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處理南洋教育集團的后事,對于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完善民辦教育立法,建立民辦學校的退出和破產后的清算機制具有積極的意義
★ 文/楊東平 李方平
南洋教育集團的發展和衰敗,有復雜的原因,集中了我國民辦教育的諸多問題,值得
認真研究和總結教訓。但當前最緊迫的,是妥善處置善后事宜,依法保護學生家長的利益和南洋教育集團的資產。
如果采取簡單化的處置,不恰當地定為刑事犯罪,隨意處置南洋資產,將會造成新的動蕩,形成新的糾紛和問題,有損政府形象和社會穩定。
歷史理性地認識教育儲備金模式
“教育儲備金”模式,是民辦教育創造的一種特殊教育收費形式。當“教育儲備金”學校的財政危機顯露后,廣東省政府積極應對,于2000年2月出臺《關于解決廣東省民辦學校教育儲備金問題的意見》,因而,雖然廣東是“教育儲備金”的發源地,但卻較好地化解了危機,沒有發生如南洋集團這樣的惡性事件。
風行十多年的“教育儲備金”模式是在我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民辦教育發展過程出現中的一種摸索,歷史已經為它劃上了句號。南洋學校事發之后,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卸責,稱這是一場“騙局”,公安部門則視“教育儲備金”為一種金融犯罪,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當時的特定環境。
改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定性
即便從法律的角度看,收取教育儲備金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性質也完全不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眾存款”。這里,“公眾”是指社會上不特定的人或單位。而南洋學校對教育儲備金的收取對象嚴格限定于就讀南洋學校的學生家長;一旦該學生畢業、退學、轉學則予以退還“教育儲備金”。既非來者不拒,也未約定明確時間和利率,與法律意義上的公眾存款有嚴格的區別。
近年來,各地因收取“教育儲備金”而倒閉的民辦學校屢見不鮮,各地幾乎都將其定性為民事案件,對辦學單位法定代表人追究刑事責任的少之甚少,少數的幾起也是以涉嫌“挪用公司資金罪”起訴。經向立法、司法、法學理論界相關專家、學者以及經辦多起類似案件的資深律師討教,大家普遍認為: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目前缺乏相關司法解釋。
南洋教育集團采取集中統一的垂直管理模式,下屬學校均無人、財、物的調配權,對既沒有決策權、也沒有獲取任何非法利益的南洋學校管理人員實行拘押,追究所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非法集資罪”,是很難找到法律依據的,應當盡快依法改變。
公正公開地處理“南洋”的財產清償
盡管南洋教育集團的經營失敗,但就其資產及負債狀況而言,總體上是資產大于負債。如果嚴格按照市場化運作,全盤清算,各地學生家長所交儲備金不僅能夠償還,還會有不少盈余。但是,由于事發之后媒體廣泛報道且定性不準,各地政府和公安部門聞風而動,各行其是,大量拘押人員、查封學校和有關人員財產。由于南洋集團的財產數額巨大,各地查處的積極性很高,使人擔心在無人為南洋資產負責、缺乏監督、墻倒眾人推的情況下,南洋資產的清算難以公正進行,很容易被權力部門賤買或形成新的經濟問題。
鑒于南洋教育集團跨地區的性質,建議由中央部委有關部門組成工作小組,負責督導對南洋教育集團資產進行全盤清算。
建立健全民辦學校退出和清算機制
民辦學校主要靠收取學費維持運行,缺乏正常的貸款、融資渠道,近年來出現各種問題而破產倒閉的不在少數。為此,亟待建立針對民辦教育機構的預警和退出機制,完善學校終止時的財產清算辦法。
目前,一些省市在為地方民辦教育立法時,根據地方的實踐已經做出了一些設計。如浙江省的草案規定,“民辦學校終止時,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財產清算,依法處置剩余資產。民辦學校清償各類債務(含退還向學生收取的各項費用和應發放教職工的工資及社保費用)后的剩余財產,經審批機關核準,可以以出資額為限,連本計息返還出資人;返還后剩余部分轉入民辦教育發展基金。”
深圳市的草案規定,“民辦學校終止時,必須妥善安置在校學生,審批機關應當予以協助。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終止時,審批機關必須協助安排學生繼續就學”。“民辦學校終止時,應當依法進行資產清算……資產清算按照下列步驟進行:(一)由評估機關以貨幣形式計算出學校資產負債總額,并出具評估結果報告;(二)由清算組根據投入各方實際投入的金額及相關協議,計算出終止時投入各方應占的份額。”
這些措施和思路值得有關部門在處置南洋教育集團問題時借鑒。★
(作者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高教研究所教授、北京中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