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傳統制造業告別黃金年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 09:16 財經時報
到越南去,到非洲去!面對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制造商們開始了又一輪的遷徙。 制鞋行業是廉價的“中國制造”的一個縮影。從臺灣(中國,以下均此)到內地,這個行業經歷了兩個“黃金年代”,但現在已經到了要和“黃金年代”說再見的時候了。大型制造商轉業和外遷,都表明那種以廉價勞動力、資源、環境為代價的價格優勢已經越來越沒有意義。 從日本到中國 1988年,42歲的制鞋工程師蔡慧星從臺灣鹿港登上貨輪,經金門、香港、廣州,輾轉來到福建晉江。當時貨輪上的集裝箱里,除了制鞋設備,還有大米、快速面、醬油和味精。 蔡慧星受雇于臺灣寶成公司。他的先祖是晉江人,成年后,蔡慧星在祖父的墓碑上看到“晉江青陽”的字樣,才知道自己在內地還有親戚。他的先祖大約是在鄭成功時代渡過臺灣海峽的。 蔡慧星屬于臺灣社會從農業向工業轉型階段出現的第一批產業工人。1969年,他從臺灣軍隊退役后進社會找工作,正趕上日本企業到臺北勝益橡膠公司搞技術培訓,他就跑去當了一名學徒工,就這樣一直干到2006年退休。他和鞋子打了近40年的交道。 在亞洲,制鞋行業肇始于日本,但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個行業慢慢從日本轉移到了韓國和中國臺灣。在當時的臺灣勝益橡膠公司,蔡慧星的師傅是來自日本三洋、三菱等商社的技術人員。這些商社為了向臺灣企業推銷合成橡膠等華工原料,順便教會了臺灣人怎么用合成橡膠做鞋底。從日本人那里,蔡慧星知道了什么叫EVA發泡,以及發泡劑的配方。膠鞋對臺灣鞋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突破,在蔡慧星的少年時代,他穿過的鞋只有布鞋、木屐和皮鞋。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臺灣的鞋業在臺北縣開始起步,然后,慢慢從臺灣北部轉移到臺中。也就是在這個階段,臺灣富豪、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進入了做鞋用的PVC乳膠皮生產行業。在這個行業里,王永慶掙了很多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PVC大王。 由于島內市場狹小,臺灣人做鞋,一開始就是以做貼牌為主。不過在行業的早期,韓國鞋廠的規模比臺灣鞋廠要大得多,海外貿易商的單子,大單都被韓國人拿去了。這種情況和20世紀90年代內地的情形類似,加工大單都落在了規模更大的臺資企業手中。 運動鞋是臺灣制鞋行業的成就之一。今天這種形態的運動鞋是到1985年左右才開始在韓國和臺灣出現。從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是臺灣鞋業的黃金時代。但到了1990年以后,臺灣鞋廠的老板們發現,鞋子已經沒法在臺灣做了。蔡慧星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初,自己的月薪大約是2000臺幣,到80年代,已經增加了近十倍。鞋廠的成本壓力顯而易見。于是,從1985年開始,他開始隨臺灣的鞋廠老板們離開了臺灣。 寶成等臺資企業向內地的遷移,對內地的制鞋行業來說意義重大。在寶成進入內地10年后,內地的運動鞋行業迅速發展,如今,世界上60%的運動鞋都產自中國內地。在運動鞋加工業內,三家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寶成、清祿、豐泰,都來自臺灣,尤其是寶成,這家由臺灣教師蔡其瑞在臺灣鹿港創辦的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加工商,在中國內地、印度、菲律賓等地擁有100多條生產線,年產運動鞋達1億雙。在規模方面,臺資企業已經超過了韓國企業。 告別“黃金時代” 和內地數千家運動鞋生產商的品位不同,寶成等臺資企業服務的對象都是世界一流的品牌,他們的客戶主要是耐克、阿迪達斯、銳步、PUMA等品牌。眾多的內地當地的鞋廠只能給國際二線品牌打工。但饒是如此,這個優勢對臺資企業來說已經越來越不值得倚重。近年,寶成集團已經出現了引人注目的轉向。 從2003年開始,寶成集團大舉進軍計算機行業。當年,寶成和海爾合資,成立了海成(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同年,寶成還向主機板制造企業精英電腦注資,成立了訊宜國際,幫助精英電腦迅速擴張。而在天津,寶成甚至進入了海水淡化領域。“就算寶成的利潤比內地的當地企業高,他們也不能一直做鞋了,這個行業終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蔡慧星說。 蔡慧星還認為,如今內地的情況已經和當初的臺灣類似,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了。在寶成集團,制鞋主業有相當部分也已經從東莞、昆山等地轉移到了比內地沿海用工更便宜的地方。印尼、越南和內地的江西省如今都有寶成的鞋廠。將來可能跑到印度去。蔡慧星得到的消息是,接下來,寶成的鞋業部門很可能會投資印度。 “在福建的運動鞋產區,工人的人均月薪已經達到了1500元,只要再過兩年,很快就會達到2000元。人工的成本,很多當地企業已經無法承受。”蔡慧星說。 除了用工成本,自2004年以來,整個制鞋行業還在經歷某種程度的工荒。在福建晉江,記者見到了四川閬中人趙海東。從2004年開始,每次回家探親,身為車間主任的趙海東就從老板那里領到了一個特殊任務,幫廠里帶幾個工人來。 趙海東的使命完成得很不理想,回老家后一個人也沒招到。 另一家福建鞋廠的老板親自出馬,前往內地招工。在招聘會的形式上,這位老板還搞了點創新,已不是在某個城市設一個招工攤位,而是深入到農村的各個鄉鎮,深入到村。結果,他依次把閩西及江西、安徽、四川等省份都走個遍,遠沒有完成任務,公司要招到1200多人,只來了300多人。 這位老板的印象是:“內地工源的存量已經不多了。” 當然,他在內地一些職業學校看到的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四川,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吃香。江蘇、浙江一帶的企業帶走的學生往往是兩三年前預訂的。和去當地招工的福建鞋企不同,江浙企業往往是高科技企業。四川邛崍某職業學校為蘇州某筆記本生產商定向培訓學生,學校每培訓一個,企業付1000元。這使他頗為感慨,如今形勢已不同了。 2004美元以后 在如今的內地,對海外投資的政策已經很明確,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設廠。在成本優勢開始喪失后,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成了新的選擇。今年上半年,莫桑比克部長會議通過一項決議,提高最低月工資標準:工業、商業與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最低月工資為1645.21梅蒂卡爾(按現行匯率約合62美元),農業從業人員的最低月工資為1126.18梅蒂卡爾(約合43美元)。