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企業遷移調查:利益與成本再選擇(7)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7:12 《商務周刊》雜志
目前,宏利達的深圳工廠一周只開工5天,而以前1個月開工28天。由于工人的工資是計件方式結算,因此開工不足意味著工人收入下降。一個月少工作8天,收入差不多要從1500元下降到1000元。工人意見很大,熊永其只能裁減員工。 熊永其的很多朋友是做電子廠的,他們有的搬到了廣東省清遠市,也有的遷往江西、湖南和廣西,也有很多朋友去了越南和柬埔寨,但熊永其說他并不看好這類選擇,而且朋友們也告訴他,遷移到東南亞只是權宜之計,是過渡性的做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來一次“敦刻爾克”大撤退。很多幾百人的中小企業更多的是選擇了關門走人。“他們夠年齡了的就退休了,如果以前賺到了錢,就在香港買一個店鋪,每月收租。如果賺到大錢了,就轉行投資其他。但有很多很凄涼,有的回香港開出租車去了。”熊永其說。 與林老板擔心的一樣,另外一個讓熊永其感到頭疼的問題是,上下游的配套產業鏈條在羅定還不是特別完善。與深圳相當成熟的產業集群相比,羅定的整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鏈接還有待完善。“上下游產品的廠家上來了一些,但不多,我希望他們能夠追過來。”熊永其說。 當記者讓熊永其介紹一位撤離珠三角的港資企業的朋友接受采訪時,他婉言拒絕:“算了吧,我怕他們在你面前哭。” 禍,福之所依 “13年了,回想起來,當時的決定很正確。”作為雅達集團董事總經理,徐劍雄談起自己的同行和朋友的境遇,一臉的慶幸、后怕和無奈。 徐劍雄一再跟記者提起自己依然在東莞等珠三角地區辦廠的朋友們的境遇——《勞動合同法》、外資企業加重的納稅負擔、更為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日益走強的人民幣匯率,這一切都在擠占著朋友們的利潤空間。 只不過,提前13年向廣東山區云浮市下轄的縣級市——羅定市遷移的雅達電子,在這場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由紅海變成干涸的退潮過程中,幸運地使自己避開成為無數個沒有“穿內褲”的外資中的一員。 雅達電子1971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500強企業美國愛默生電氣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自1988年開始向中國內地投資,同年成立深圳雅達電子有限公司。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電源供應器制造商。1988年,出于生產成本和人力資源的兩方面考慮,雅達進入深圳寶安區開設工廠。 “到了1995年,我們發現深圳本地可供我們調配的資源越來越少,生產成本已經很高。所以決定將工廠遷出寶安區。”徐劍雄回憶說,在決定進入羅定之前,他考察了很多地方。除了考察廣東東部、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區外,還考察了浙江和福建一帶的投資環境。但最終還是將目標鎖定在靠近公司訂單集中地香港的南方城市,并最終選擇落戶羅定。 1995年,深圳已經開始提出著重培育和引入高科技的企業,雅達這樣的加工生產型企業受到重視的程度越來越低。當年還云集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深圳寶安區,如今已經成為商業區。 “現在回想起當年選擇羅定的決策,我覺得非常的正確。”徐劍雄說,1995年,在深圳寶安區,像雅達一樣做出類似選擇的電子企業并不多。后來這些企業都陸續遷移到珠三角的東莞和佛山一帶。從競爭力上來談,13年前的選擇,也拉大了雅達和同行的距離。雅達目前在全球有兩大生產基地,一個是在菲律賓,一個就是在中國的羅定。徐劍雄表示,未來羅定基地將承擔更多的產能。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