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曉燕/文
彩電業注定是中國經濟不平靜的漩渦地帶。價格戰的硝煙還未散盡,又有傳言:有廠家要淡出彩電行業,有小廠要成為彩電業破產的頭一家……彩電行業的利潤是越來越薄了,彩電急著“跳水”是為了上岸,彩電巨頭們上得了岸,而像西湖、牡丹等小企業是否要被淹死?上了岸后的巨頭們何去何從呢?是退出彩電行業還是要不斷擴軍?
小企業打不死
價格戰打來打去,為的就是重新洗牌,洗掉小企業?上磥硐慈ィ∑髽I就是打不死。有消息說廣東江門的高路華電器生產廠以及高路華彩電,可能成為國內彩電企業的第一批破產者。
而事實上,高路華的品牌已被東菱集團買斷,成立于2000年11月2日的東菱電器集團全面負責高路華生產經營等事宜,并塑造出“新高路華”的品牌,原來的高路華將逐漸淡出。據廣東江門高路華集團企劃部吳先生說:“高路華完全不可能破產,到今年4月份,回款率達3億多元,利潤有幾百萬元!
與此同時,激烈的價格戰最終使國內彩電市場兩極分化,西湖、牡丹、高路華等廠家減產幅度均超過50%,已經瀕臨被淘汰出局的尷尬局面。而牡丹集團矢口否認將會被踢出局。牡丹視像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勁松說:“價格戰總體上對牡丹影響不大這幾年的產量是在下降,但這是與1997年、1998年產量較大時相比!蹦档る娮蛹瘓F公司辦公室鄭主任說“牡丹產量下降是因為牡丹現在已不生產模擬機了,市場朝數字電視發展,我們也開始生產數字電視,但國家播放標準還沒有出來,不敢冒然大批量生產!睋䴓I內人士稱,從傳統彩電向數字過渡還要5—6年時間,什么時候普及很難說。日前,牡丹電子集團正在召開董事會,就下一步發展進行商討。
小企業認為,價格戰只能使大企業受傷,因為大企業產量大、風險大,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小企業沒有庫存,倒沒有什么虧損。
國富經濟研究中心李建立研究員分析,小企業之所以有活路,這同彩電市場的結構有關,因為家電業存在市場空間。第一、國內市場呈梯形開發——城市、小城鎮、鄉村、貧困地區,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市場是以層次需求展開的,而不是一體化。小企業能活是因為它可以在這梯級里面尋求空間。第二,國內有些特殊消費群體,比如學校、賓館等集團消費,只要求價格優惠,不要求品牌。第三,技術上的進步帶來了新品開發。第四,由于技術上的相似性,其他家電市場,尤其是小家電市場為小企業發展相關產品提供了空間。另外,小企業為大企業做貼牌產品,也讓他們得以生存。
行業巨頭撐多久
據一些彩電大企業透露,“價格戰”給企業帶來了數以億計的巨額虧損,最高虧損額達到近10億元。有統計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國彩電銷售僅增長1.8%,彩電企業前3名,長虹[微博]、康佳、TCL[微博]的產量都在下降,25家彩電企業中,彩電銷售量增加的只有12家。長虹、康佳、TCL的產量雖有下降,但依舊超過500萬臺,占據國內彩電市場的主導地位。
這些占主導地位的巨頭們還能在彩電行業撐多久,它們以后該怎樣走?已有巨頭淡出彩電行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熊貓電視機有限公司與母公司熊貓電子股份公司下屬的兩公司股權進行置換,徹底剝離原有的電視機和影碟機業務。據稱,是為了剝離掉不賺錢的業務?导岩矊①Y金和注意力更多地轉向手機等新興領域。
國富經濟研究中心李建立說:“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盡快形成以少數大型企業和名優品牌為主體的家電工業增長源。在市場相對飽和的情況下,大企業應繼續挖掘老的城市市場,關注運作農村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彼J為,城市市場相對飽和,但還有潛力——更新換代、個性消費、特殊群體、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需求;農村將是電視等基礎家電的市場增長點,開發適合農民消費習慣和價位的產品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持續性;把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作為企業擴展市場空間、增加產品利潤空間的增長點,走外向型發展之路,例如海爾、康佳、長虹都在做。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巨頭們不在提高技術水平上下功夫,他們不會走太遠,可能要被外來的洋品牌吃掉。我國家電企業的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基本是引進獲得的,產品開發能力弱、更新換代能力差是致命弱點。大企業不能再走循環引進的路子,爭取實現技術的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塑造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家電業“多元化”
彩電業的激烈競爭,也促成了企業經營的多元化:做彩電的瞄向通信,生產黑電的進軍白電,由黑電殺入空調市場的,如長虹、TCL、新科、海信[微博]等。不僅如此,整個家電業都在黑白整合,向相關領域擴張。做白電的科龍投資2億元全面進軍小家電領域,人稱微波爐行業的“大白鯊”格蘭仕擲出20億元進軍空調和冰箱產業,做小家電和空調的美的斥資1.6億元上馬微波爐生產線。
有業內人士分析,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家電業正在演繹著一個進入和退出的規律。供大于求使行業超額利潤進入平均利潤階段,當利潤在競爭作用下走向稀薄時,就會有人轉向其他利潤行業,從而使原有行業達到供求平衡的狀態。
進行多元經營也并非易事,南方某彩電廠80年代業績不錯,進入90年代后,盲目進軍通訊、計算機制造、VCD、空調等多個領域,對自己的主業沒有清晰定位,結果不僅多元化經營沒搞好,反而連帶著使其彩電的品牌受損。因而專家告誡,家電業盲目的交叉投資、多元化擴張,一旦飽和或競爭到沸點,就很可能引發爆炸。李建立說:“這種品牌延伸是十分危險的誤區。我還是主張定牌生產,通過資本運作方式,讓無形資產延伸。多元化只是一個過程,在壟斷利潤期過后,漸漸會轉為平均利潤!
并購重組是必然
行業企業多且散,難成大氣候,這是中國企業的通病。企業并購是必然的,有專家認為,目前彩電市場兩極分化還不夠,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該越來越強。
李建立說,“中國家電業走的是自生自滅的路子,它習慣于原始積累的方式即通過銷售產品贏得利潤實現資本積累。隨著現代產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資本運營和產權經營,現有家電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進行重組是必然的。”
業內人士認為,過度的價格競爭將導致企業重組、產品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等。廈華電子集團總經理郭則理說,廈華要把資源轉到高增值的項目,做我強的,弱的招商與別人合作。該打價格戰的就打,該競爭就競爭,該合作就合作。
其實資產重組的目的還是在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并購重組達成強強聯手,技術創新,最終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