稱將嘗試在騰訊未來發展中注入更多開放、分享元素,“因為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如今12年將過,在“3Q大戰”后轉向“開放”,憑借資本和流量投出了一個“生態圈”的騰訊,又走到了一個關鍵路口。上一次騰訊因被輿論質疑壟斷而轉向,現在面對常態化的反壟斷強監管,又會轉向何方?在減持京東之后,騰訊會不會繼續壓縮自己的“生態圈”?

  據媒體報道,馬化騰在2021年年底的員工大會上表示,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時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連接器。

  騰訊的投資還在繼續增長,但龐然大物“騰訊系”,是繼續膨脹還是瘦身?

 

瓜分6666元現金紅包!領取8%+理財券,每日限額3000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8 銅冠銅箔 301217 --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
  • 01-17 采納股份 301122 --
  • 01-14 百合股份 603102 42.14
  • 01-13 萬朗磁塑 603150 34.19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