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沖擊馬航多年虧損
陳姍姍 蔣其含
在低成本航空的沖擊下,傳統航企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下稱“馬航”)近年來步履蹣跚。
公開資料顯示,馬航是馬來西亞的國營航空公司,也被稱為馬來西亞的國家航空公司,主要基地是吉隆坡國際機場,次要樞紐設于古晉國際機場和亞庇國際機場,1947年成立時只有一架飛機,運行新加坡至吉隆坡和檳城等航線。
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后,公司更名為“馬來西亞航空”。1965年,隨著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公司再度更名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航空(MSA)。MSA在1972年因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政府間的合作破裂而停止運作,被拆分成兩家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
目前,馬航已經成為擁有最多機隊的航空公司,機隊包括波音747-400,777-200,737-400 37架,空中客車A330-300,A330-200等,公司還訂購并且已經接收了多架空客巨無霸飛機A380。經營馬來西亞國內航線以及橫跨亞洲、歐洲及澳洲的國際航線,到中國的航線包括吉隆坡到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廈門、香港等。
雖然在歷史上,馬航多次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之一,但最近幾年,公司的運營情況并不樂觀,已經多年出現虧損。
根據公司公布的2013年業績統計數據,公司盡管實現銷售額151.21億林吉特(約合284.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9.9%,但是凈虧損達到了11.74億林吉特(約合22.07億元人民幣),虧損額為上年度的2.7倍。2011年,公司更是虧損25.2億林吉特,為史上最大規模虧損。
經營連年虧損,與馬來西亞國內外航空業的競爭升溫有很大關系,值得注意的是,亞洲最著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亞航的主要運營基地之一就是馬來西亞,亞航也是馬來西亞航空的主要競爭對手。
在亞洲,東南亞航空也是低成本航空競爭最激烈的區域,不僅僅是亞航,菲律賓、新加坡、澳洲都有低成本航空公司不斷冒出,其低廉的成本和票價,以及增值服務帶來的額外收入,都是馬航這種傳統航企無法比擬的,而在失去區域中短途市場的競爭力后,歐美等遠程航線又受到阿聯酋航空等“土豪”航空公司的沖擊。
最近兩年,馬航就陸續暫停了飛往羅馬、約翰內斯堡、開普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航班,公司還計劃在下月暫停吉隆坡直飛美國洛杉磯的航線,而這條航線已經是馬來西亞的最后一條飛往美洲地區的航線。
不過,在財務虧損之下,馬航的安全記錄還沒有想象的那么差。在此次MH370航班失聯事件之前,馬航在最近十年發生的相對較大的事故中,尚沒有造成過人員傷亡。
而業內人士認為,此次MH370航班的神秘失蹤,可能會加劇這家馬來西亞國有航空公司越來越嚴重的財務困境,并且令馬航更難與廉價航空對手展開競爭。
最近十年,亞航的客運量增長達33.63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2.12%,而在2011年,亞航一度與馬航達成股權置換交易,不過這樁交易很快破裂。而亞航總裁東尼·費南德斯曾表示,馬航連年虧損,但仍獲政府撥款資助,以維持市場占有率,這對其他航空公司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