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追問:政府該為私企賽維上億債務兜底嗎 > 正文
看到江西省新余市將用財政為當地最大民營企業抹平還貸缺口的消息,曹志龍感覺有些“荒唐”。作為上海市律師協會國資國企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的他,對記者一再強調,“從財政的公共屬性看,即使是為國企兜底,也是不可以的。”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身背巨債、又得政府援手的企業正是江西賽維LDK——光伏界曾經最閃耀的明星。就在它搖搖欲墜之際,命運似乎對它拋出了最后的橄欖枝:即將到期的5億元信托貸款會被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擺在昔日新能源首富、公司掌門人彭小峰面前的,是一道對等的算術題。僅去年1-5月,賽維就繳納地稅近2個億。但市場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接受準備,財政救企業被廣泛認為等于“公器私用”。新余市副市長賀為華昨晚回應稱,新余對于賽維的資金支持需要賽維資產做抵押。
律師建議
納稅人可以提出舉報申訴
“地方政府這么做,不僅不合規,從法理上也說不通,企業債務是經濟行為,債務主體是必須有針對性的,不可變更,現在等于是將企業的債務主體變成了地方政府。 ”大成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鄭志對記者表示。
曹志龍也從市場角度為記者解讀:“民營企業依據《公司法》,如果無法償還債務,應該進行破產清算,根據法律認定承擔有限責任,以出資額為限,向債權人分配現有資產。 ”
“如果地方支柱企業實在還不上債務,政府可以協調提供融資,直接納入財政預算沒有法律依據。 ”鄭志告訴記者,類似的事尚無先例,“在經濟下滑周期,這個口子一開,大家都靠地方政府救,不就等于回到了政企不分的狀態? ”
據悉,7月12日,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七次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將江西賽維LDK公司向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償還信托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財政預算的議案。
曹志龍和鄭志都對記者強調,即使財政使用方案已經通過了地方人大,也并不代表就是合法的。 “當地監督部門有權提出異議,市委或上一級人大完全可以實行監督權。如裁定地方決議違法,上級大人是可以撤銷的。 ”
此事也在民間草根激起熱議。如果監管不到位,作為納稅人的他們又有哪些權利?對此,曹志龍認為,以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看,新余市政府的做法確實不倫不類,任何有質疑的納稅人都可以依法舉報申訴到政法委,“財政收入只能用于公共事業、國計民生,納稅的公民都享有質疑的權利。 ”
企業聲音
半年貢獻逾6億稅收焉能不救
身處“風暴眼”的賽維LDK卻也對記者喊起冤。 “我們去年前5個月就繳了6億稅,現在企業發展遇到一些困難,地方政府托一托只是共度難關。”記者查閱資料看到,2011年1月至5月,賽維LDK在高新區共納國稅40412萬元,所納地稅19975萬元,均呈幾何式增長。其中,所納國稅占高新區光伏企業納稅總額93.6%,所納地稅更是占96%,當時確實是全市居首的納稅大戶。再翻看2010年公開的資料,1月到11月,賽維也貢獻國稅14071萬元,地稅9181萬元。換言之,現在政府想用來為貸款兜底的錢,幾乎是將賽維近幾年交的地稅“吐了出來”。
除此,賽維還為新余市解決了大量就業。至少賽維自己認為,如此企業,堪當救援。但尷尬的現實是,即使地方政府愿意救,也未必有能力全盤兜底——因為,賽維欠下的債務已經“多得沒譜”。目前賽維的負債高達300億元左右。而新余市2011年的財政總收入只有111億元,比2010年的80億元左右上升約40%。而在這111億元中,30%還需要上交中央,可以支配的金額也就在70億-80億元左右。即使傾新余市一市之力也無法解決賽維的財務問題。
事實上,2011年 “一葉知秋”的賽維就曾多次下調季度收入預期,結果全年虧損54.48億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巨虧2.752億美元,毛利率更是連續兩個季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負65.5%,近兩個季度的運營總虧損逼近了7億美元。
專家觀點
分歧關鍵在于如何定義“財政”
對于這樣一家曾經對地方財政和就業有過巨大貢獻的民營企業,地方政府究竟該不該施以援手?雖然輿論幾乎一片嘩然,中國稅務學會理事胡怡建卻有另一番解讀。
“從理論上說,公共財政主要提供公共服務,民營企業是市場化私人品,公民稅收用于私人品之上就顯得特別荒唐,但有一個實際問題是,中國的財政理念并不完全與現代財政理念貼合。 ”胡怡建對記者表示,對“財政”實際意涵可能存在的誤解導致了分歧所在。
“我們的‘財政’實際不完全是民生財政,政府也承擔經濟建設的職能,過去是給一些優質企業減免稅,后來中央不允許了,地方就給一些財政補貼,這就是從預算專款中來,政府要履行經濟建設的職能,吸引企業落地投產。 ”胡怡建告訴記者,這和西方現代意義上的“財政”存在一些區別。在這種背景下,適當支持企業過冬也能說得通。 “這里面牽扯到一個問題,企業虧損了是找市場還是找市長?從現實情況看,政府或多或少還是不能完全撇清。 ”
但胡怡建也對記者強調,如果按照嚴格的立法程序,地方財政的去向要由公民決定,人大決策不妨更多聽取公民意見,比方說召開聽證。
翻閱賽維的迅速成長史,地方政府的身影一直若隱若現。新余本身是一個轄1縣1區,人口110萬,配套條件并不強的小城市,2005年進駐之前,新余曾要求地方政府支持2億元借款。而當時,全年財政收入也不過18億元的新余為了湊足數目,也曾采取動用財政等折中辦法。
2009年底,江西省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還曾出資15億人民幣認購賽維1.5萬噸硅料項目的15%的股權,第一次對賽維施以援手。按照地方政府當年勾畫的藍圖,如果按6%的稅收征收,到“賽維”年產值600億元時,就可以貢獻稅收36億元。
視野焦點
招商引資時是否簽“托底”文
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擔保法禁止政府給商人和企業提供擔保,正是為了防止在招商引資的驅動下,地方政府競相攀比所引發的財政危機和金融危機。
記者獲悉,當年另一大行業龍頭無錫尚德在成立初期,曾獲無錫市政府入股,最后在尚德上市前期退出,還獲得了不錯收益。而新余則否認了這樣的盈利模式曾復制。澄清稱,從賽維成立初期到現在,新余政府從來沒有入股過賽維。
此前曾有報道稱,江西省有關部門與賽維LDK達成協議,將采取銀行貸款的方式,提供20億元以支持后者渡過難關。還曾有媒體援引江西工信委一位負責人話語稱,包括他們單位在內的江西省多個部門,聯合為賽維擔保,從銀行獲得授信20億元,旨在幫助賽維熬過“最困難的時期”。
另有消息顯示,目前風雨飄搖的賽維LDK正在試驗國有化思路。去年底今年初,曾有一家河南省平頂山的煤炭企業與賽維談過股權轉讓的事宜,而此事的進展如何,目前新余市政府尚沒有確切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