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5月20日消息,在2015年世界水電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高度評價水電在可再生能源體系中的重要意義。他表示,水電作為當前技術最成熟、開發最經濟、調度最靈活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各國能源發展的優先選擇。據國際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將由目前的10億千瓦“翻一番”達到20億千瓦。
劉琦認為,進入新世紀,人類面臨更加嚴重的資源危機、環境惡化、全球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為緩解能源需求壓力,保持經濟增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普遍加大了推動水電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各新興經濟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展開了新一輪水電建設熱潮。
目前,全球近1/5的電力來自于水力發電,有24個國家90%以上的電力需求由水力發電提供,有55個國家水電比例達到50%以上。目前中國水電的總裝機也已經突破3億千瓦,約占全球水電總裝機的27%。裝機容量全球排名前十的水電站中國將有5座;單機容量70萬千瓦以上的水輪發電機組,超過一半在中國。
劉琦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水電也已經形成了包括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輸變電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先后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規劃、建設和投資的長期合作關系,成為推動世界水電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總經理王琳在發言中表示,通過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大型水電項目建設,中國水電帶動了全球行業技術飛躍發展,并成為推動世界水電發展的重要力量。
王琳認為,目前全球大部分待開發的水電資源,集中在非洲、拉美、南亞、東南亞地區,而這些地區在需要增加能源供給與支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豐富的自然系統又關系到全球環境生態的平衡和保護。中國水電在參與全球水電開發的過程中,積極將三峽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經驗付諸于海外項目,并積極探索適合的新模式。
中國大壩協會理事長汪恕誠在發言中表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在水庫大壩及水電站設計、工程建設、設備制造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較強的技術、資金、人才和管理優勢。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水能總體開發程度還比較低,特別是西南部地區,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外界最關注的水電開發生態保護問題,汪恕誠認為,未來中國的水資源和水電開發都需要進一步吸收和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在解決高壩建設技術難題的同時,致力于推動大壩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全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力探索、推行環境友好的大壩建設和水電開發。
由世界水電協會(IHA)主辦的世界水電大會是國際水電行業最重要的會議。從2007年開始,以"推動水電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舉辦的為第五屆世界水電大會,是首次在中國舉辦。
本次世界水電大會在中國國家能源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大壩協會和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四家機構聯合承辦。(新浪財經 劉麗麗 發自北京)
歡迎關注新浪財經能源頻道官方微信“能見派”(微信號nengjianpai),閱讀更多精彩文章。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能見派,關注高端與前沿,描繪美好能源未來。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