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北亞集團召開出資人權益調(diào)整方案表決會議。半個月前,ST北亞破產(chǎn)管理人制訂了《北亞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按照方案,流通股股東獲全體非流通股股東送股,每10股獲送2.8股,然后,全體股東按每10股縮為2.8股比例縮股。這相當于非流通股每10股變?yōu)?.844股,流通股每10股變?yōu)?.584股。
為了阻止這一方案的通過,欒到北京向鐵道部和證監(jiān)會詢問有關北亞重組方案的問題后,4月13日趕到哈爾濱。當日,欒兆斌接到自稱北亞重整清算組一位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希望與他進行溝通。14日,欒兆斌住進那位工作人員為其安排的龍門大廈713房間。龍門大廈位于哈爾濱火車站正對面,屬于哈爾濱鐵路局下屬的酒店。14日,該人士說北亞重整清算組領導會安排時間與欒進行會談。但到下午4點時,欒兆斌仍然沒有見到北亞重整清算組負責人。晚上7點,兩位也自稱是北亞重整清算組的人來陪欒兆斌吃晚飯,此時雖然他還能與外界通電話,但這兩位人員已經(jīng)不離他左右了。14日晚9點,最后一個股友的電話掛斷后僅僅不到十分鐘,再次試圖與欒兆斌進行電話聯(lián)絡時已經(jīng)無法打通,713房間電話也無人接聽。有股民打電話到龍門大廈總臺詢問,被告知訂房人為“哈鐵公安處”。
欒兆斌后來回憶,他被強行帶離713房間,轉至該賓館的1808房間,該房間四面均無窗戶,房間門上還有“審訊重地”字樣。進入房間后,欒兆斌手機被要求強行關機,門外有四個人把守。
欒兆斌提出抗議,并于第二天開始絕食。到4月15日晚上10點半時,終于有3位北亞破產(chǎn)重整小組人員來到賓館和欒兆斌進行會談,會談持續(xù)到4月16日凌晨1點多。會談中,北亞破產(chǎn)重整小組人員稱,他們不是拘禁欒兆斌,而是為了保證欒兆斌的安全,因為有人要報復欒兆斌。16日上午9點多,欒兆斌的愛人從佳木斯趕到哈爾濱,在熱心股友的陪同下到哈鐵公安處報案。在被軟禁36小時后,欒兆斌重獲自由,并親自到哈鐵公安處報案。
4月17日,在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第一次出資人會議對縮股方案進行投票表決。由于會議時間拖得較長,少數(shù)股東提前離開了會場。當會議主席宣布投票,此時監(jiān)票人還沒有到位,哈鐵、虹通和鞍山鋼鐵公司三家非流通股東就急于開始投票。這時散戶激烈反對投票,并發(fā)生了爭奪票箱的情況,甚至有一張選票在爭執(zhí)中被損壞。現(xiàn)場一片混亂。最終,在法院維持秩序的情況下重新投票。但與會股民們對事先已投入票箱的三張選票的合法性提出質(zhì)疑。直到法官親自檢驗相關證件后,才得以重新投入票箱,但散戶的存疑法官沒有給予回答。在唱票時,四名監(jiān)票人中的三名監(jiān)票人已經(jīng)離開。雖然欒兆斌趕上了會議,眾多股民也投了反對票,但方案最終被通過,股民所持股票被嚴重縮股。
與小股民們相比,北亞十大流通股股東雖然因為家底厚而不會為生計或者抵押的房產(chǎn)發(fā)愁,但他們的損失是小股民們無法比擬的。北亞流通股第八大股東張敏華持有北亞150萬股票,原始投資640萬元。張和丈夫在無錫經(jīng)營著一家電器公司。
與欒兆斌的想法一樣,張敏華是在北亞股票停盤前一個月買入的股票。在投入巨額資金后,他們暢想著北亞將給他們帶來翻番的收益,但在2007年4月27日,他們的股票也被定格在了停盤那一刻,2008年4月17日,北亞在被認為操作罕見大幅度縮股后,這個流通股第八大股東的股票被縮減至53.76萬股。
“這和搶劫有什么區(qū)別嗎?”張敏華的丈夫氣憤地說到。
但張敏華夫婦還算幸運的,因為購買股票時間相對較晚,錯過了2001年的增發(fā),所以他們的每股成本相對還算較低。很多北亞的長線股民由于趕上了2001年的增發(fā),在高價位又沒有拋售,縮股后這些股民的每股成本高達12元多。
而對于最大股東哈爾濱鐵路局來說,他們的風險卻沒有這么高,因為2001年增發(fā)時,非流通股股東的增發(fā)價格只有3.89元,其成本只有流通股股民的三分之一。
北亞集團在賣掉了北亞大廈后,重新注冊后的“新北亞”殼公司搬到了位于哈爾濱道里區(qū)友誼路111號的新吉財富大廈,在大廈23層租下6個房間,沒有明顯標志,只有貼在門楣上的“北亞集團”四個小字。除了幾位前來咨詢的股民,除了幾位普通辦公人員,半天看不到一位高管出現(xiàn),辦公電話不斷響起,卻幾乎沒有人接聽,一切顯得如此冷清和落寞。
