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商招強人招來“橫眉冷對”
有資深人士稱:商業地產指靠高薪挖人做好電商業務基本沒戲
■本報記者曲若柳
日前,業內傳言萬達集團將高調進入電商,并且掃遍知名電商高管組建團隊。對此,萬達集團有關負責人均表示還未得到通知,尚不了解有關情況。但多位業內電商知名人士表示已確認了消息。“萬達集團瘋狂招人做電商,找了10家不知名的獵頭,到處打電話,電商圈除了馬云[微博]和劉強東,幾乎每家高管都掃了一遍,實在很不靠譜,各位要小心。”
而據萬達集團內部人士透露,萬達電商招人鬧劇純粹是個意外。“雖然把電商圈內人士問了一遍,但根本沒有想借機炒作。并且,也不知道獵頭公司這么瞎鬧。”
一名知名傳統企業電商負責人透露,得知萬達招人風波之后主動聯系萬達集團,并且建議萬達集團招人做電商需方式得當,隨后才獲知萬達電商招聘鬧劇并非萬達所預料。“和萬達一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集團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后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后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
想做什么暫不清
近日,有自稱獲得萬達電商策略的人士稱,萬達欲整合旗下五大主營業務打包上線,開辟新的戰場。目前萬達集團正在不惜血本招兵買馬,計劃整合五條產品線,然后將電子商務作為萬達團體旗下第六大主營業務。
而熟悉萬達電商具體規劃的知名零售實戰專家、前當當網[微博]COO黃若透露,實際上萬達集團對于如何做電商并沒有想好。“暫時還沒有具體規劃,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好到底該怎么做,估計團隊也沒建立起來。”
而同樣接到獵頭公司電話的銀泰網[微博]CEO廖斌也表示,萬達集團雖然下決心做電商,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操盤人,具體方案還在形成過程中。
一位與萬達集團有業務往來的業內人士透露,去萬達談合作時,發現電商對傳統零售的擠壓已經越來越大,這一實情已經獲得萬達集團高層重視。
對此,一位具備傳統電商零售經驗的資深人士分析,只要今天與零售相關的零售業態,萬達集團作為傳統零售地產巨頭布局電商本身無可厚非。但商業地產指望依靠高薪挖一個強人做好電商基本沒戲,一定得注意三點:一是首先自己想清楚怎么做,做電商的目的是什么;二是自己只能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項目,不能給予過多的干涉;三是要有創業的心態,對電子商務燒錢的速度有所預判。
當當網前COO黃若則預測,傳統企業電商時代即將開啟,萬達和華為等傳統巨頭步入電商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過去七八年時間,除了淘寶之外,純粹的電商并沒有形成行業競爭壁壘,而現在傳統企業已經經過一番挫折,吸取了經驗教訓,并且了解電商運營,具有資源優勢、用戶基礎以及扎實口碑的傳統企業將還有機會,所以傳統企業將會成為電商的重要參加部隊。”
行業指責壓力大
自萬達電商招人鬧劇之后,電商界無人敢接萬達集團電商操盤人這一炫目職位。“萬達集團電商招聘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這種用土財主式招人來炒作自己,一是被行業罵,二是誰去了之后都會處在風口浪尖,無人敢應聘。”一位被獵頭數次“騷擾”的電商人士稱。
日前,萬達計劃進軍電子商務,開出200萬元年薪招聘運營治理團隊在業內廣泛流傳。“宣稱是除了馬云和劉強東,其余人都能挖得動,這非常不靠譜!”
據了解,多位電商人士由此看淡萬達集團進軍電商前景。“看來在地產里做久了養成了霸道的文化,在互聯網時代肯定不行。”
而實際上,據知道內情的人士透露,萬達電商招聘鬧劇很可能是萬達集團高層施壓的結果。“萬達高層給的壓力很大,所以下面招人就很急躁,其實萬達集團也沒用幾家獵頭公司,加上獵頭公司業務員做得比較夸張,最后就變成了萬達進軍電商前夕的小插曲。”
雖然傳統企業做電商具備種種優勢,但名品豪賣網CEO李立夏依然表示不看好萬達集團進入電商。“下一個電商航母何時誕生呢?肯定不會是萬達或王府井百貨,或許還是會在草根中誕生,電商是苦活、累活和臟活,是草根們干的活。”
但顯然,從萬達電商開頭招人的迫切性來看,萬達集團已經決心分食電商這盤菜了。“據說IBM[微博]的技術高層已經加入萬達了,萬達自身的技術團隊也不弱,具體規劃也在形成中,從高層的態度來看,決心絕對不會小。”相關人士透露。
>>鏈接
萬達的電商基因
上個月某業內評論員接到了獵頭的電話,目的是幫助尋找萬達電商所需的公關團隊。獵頭給出的價格是公關經理20萬-40萬元年薪、總監50萬元起,具體的待遇還可以再談。聽完之后,他第一時間的反應是——萬達真有錢。再看看萬達電商現在的核心高管班子搭建,CEO龔義濤(曾任Google總部電子商務技術部經理、前阿里巴巴[微博]國際交易技術資深總監),COO劉思軍(前敦煌網COO),CTO安興華(Google公司資深工程師),產品副總裁陳列,基本上都是華麗的海歸背景。這是王健林的風格。
從2012年5月開始高調進入電商領域以來,萬達電商的團隊到現在都還沒組建完畢,萬達要以什么樣的形式進入電商市場,也還是未明。按照最初部署,萬達電商與蘇寧、國美等進軍B2C電商做平臺的模式不同,采取的是O2O模式,即借助電子商務,將旗下商業地產、酒店、電影院線、連鎖百貨、旅游度假五大主營業務打包上線,作為線上的資源整合平臺,也就是王健林提出的“智能廣場”概念。這就意味著,萬達進軍電商并非另起爐灶,而是在現有能力上做文章,根本出發點是線上為線下帶去人流量。
從組織架構來看,萬達電商的高管無一不是出自互聯網,傳統商業領域的人基本被放棄。龔義濤是技術出身,曾經做過會員制外貿平臺;劉思軍也是曾經的會員制外貿平臺的COO。如果萬達不是想做外貿平臺,那么現有管理團隊的背景并不具有優勢。萬達地產、酒店、旅游、文化、百貨五大產業的資源比較分散,電商有能力把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O2O的方式更適合萬達,也無需太高的投入,是相對穩健的做法。那么未來,萬達的主打模式是O2O,那么萬達的PK對手是大眾點評?還是街旁?還是……問題又出來了,大眾點評到現在都還沒找到核心的盈利模式,那么萬達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萬達做電商,我想,最核心的問題和蘇寧一樣,還是怎么統一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的問題。局面是兩難,如果做平臺,怎么和天貓[微博]區分開來,基本上萬達廣場入駐的品牌都能在天貓上找到線上店。如果這些品牌也是萬達電商的線上主體,那么萬達的優勢在哪里?能否做到價格區分?如果線上比線下便宜,那么實體店該如何支撐?
王健林在與馬云打賭時曾說,美國的十大電商都是零售渠道出來的,如果線上線下結合到位,他看好。但國內的電商不是美國的電商,美國人用電商是圖快捷,價格不是主因;國內的電商價格是主導,而這恰恰也是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最大的壁壘。不少零售業希望做獨立B2C,走自采自營模式,和傳統零售業的能力是不匹配的。原有商業模式不匹配,這也是蘇寧目前所遇到的問題。萬達線上的“智能廣場”能否與線下的“萬達廣場”合理共存、共榮,未來將面臨挑戰。不過,有一點,那就是萬達的院線資源,這是萬達獨有的“資源”,但怎么利用好這個資源,還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