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化妝品行業新規頻出 中小企業淘汰加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3:17 中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信息網
近年來,化妝品市場管理比較混亂,虛假夸大用語及違規宣傳比比皆是。為了加強監管,有關部門出臺了《化妝品衛生規范》及《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新規范的實施將會使化妝品生產企業成本增加,同時也會加速淘汰一批小企業。 《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決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針對新增禁用成分的6個檢驗標準也將于年內完成,并將申報國家標準。此外,化妝品原料備案體系和化妝品聯盟標準體系正在建設當中,另一部備受關注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具體的實施時間暫未確定。但毋庸置疑,“原料”和“標簽”將成為今年化妝品行業監管的重中之重。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新規范將要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化妝品進行標簽更換,這將增加不少成本,希望新規范的實施能給企業一定的緩沖期。 化妝品禁用物質再添近800種 據了解,新規范主要擴大了“禁用、限用原料”范圍,有790種物質不能再在化妝品中使用,加上原來的400多種,現有禁用物質達到1286種。如之前引起SK-Ⅱ風波的“鉻及其鹽類”和“釹及其鹽類”都在其中。此外,衛生部2005年發布的《染發劑原料名單》也納入到新規范的限用原料名單中,對著色劑、染發劑等的部分原料進行調整,此外,新增加了幾種禁限用原料的檢測方法和防曬產品防水功能的測定方法和標識要求。 標簽禁用語或達近百個 公開征求意見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列出了近百個禁用字眼,如“特效、高效、全效、控油”等虛假夸大用語和“除螨、改善內分泌、抗皺”等明示或暗示對疾病有治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都被列入了“化妝品標簽禁止標注的用語”之中。中國化妝品質量管理委員會秘書長齊昆鵬透露,目前行業問題主要體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違規宣傳,或者濫用醫學術語炒作概念,或者利用夸張語言。 多數企業持觀望態度 業內專家認為,新標準或將加速淘汰一批小企業,尤其是部分添加違禁成分的化妝品將退出市場。新規范的頒布因為涉及到諸多方面,大部分企業對此持觀望態度。此外因涉及到要重新調整包裝和宣傳等,故專家提議,新規范的實施應該留出合理空間讓企業適應。 銀聯信分析: 衛生部日前公布的2006年監督情況顯示,進口化妝品合格率為89.5%,低于國產化妝品91.7%的合格率。新規是根據歐盟標準而制定,而化妝品在進口之前都要經過歐盟和海關都嚴格審查,這些標準的嚴格程度毫不亞于中國政府的新規。由于檢測手段落后,新規范雖將禁限物質種類增加到1286種,在實際操作中卻難以落實。 而我國化妝品的抽查結果顯示,化妝品行業標簽標識不合格問題突出,占不合格總數的90%。集中表現在:一是違規宣傳化妝品的醫療效果。虛假宣傳化妝品的治療作用,使用醫學術語誤導消費者。二是抬高指標系數。如防曬露標明防曬系數為“35”,而“國標”規定最高不能超過“30”。三是擴大宣傳。如“沐浴露”,本屬于清潔類普通化妝品,卻宣傳具有洗去衰老及死亡細胞,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等。四是使用數字及承諾性用語。如某廠生產的“痘必消”,宣傳“三天祛痘、七天除痕”等。 對于化妝品企業來說,化妝品的包裝成本一般要占到總生產成本的四成到六成,有些容量小、設計新穎的包裝還會占到七成。而且確定一個新產品的名稱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名稱不是短期內說換就換的。對于中小化妝品企業來說,這樣的成本顯然過高了。因此,提醒有關生產企業及早整改,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同時,也建議銀行減少對中小化妝品企業的信貸投放,以免發生信貸風險。 [本文由中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信息網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