3月31日,在股民們焦急等待了兩個多月后,北亞終于發(fā)布了一則遲來的公告,公告稱,公司將在2009 年4 月15 日召開2009 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
而無論對于北亞還是北亞股民來說,這個4月都是一個關鍵的月份,2008年年報行將公布,年報的內(nèi)容直接關系到北亞是否還擁有明天。
當本刊記者以股民的身份致電北亞集團證券部負責人安濟隆時,他透露,2008年年報肯定會在4月24日公布,目前正處于審計部門的審計過程中。
“我也不知道北亞還有沒有重組的時間和機會。我們目前也只能等待證監(jiān)會和上交所的最終意見。”安濟隆說,“3月16日,北亞就上海證券交易所發(fā)來的質(zhì)詢進行了回復,但目前也未得到上交所的反饋意見。但北亞走到今天,也是股東們自己意愿的表現(xiàn)。”
誰操縱了北亞?
哈爾濱南崗區(qū)西大直街51號,院中主樓是一座灰色的7層老式建筑,樓前矗立著毛澤東雕像,使這里顯得威嚴而神秘。作為鐵道部下屬的全國17大鐵路局之一,在這里辦公的哈爾濱鐵路局如地方上的獨立王國。而對于北亞和北亞股民們來說,這里也與他們的命運有著直接聯(lián)系。哈鐵一直是北亞的大股東。
在成為北亞股東以前,欒兆斌對西大直街51號和它對面哈爾濱鐵路公安局辦公大樓下停放的警車并沒有感性的認識,他只知道,人們把這里稱為“鐵老大”。2008年4月15日之后,他才對“鐵老大”的威力有了切身體會。
“北亞從一家績優(yōu)股公司墮落到今天,哈鐵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包括欒兆斌在內(nèi)的多位北亞股民認為,從始至終,北亞就不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公眾上市公司,而只是被大股東操縱下的圈錢工具,北亞腐敗窩案也說明大股東沒有盡到監(jiān)管責任。
隨著北亞腐敗窩案的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jù)也表明,北亞走到行將退市的邊緣純粹是由于高管腐敗和人為操縱造成的。
1992年7月,由哈爾濱鐵路局聯(lián)合其他11家機構聯(lián)合發(fā)起成立了北亞集團,當時正是李樹田主政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鐵路局為北亞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13.30%。北亞集團早年主要從事鐵路運輸、基礎加工及與鐵路運輸相關的高科技業(yè)務,1996年5月16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正式由一家定向募集公司轉為社會公眾公司,北亞也成為鐵路系統(tǒng)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鐵路概念第一股”。
從上市的第一天起,北亞就是一家股權相對分散的公司,雖然哈爾濱鐵路局作為第一大股東,但即使加上第二大股東,其股份也只占到總股本的15%多。北亞第二大股東為哈鐵絕對控股的子公司。
所以在北亞歷年的年報里,都會強調(diào),公司股權分散,無控股股東,公司與第一大股東在人員、資產(chǎn)、財務、機構、業(yè)務上是分離、獨立的。在人員方面,公司高管在公司領取薪酬,在股東單位無任職;在機構方面,公司的行政管理機構完全獨立于第一大股東;在業(yè)務方面,公司具有獨立、完整的業(yè)務體系、業(yè)務部門和業(yè)務流程。公司的業(yè)務決策均系獨立做出。
“如果北亞果真如年報所宣稱的,怎么也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采訪中,很多股民認為,僅僅從公司高管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在大部分時間里,北亞包括董事長和總經(jīng)理在內(nèi)的職位幾乎均由大股東派去的人員擔任,牽涉到北亞窩案里的哈鐵三任鐵路局局長李樹田、齊曉敏和何洪達中,李兼任過北亞集團的名譽董事長,而其他兩位同時兼任過北亞集團董事長。
北亞上市之初,第一屆董事長為余志懷,余曾任職哈爾濱鐵路局對外經(jīng)濟技術合作處處長、鐵路局副總經(jīng)濟師。1997年4月,在公司第一次董事會議上,李樹田出任名譽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