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姍姍
擁有40多年航海和航運業經歷的魏家福,在各種場合總被人親切地稱作“魏船長”,雖然現在這一稱謂,開始被“史上A股最大虧損上市央企的掌門人”代替,但15年的風雨歷程絕非“功過”二字就能概括。
早在1998年魏家福出任中遠集團總裁時,正值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第二年,當時外貿運輸同樣處于低谷,加之中遠此前的過快擴張,不僅搞航運,還搞房地產,甚至是航空貨運公司,資金鏈岌岌可危。
1998年,中遠的全年利潤只有5.18億元,而且主營業務航運業實際上是虧損的。那個時候,上任后的魏家福立刻決定收縮投資戰線,除航運主業必須更新的投資計劃外,其他投資一概不批,這樣用了不少時間,才讓中遠喘過氣來。
隨后,魏家福又邀請以李泊溪教授為組長的一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花了8個月的時間,專門為中遠集團制定了一份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這一發展規劃被魏家福濃縮成了兩句話:第一要從全球航運承運人向以航運為依托的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第二,從跨國經營向跨國公司轉變。
因此,與其他國內航運巨頭相比,中遠集團除了擁有最大的船隊,也擁有更多的港口碼頭和物流設施,這也是魏家福為把中遠集團從全球航運承運人向以航運為依托的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而努力近10年的結果。
多位行業內人士評價,魏家福在任15年為中遠帶來的是國際化的視野,以及明確的戰略導向,不過,由于對航運市場低迷期的持續時間判斷過于樂觀,導致了如今的經營業績被動和尷尬。
在2007年中國遠洋登陸A股之 后,曾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別創造了190.85億元和108.30億元的高利潤,而在2008年初,代表干散貨航運景氣度的BDI指數,一度突破一萬點。繁榮的航運市場以及亮麗的盈利業績,令中國遠洋的管理層對后期的形勢非常樂觀,當時,魏家福提出的中國遠洋發展戰略,主導操作思路就是“擁有和控制并舉”,不僅要造船,還要大量租船,以盡快擴大公司船隊規模。
“2009年前,航運形勢一直不錯,中遠集團也賺了不少錢,再加上‘魏船長’天生樂觀主義的引領,中遠的船隊規模擴張一直比較快。”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遠從外部租船的數量,就跟自有船只的數量差不多,而且很多租期都不短,而一旦航運形勢逆轉,就面臨著不少風險。
當時,包括中遠在內的很多航運企業,不僅下了不少訂租船合同,還鎖定了中長期運價,沒想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現貨市場量價齊跌,無貨客運和高額租金的雙重壓力便立刻襲來,從而造成了虧損的無底洞。
相關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