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中國制造(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1:38 中國經濟周刊
誰是“中國制造”的最大受益者 離不開的“中國制造” 2007年,《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在中美兩國同時成為了暢銷書。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薩拉·邦焦爾尼(Sara Bongiorni)和家人進行的一個“瘋狂的實驗”:他們要驗證一下,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人是否能夠生存下去?事實證明,離開“中國制造”讓這個家庭變得狼狽不堪和生活失常。薩拉由此得出結論:不靠中國產品過日子是可以的,但實在太難了,至少,不懈地堅持下去太難了。于是,在離開“中國制造”一年后,薩拉最終與“中國制造”重修舊好。 “我曾在德國留學生活多年,雖然現在回國創業,但每年仍然往返德國數次。我在德國一般都買‘中國制造’的產品,也看到不少德國人都非常喜歡買‘中國制造’的產品,比如冰箱、微波爐等日用品,因為它們價廉物美。”德國華人工商協會副會長喻恒向《中國經濟周刊》說起“中國制造”時,言語中充滿了肯定。 “我家里的許多日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比如我的自行車、洗衣機等。不僅是我,很多歐洲人也都在用。‘中國制造’是值得信賴的,我相信‘中國制造’。”中國歐盟商會秘書長沙利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來到中國的“中國通”,他對中國制造十分信賴。 從10年前以服裝、禮品以及其它輕工業產品走向世界,到5年前眾多國際名牌電子產品悄然打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制造”開始行銷全球,成為全球化的主角。2006年,中國制造業的GDP增加值達到10956億美元,首次在總量上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國;2007年,中國制造業的GDP增加值達到13000億美元。 據海關總署1月1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07年中國年度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達21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3.5%,凈增加4134億美元。中國2007年全年貿易順差為2622億美元,較2006年的1774.7億美元增長48%。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1月20日在出席“搜狐2008中國制造.中國速度全國行”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制造對世界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或者說完全認同,許許多多國家在使用著我們中國制造的產品。我們之所以能夠使我們的工業品遍布世界各地,有價格低廉方面的因素。比如說在美國,據有關媒體報道,我們所生產的工業品使美國人至少節省了5千億美元等等。中國制造的的確確為中國的發展、為世界人民的生活都作出了顯而易見的了不起的貢獻。” “中國目前還不是世界工廠” “中國產品起碼低于市場價格30%-50%,為什么那么便宜?有必要那么便宜嗎?”德國華人工商協會副會長喻恒今年初會見一位歐洲政界資深人士時,對方直截了當地問他。 風靡全球的“中國制造”,無法回避的是某些行業增值率和利潤率都很低的現實。 “由于‘中國制造’基本不賺錢,于是就形成‘中國制造’遍天下的局面,而很多產品是‘貼牌’生產的。”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河北省民營企業家聯誼會會長楊卓舒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到。服裝業是我國出口創匯大戶,全球每3件出口服裝中就有1件是“中國制造”,但是這些服裝的價格卻十分低廉,“8億條褲子僅能換一架飛機”,楊卓舒說。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