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專訪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 建議引入401K計劃 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隨著國民養老保險公司成立、第三支柱養老政策呼之欲出等利好消息頻出,養老金融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期。
在21世紀金融研究院近日舉辦的“金融助力中國‘銀發經濟’市場發展”閉門研討會上,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就養老保險等問題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其認為加快商業保險服務養老事業的發展是當務之急。
周延禮認為,目前商業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成,比如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目前仍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問題,建議考慮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擴大試點范圍等。同時,下一步要重點考慮制定養老保險發展規劃,特別是在稅收等政策上要給予養老保險大力支持。
周延禮還提出,要穩步推進養老金改革、豐富第三方機構發展,建議政府高度重視商業保險機構在健康管理、社會養老、醫療支付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頂層設計,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廣泛參與第二、第三支柱發展,以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和財政等方面的壓力。
疏通老人孤獨問題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21世紀》:你認為“銀發經濟”應從哪些角度切入?目前高齡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周延禮:解決老人臨終關懷、發展養老產業的問題,絕不是一門從老人身上賺錢為思考起點的生意,也不僅是“銀發經濟”的研究課題,老人最需要解決精神上的“孤獨”問題,關注老人心理安慰更為重要。
所以養老產業需要想辦法幫助老人解決溝通問題,如幫他們獲得充足的資金,幫助他們雇用專業人士與老人多溝通交流,支持相關新興業態參與到養老事業發展中去,支持相關人力和人才市場的發展,想辦法幫助老人管理好積攢一輩子的“養命錢”,讓他們心里有數。
發展“銀發經濟”可以把慰藉老人心理、疏通其孤獨問題作為一個切入點,保險公司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相關業務問題,如果能把該問題切實解決好,那么很多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21世紀》:商業保險納入第三支柱建設后,存在哪些壓力?
周延禮:國務院把商業養老保險納入第三支柱建設,是賦予保險業的一項重任,也是對保險業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是當務之急。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壓力很大,尤其是如何完成社會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是我們面臨的一系列重要課題之一。國家已經把商業保險納入養老保險保障體系之列,未來商業保險做得成效如何,是保險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
但我們要切記,不要把社會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態勢視為“洪水猛獸”,而要將其看作未來經濟發展和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重要機遇。
另外,發展第三支柱不僅僅是指發展商業養老保險,還有一些專用的金融產品,更主要的是個人儲蓄也具有養老屬性,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收儲蓄利息稅問題。如果有銀行專門做一個養老儲蓄賬戶,賬戶上的錢不提取,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收利息稅。同時,我們現在個人所得稅比較高,希望這些稅收能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積累起來支持我們養老事業的發展。
加速研發創新型保險產品服務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21世紀》:目前商業養老面臨哪些重要的發展機遇?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去做?
周延禮:從經濟實力來看,我們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時機非常好,也對養老、醫療提出了全面性、沖突性和持續性的要求,保險機構下一步需要思考該如何去做,這是擺在保險業面前較為迫切的問題。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支柱多種形式的養老金融保險產品提供者,還做得十分不夠。因此要加速研發創新型保險產品,更好服務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真正在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規范發展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當前,在商業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方面,保險業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首先,2018年5月起實施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其總體感覺還存在“叫好不叫座”“上座率不高”等問題。下一步,如何落實相關財稅政策,擴大試點范圍,使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發揮應有作用,需要保險業、地方政府和稅務部門相互協調,進一步明確甚至擴大試點范圍,這也是目前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其次,目前養老年金保險有5800多億準備金,但是相對養老保障發展的需求還遠遠不夠,可謂杯水車薪,所以我們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加快相關政策規范落地。
總體來看,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為應對當前形勢的發展,保險業自身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養老保險的保費規模在人身險保費當中占比較低,僅2%左右,這些積累的準備金占GDP比重還不到1%。
從老百姓的認識上看,養兒防老、政府養老、儲蓄養老觀念仍占主流,大家依靠政府養老愿望還是比較迫切,而商業保險發展起步較晚,人們需要有一定的過程來轉變觀念。但我相信,未來人們會逐步接受商業養老保險及其發展職責定位。
穩步推進養老金改革落實養老保險稅優政策
《21世紀》:如何看待我國養老保險的未來發展?
周延禮:首先,下一步養老保險要重點考慮制定發展規劃,從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稅收等方面,能夠接受一些國際性的統一做法,比如將401K這種操作方式引入我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作為“銀發經濟”發展來考慮,這是其中大有文章可做的一項政策。
從學習借鑒401K計劃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可以明確給個人2000元的額度來購買商業保險,但2000元是杯水車薪,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學習借鑒一些國外做法,把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安排好。國家要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個人賬戶積累資金可以作為免稅考慮,提取時再進行征稅。
其次,從外部環境來看,解決這些問題,要轉變傳統的商業養老定位觀念,把商業養老發展規劃、政策支持等措施落地;從養老行業自身看,我們養老保險相關業務發展基礎較薄弱,養老保險基金管控能力有待提高,高質量的保險產品供給不足,服務也有待改善,這些都需要通過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引進人才來解決。相信未來在科技等技術方式助力下,很多問題會逐步改善。
第三,要積極參與穩步推進養老金改革,在豐富第三方機構發展方式上,要加大商業養老保險事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特別是要把政策研究、數據統計、養老保障、金融服務的標準等體現在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上。在投資的長期性和領取的約束性等方面,要堅持長期收益投資、價值創造理念,審慎投資合理回報。
第四,要積極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養老宣傳教育,提醒群眾不要指望從購買養老金中賺快錢,養老金的目的是給自己的生活做長期安排,首要目的不是賺錢。在條件成熟時,要給養老金融業務參與主體一定的優惠政策,可以借鑒美國第三方機構發展經驗,明確商業養老是具有長期保障功能的特殊金融產品,單列一類可以給予稅收起征點高的金融產品。
另外,政府應高度重視商業保險機構在解決健康管理、社會養老、醫療支付等方面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功能,緩解基本養老和財政方面壓力。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廣泛參與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發展,以有效增加養老保障穩定性和持續性。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注重改革發展的系統性、配套性,發揮長期發展和考核的價值導向作用。
《21世紀》:對第二支柱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稅收方面,你有何建議?
周延禮:目前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稅收制度還不夠明確。稅收優惠政策還起不到激勵更多人購買職業和企業年金的作用。到領取年齡領取多少、交多少稅等都是稅務部門的新課題。
建議深入研究如何把稅收激勵和保障機制做好,起到促進第二、第三支柱發展的作用,這也是政府財政稅收政策應給予大力支持的關鍵環節。
從目前職業年金發展來看,其發展速度比較緩慢;企業年金則進步相對較快,但規模非常小。總體看,截至2020年末,保險業在企業年金市場為7.4萬家企業提供受托管理服務,覆蓋超過1500萬人,但從比例上看,我們覆蓋規模還不夠其10%。
前年我也提了一個關于職業年金、企業年金該如何發展的提案,西部、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體現在整個社會層面,也體現在養老產業,所以目前對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稅收問題研究是當務之急,希望可以盡快出臺相關政策。
從目前的稅收政策實施效果來看,很多稅收政策仍達不到預期效果,只是叫好不叫座,比如像2018年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政策,當時在上海、蘇州試點,但是到目前為止涉及面還是很窄,全面推廣不開,購買量也不多,所以需要稅收政策來徹底解決。
(作者:丁艷 編輯:周鵬峰)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