這一決定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 反觀中國內地,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上海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690元提高到每月750元,小時工最低工資標準由現行的每小時6元提高到每小時6.5元,2006年進入第三季度的第一天,北京市是640元。以此看來,中國內地和非洲的用工成本,確實還有相當空間。“比較優勢”已經更多屬于非洲了。 “廉價勞動力只是競爭力的一個因素。很多國家都走過這條路,像二戰后初期的日本,那時也是美國的廉價加工區;中國臺灣后來也是日本的廉價加工區,后來就輪到中國內地,這只不過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臺灣聲寶集團總裁陳盛對記者說。他認為,使用廉價勞動力只是一個開始,并非一勞永逸,現在看來,繼續使用廉價勞動力,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中國的民生,已經沒有多大好處了。進入非洲的理由很簡單。“比較低層次的加工業,往中西部轉移主要是提高就業率,而往國外轉移還能占領那里的市場。”至于,在一些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通過在當地制造商品來占領市場,更是破解難題的好方法。 2006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2004美元。陳盛已經看到,以廉價勞動力為支撐的比較優勢已經快走到盡頭。“當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的時候,這種發展方式就已經走到了頭。各國的經驗是,從2000美元到5000美元,是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出口市場上,產自中國內地的廉價工業品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陳盛的破解之法“進口替代”。“中國內地的外貿額已經接近2兆美元,如果出口繼續擴張的話,就會受到海外貿易保護主義的打壓。” “但實際上,出口額不增長并沒有多大關系,關鍵是進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比方說,2兆美元外貿額,可以有超過一兆美元的進口,只要有盡量多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及生產技術就行了。這樣一來,就算出口沒增長,但在貿易的價值鏈中,留在中國的價值卻能提高了很多。” 關于中國經濟,陳盛沺還談到了上游通脹,下游緊縮。“上游原材料在不斷漲價,而成品價格卻又在不斷壓低。”這一情況,幾乎在中國制造的所有行業存在。 盛名之下的“中國制造” 美中貿易逆差一直是美國實施貿易保護的絕佳借口。6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產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對出口中國的可用于軍事目的的高科技產品施行更嚴格的限制。在這個貿易新政策中,被列入限制列表的產品有20類,包括飛機、飛機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激光、貧化鈾、水下攝像機和推進系統、某些復合材料、一些電信設備、空間通信和防空設備等。5月份開始的中美貿易磋商并沒有在放寬美國高科技產品管制方面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中方指出,這正是造成對美貿易逆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的說法,中國進口一架美國的飛機所花費的外匯就需要中國出口8億件襯衫作為代價。襯衫和波音飛機,中國制造和美國制造,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上。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使“中國制造”逐漸名聲在外。很多中國人已經注意到,走進美國或者超市,打有“中國制造”標簽的商品已經隨處可見。但這種景象僅僅出現在出售日用品的超市里,如今這些中國日用品的境遇已經十分尷尬。商務部2006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國內600種主要商品中,供過于求的商品446種,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54種,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相關人士指出,在五金、紡織、家電以及很多輕工制造品行業中,大量過剩產能已經出現。而另一方面,來自中國制造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歐盟以及美國的反傾銷調查有增無減。有數據表明,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這其中,機電、輕工等制造業成為“重災區”。 很難想象當中國襯衫的名聲蓋過波音飛機的時候,會給人們帶來多少錯覺。真正的優勢還是技術水平,當中國的服裝、玩具、家電等輕工制品大量涌入歐美市場的時候,很多人甚至忘記了“美國制造”和“歐洲制造”的威力。的確,世界最強大的制造業中心美國已經不是過去的樣子,從刮胡刀、洗碗機,到化工、鋼鐵,到汽車、飛機,“美國制造”在20世紀風行了大半個世紀后,逐漸因為日本、亞洲四小龍以及中國、印度等國制造業的崛起,美國在許多制造業領域漸漸失去了競爭力。但隨之而來的是產業升級,現在,美國制造業分三個檔次:大企業主要生產飛機、汽車、計算機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小企業主要生產機械、電子部件,但也含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傳統的低附加值、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在美國生產的已經不多,大多數早已轉移到國外加工。另據美聯儲的最新統計, 制造業雇員人數大幅度下降,產值卻在快速上漲,其關鍵在于勞動生產率在飛速提高。據分析,在計算機和電子通訊等高科技技術的幫助下,美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急劇攀升了24%。這與1970年以來四次經濟衰退后復蘇階段的平均生產率增長速度相比,要快72%。美國制造業的失業率上升的原因也在于此。 “對中國制造業來說,以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環境為代價的‘比較優勢’已經到了應該放下的時候了。”陳盛沺說。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