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崔曉紅
關注三鹿集團破產一案,焦點不在破產本身,而在于對眾多“毒奶粉”的受害者作何交待?他們能不能成為優(yōu)先獲賠的對象?三鹿集團破產之后,誰來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fā)言人王建國鄭重宣告,三鹿集團進入破產程序。
三鹿破產了!曾經的中國乳業(yè)巨頭行將就木。對這樣的企業(yè),我們并不感到可惜,從道義與情感上講,這樣的企業(yè)就算“死”上幾回,恐怕也難解消費者心頭之痛。
破產并不意味著三鹿事件的結束,而將是另一個漫長歷程的開始,諸多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該隨著三鹿集團的消亡而一了百了,也引發(fā)出更多新的問題與思考。
三鹿破產,留下的問題很多。巨額債務如何償還?對經銷商的還款承諾能否兌現?對于“內定”的收購方三元的收購計劃有什么影響?在三鹿破產過程中,政府將充當什么角色?等等。
這其中,社會關注的焦點無疑是對“毒奶粉”受害者的賠償問題。受害群體能不能成為優(yōu)先獲賠對象?三鹿集團破產后,誰來保障他們的權益?這成為本案有別于一般企業(yè)破產案最特殊的地方。
經銷商優(yōu)先獲賠,
違反基本法理
三鹿集團破產的消息傳出后,一些經銷商跑到三鹿集團索要貨款,這些經銷商在召回問題奶粉時為三鹿墊付了資金。據報道,2008年12月21日,有近百名經銷商聚集到三鹿集團,22日又有近200名經銷商到河北省信訪局上訪,23日又有近300名經銷商到河北省政府上訪。
對于拖欠的經銷商的貨款,王建國副秘書長在當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自9月12日三鹿集團向社會公開召回問題產品至10月31日,共召回產品總值近10億元。為順利召回問題產品,確保問題產品不擴散并實施銷毀,市政府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協助企業(yè)于10月10日籌措3億元資金,給每位經銷商解決了30%的貨款,同時與經銷商簽訂了還款協議,約定于2009年1月10日左右再支付經銷商30%貨款,剩余部分等企業(yè)正常生產半年內全部付清。并承諾,“如企業(yè)籌資困難,政府將積極協調給予保證”。
政府的承諾讓經銷商們放了心,也招致了一些疑問。不少人認為,政府的這一做法,是好心,但卻未必能辦好事。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尹正友律師在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yè)進入破產程序后,政府作出這樣的承諾不妥,甚至有越權的嫌疑。他說:政府對經銷商沒有賠償義務,相關部門有監(jiān)管的責任。如果經銷商銷售的產品有問題,會損害消費者的健康,相關部門應當勒令經銷商停止銷售,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經銷商的損失誰來承擔?就這個案子來說,三鹿集團和經銷商之間是有合同約束的,依據現行法律處理即可。如今,政府作出這樣的承諾,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兩難境地:如果不履行,喪失誠信;如果履行,依照現有的破產制度,存在障礙。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