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盈利700億元的中石化集團很可能已經獲得了政府給予煉油板塊100億元以上的財政補貼。近幾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多次以執行國家成品油價格造成虧損為理由,向國家申請財政補貼。國家該不該對壟斷巨頭中石化補貼?補貼數額是否有規范計量標準?財政部貼應該如何補?等等話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全文][評論] >>查看全部企業觀察
公司簡介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主要以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開采、銷售;石油煉制為主要業務。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的批發和零售)生產商和供應商,是中國最大的主要石化產品(包括中間石化產品和化肥)生產商和供應商,是第二大原油生產商 。

石油巨頭2007成品油進口數據
公司 中石化 中石油
原油進口量 8635萬噸 2339萬噸
同比增幅 7.9% 27.7%
 去年國際原油均價每桶72美元,同比增每桶6美元。
國家對石化企業歷次補貼

2005年12月29日 補貼100億元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中央財政給予集團公司一次性補償人民幣100億元。其中,中石化及其附屬公司獲得一次性補償人民幣94.15億元。[全文]
2006年12月26日 補貼50億元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言透露,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始終大幅低于國際價格,煉油企業嚴重虧損,政府對中國石化2006年煉油企業政策性虧損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50億元。[全文]

國際原油價格突破100美元大關

    2008年1月2日,國際原油價格突破100美元大關。在裘孝峰看來,國際油價從99美元上升至100美元,雖然價格上升幅度有限,但是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油價突破100美元意味深長。在需求、庫存、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合力作用下,人們不禁會問:第四次石油危機是否將要來臨,世界經濟會走向衰退嗎? [詳細]

小調查
1、你是否贊同中石化集團獲得煉油財政補貼?
贊同
反對
不好說

2、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倒掛的損失究竟誰承擔了?
國家財政
中石油中石化
不好說

企業相關策劃
 中石化獲巨額財政補貼
 進口成品油造成虧損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高,而成品油價格尚未放開,中石化第三季度煉油板塊虧損嚴重。
    業內人士指出,發改委第四季度上調了成品油價格,但一路沖高的原油價格使中石化的煉化業務仍將繼續虧損。按每桶80美元計算,煉油企業每生產1噸成品油大約虧損1000元。 [全文]
 再次申請國家補貼
 
    “2007年虧損比2006年更嚴重,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瘋長,第三季度煉一噸油就要虧損600~700元。”中石化廣東一家公司的人士介紹。 由于預計07年煉油板塊繼續虧損以及數十萬噸的成品油虧損進口,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有關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向政府匯報政策性虧損的實際情況。中央財政在前年和去年兩次出臺補貼政策,中國石化分別得到一次性補貼100億元和50億元。 [全文]
   相關報道: 中石油中石化再次申請國家補貼
 財政補貼獲批 金額或在100億以上
 
   據悉,此次中石化獲得巨額補貼已成定局,2007年中石化煉油板塊虧損比2006年更大,外界傳聞補貼將在100億元以上。2007年底,中石化和中石油雙雙向國家申請財政補貼,但中石油尚未傳出拿到補貼批文。 [全文]
 中石化煉油補貼遭質疑
 質疑一:整體盈利700億為何還需補貼
 
     去年,成品油價格僅僅上調過一次,年底中石化和中石油雙雙向政府匯報政策性虧損,希望得到政府財政補貼。中石化公司依然是有巨額利潤,并且年年遞增,2006年盈利506億元,而2007年有傳聞盈利700億元。 [全文]
 質疑二:是否應補貼企業單個環節虧損
 
  中石油和中石化已將利潤轉向上游和下游,雖然中游的煉油板塊出現巨額虧損,但作為一個上下游一體化的企業,它的整個產業鏈是有著巨額利潤的。 將中石化的煉油事業部拆分出來進行補貼,就好比將一個大型商場的物流部門單獨拿出來計算盈虧,說這個物流部門虧了于是要補貼,這合理嗎?[全文]
 質疑三:財政補貼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
 
  現在值得關注的是,既不是中石化已得到具體的數額補貼,更不是國家財政補貼批文的詳盡內容,而是此次的財政補貼是否履行了法定的程序,換句話講,這些財政補貼,編制預算調查方案了嗎?經國務院審查了嗎?[全文]
 從中石化又獲補貼看制度缺陷
 傳統補貼政策不夠公開透明
 
    在對財政補貼產生眾多疑慮的背后,是傳統財政補貼政策和相關制度一直體現出不透明、不規范的特點,因此確實到了必須加以改革的時候。事實上,隨著兩會即將召開,財政部官員也多次表示2008年將加快各項財稅改革。但在眾多財政熱點的背后,財政補貼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重視,我們有必要從不同角度來分析現有財政補貼制度的問題與改革方向。 [全文]
 補貼數額無法律依據
 
    我國目前還沒出臺正式的具有綱領性和政策性的法規都沒有涉及到中石化政策性虧損補貼問題。因此,怎么補貼,補貼數額根據什么來計算,該如何審核、審批,要不要經過人大討論、以及有關虧損的具體詳細數據該如何公開等等問題,我們并沒有一個令大部分百姓信服的方案,法規的空白和滯后。  [全文]
 對壟斷國企補貼是對民營企業不公
 
  由此可見,中石化獲補貼受貶斥的背后,隱匿著制度性因素。如果這些企業靠的不是壟斷,像民營企業一樣在市場上摸爬滾打,接受市場大潮的洗禮,即便它們能像微軟公司一樣賺錢,相信也沒有人惡意置喙。
    現實境況偏偏是,壟斷的大幕簡直密不透風,民營資本很難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等壟斷領域。 [全文]   
 盲目補貼對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利
 
    漲價、補貼而無競爭與稅負激勵機制,對于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不利。僅上半年,中石油經營支出增加了三成多,其中,雇員酬金成本增長三成二,從去年同期的170億元增加到224億元。企業用工成本大幅提升,上到管理者下到普通投資者卻無從置喙,到了年初還得面臨補貼要求,無論用公益企業還是用市場化企業的標準衡量,中石油的做法都踩在了游戲規則的邊界之外。 [全文]   
 財政部貼應該如何補
 補貼必須有足夠的成本收益理由
 
    給享有壟斷溢價的中石化與中石油補貼理由則不充分,無法得到納稅人的普遍贊同。 比如發達國家政府動用公共財政補貼農業,原因是農業競爭力總體不如工業,如果不對農業進行補貼,政府就必須花高價進口糧食,同時還必須將所有農業人口的社會保障肩負起來,最終付出一點也不比補貼所花的錢少,并且還不能得到食品安全。   [全文]
 補貼應有助于建立市場競爭機制
 
    越南對于國營石油進口單位進行燃料油補貼,最終是為了放開油源管制,分階段進行市場機制改革。 我國油源遲遲不放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能源安全,有些諷刺,保障的結果是近些年幾乎年年油荒。以至于有人抱怨,與其無油可加,倒不如放開油源放開價格,讓民資與外資也參與競爭,這樣既保障了油源,也能使真實的市場價格浮出水面。否則我們將只看到喋喋不休的犧牲者,而永遠無法指認真正的壟斷獲益者。 [全文]

策劃、制作:新浪財經 明晨    來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網友評論 查看內容>>>

匿名 登錄名: 密碼: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電話:010-62675362  新浪網產品客戶服務聯系電話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