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西部鞋都品牌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16:29 新浪財經
中國西部鞋都橫空出世,是中國制鞋業發展的大勢所向,也是歷史的必然,而王振滔所領導的奧康集團攜巨資入主璧山卻是偶然,一個抓住了歷史機遇的偶然,如果不是六十萬璧山人民盛情的邀請,也不會堅定王振滔打造西部鞋都的信心和決心。 至于四年后璧山成功摘下中國西部鞋都這一金字招牌,那絕對是偶然中的必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西部鞋都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西部鞋都品牌故事之一 重慶鞋業大器晚成 璧山是一個奇跡,它的崛起讓人頗有一種重慶鞋業大器晚成的感覺。而這,正是中國鞋業面臨產業調整時最希望看到的。 當任何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都會面臨著調整。從世界制鞋業的發展歷史來看,世界鞋業的中心上世紀50、60年代在意大利,70年代轉移到日本、韓國,80年代到了中國臺灣,90年初則來到了廣東東莞,90年代末,來到了溫州。 制鞋業從發達國家大量向中國沿海地區轉移,再由東部地區逐步向西部地區轉移,是鞋革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必然。經過最近20多年的發展,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制鞋業已相當發達,競爭日趨激烈。近年來,部分中國制鞋企業開始把生產車間向西部地區轉移,以期利用西部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原料和勞動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二次創業。業界目前也普遍流傳著一個觀點:“東鞋西移”是中國皮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東部企業開拓市場與西部企業尋求發展的共同需求,這一轉移有可能在3到5年內完成。 璧山縣的迅速崛起恰逢其時,這也就是其今天價值的所在。 從歷史上來看,這個一直被譽為是“渝西經濟樞紐第一縣”的西部小縣產鞋已有80余年的歷史,位列“中國十大皮鞋生產基地”之一,有著相當雄厚的產業基礎優勢。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現有皮鞋生產企業1800余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皮鞋6000多萬雙,占重慶市皮鞋產量的半壁江山。2006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59.71億元,其中有1/3來自鞋業。 于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無中生有”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正是有了八十年的“厚積”,璧山縣才會有今天的“薄發”。第二屆中國西部鞋業博覽會壯觀的場面,恰恰印證了這個論點。 但是八十年的確有點長了。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璧山縣也許還會等待更長的時間。正如圍棋中的“劫”,而奧康集團則在恰當的時間出了投資十億元打造“西部鞋都工業園”這記殺招,幫助璧山縣盤活了整盤棋。 璧山的崛起是其鞋業發展積淀的必然,而與奧康合作的“西部鞋都”,以及璧山舉辦第二屆、第三屆“中國西部鞋業博覽會”則是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未來。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