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的對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3日 17:59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 | ||||||||||
中銀的對手 文|崔忠亞 蘭紅 顧明 在國內競爭者中,給中銀造成最大威脅的,是建行。盡管誰也沒有捅破,朱民也一再表示,“中銀無心與建行攀比”,但中銀和建行間卻不可否認地一直在暗地里你爭我奪;
近幾個月來,中銀對任何愿意傾聽的人都耐心表示,它的財務狀況在迅速改善,而且它將邀請多家外國投資者購買其股權;尋求在香港實施規模高達4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地極有可能是紐約。當建行9月8日“順理成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倒計時段時,中銀甚至做出一個明顯古怪的行動。8月26日,原定10月份掛牌的中銀搶在建行之前正式宣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時間差僅僅為13天。 顯然,中銀這種非同尋常的主動戰略有個清晰的目標:它要戰勝建行,成為首家將國內業務在海外上市的國有銀行。 中銀與建行間的競爭,不僅是個自豪感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數十年的政府指示放貸政策已對國內銀行財務狀況造成破壞。這令許多分析師懷疑,國際投資者是否會在短時間內,接連地蜂擁購買兩家中國國有銀行的股票。在中銀之前,建行搶先透露,其可能通過在香港、上海和紐約三地首次公開發行,其集資額不低于60億美元(另一說法是“接近100億美元”)。來自中銀內部的消息則是“股改后總股本達1800多億股”,若按此規模估計,其融資額也不會小。這樣的融資需求,無論對哪個資本市場都將是一場“大規模的掠奪”,給后來者留下的資本空間也勢必大大銳減。 另一方面,包括一些外資銀行高層人士在內的業界都相信,哪家銀行能首先涉足國際資本市場,將取決于誰重組得又快又成功。而在中國缺乏透明度的金融界中,執政高層的首肯和眼色比公開承諾和媒體攻勢更管用。盡管就在高層的眼皮底下,兩家銀行的主管部門甚至中國政府,到目前為止,也幾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壓制兩家銀行間的競爭。因此,有外資銀行高管做出大膽的推測:“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將首次公開發行后的前景作為獎賞,使兩家銀行加快它們的重組。” 中銀的突然發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這種推測。長久以來,較之競爭對手,中銀在一些指標上都略勝一籌。就在2003年,英國《銀行家》對1000家大銀行按核心資本的排位列表上,中國銀行列全球第15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商業銀行,與排在第37位的建行拉出一定距離。但據今年7月最新一期《銀行家》公布的排位,建行卻以第21位的名次反超落在29位的中銀,且在資本、資產和回報率上都略勝一籌。在人們最為關心的不良貸款比率上,建行也進一步降至比中國銀行更低的水平,上個月為貸款總額的3.1%,達到國際上理想的水平,而中銀為5.5%。 可以說,在2003年底開始的股改中,直到7月中旬,早早選定上市顧問的建行仍是一路領先,一度被人們認定為“那個幸運的占得先機者”。但是這一切,隨著中銀8月26日的率先掛牌,重新洗牌。 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成立只是股改完成的重要標志之一,要最終上市,還須通過上市輔導期、證監會審核等多道關卡。據最新的數字顯示,7月22日,在140.7億元的次級債到賬后,中國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達到了8.3%,第一個跨過上市門檻。此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沒有一家達標,資本金充足率最高的中銀也僅為6.98%。隨著總規模600億元次級債發行的結束,中銀的資本金充足率還將有望達到11%以上。 這樣一來,中銀也許真的能夠搶先建行幾步,從國際基金經理手中分得頭杯羹。 彩票系列報道: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