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揭密內地培養外企灰領的西點軍校(5)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4日 18:26 南方周末 | |||||||||
難以復制的IVT 單強在蘇州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經濟史與區域經濟。“蘇州的商業文明吸引了我。”他說。他跑遍蘇南200多個鄉鎮,發現這里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的中后期。這意味著高級技術工人的大量“定單”就要發出來了,最早發出“定單”的是擠滿蘇州的跨國公司。
加上在老高校呆久想換換環境,2002年單強應聘IVT副院長成功,繼而當上院長。 他的判斷沒有錯。但如此緊貼跨國公司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比如說你怎樣保證在經過兩年左右的滯后期之后,根據企業的需求培養出的技術人才仍然能夠適應市場呢? 蘇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高國華把避免犯錯的希望寄托在市場領導者身上,“我們以最先進的企業為標準,盡力不那么急功近利。” 強晏紅則認為“定單式教育”需要三個條件才能進行:企業對人才有特殊需求;企業對人才有批量需求;企業能夠對未來三五年內的市場變化作出預見。她以美西航空制造(蘇州)有限公司為例,這家從事飛機起落架生產的公司預計自身員工會在2006年至2008年有巨大增長,于是計劃今年在IVT招收一個定向班。 但跨國公司自身也在應需而變,這使得IVT也得跟著變。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原本從事汽車發動機業務,因此在IVT機電工程系精密加工專業招收了一個定向班。但去年德國博世公司將汽車發動機業務遷到無錫,蘇州變成汽車電子業務基地。博世定向班的學生大多退出,沒有人跟著去無錫。 IVT還根據工業園區的實際情況調整專業設置。2002年,IVT第一次設置了商務管理與動畫設計等非工科專業;去年,外語系成立。這些非工程類學生占了學院總學生人數的20%。這個比例與服務業企業在工業園區內所占的比例相近。單強說:“中國職業教育的重點也會隨著產業需求的變化而向服務業轉移,不過這個過程還很漫長。” 另一個問題是:這種故事對別的地方———比如蘇北,或者距離更遙遠經濟更落后的內地———有什么意義呢?要知道,并非每一個城市都擁有如此眾多的跨國公司。 “我們那里沒有那么多的工廠。”來自宿遷、在IVT參加培訓的單老師說。他一口否定說:“蘇州的經驗宿遷學不了什么。”宿遷是經濟最不發達的江蘇城市。 “一個東西如果非常獨特,那它就必然不可被復制。”單強不否認IVT和跨國公司“連毛細血管都連在一起”,這是外地學校根本沒辦法達到的。他說:“核心競爭力可以被復制的話,那就不叫核心競爭力了。” 不過他堅持認為,IVT的核心競爭力是把本地資源與先進理念結合在一起。他去揚州重建一所職業教育學校,看到揚州有一家德州儀器投資的公司。“我對學校說,一定要把他們拉進董事會。他們是不會想到去這樣做的。” 但是蘇州畢竟和揚州不一樣。IVT的學生公寓在東環路上,學生們每天清早6點出來站在這里,都可以看到一輛輛大巴陸續開來。它們的車窗上貼著各自公司的標識,承載在工業園區生活而到另一個工業區蘇州新區工作的人們,這種景象在宿遷、在揚州、在中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看到。車上的人雖然有點犯困,但他們邊打著呵欠邊從高處向下打量著路邊的人們,任由車子把他們帶向目的地。 鏈接 美國藍領工人在消失 生產率導致工人階層的衰退 1840年,制造業和其他手工作坊雇傭了美國大約17%的勞動力。這些雇工中成分復雜,包括手工藝人、修渠者、水手以及其他一些體力勞動者。美國的藍領階層在20世紀早期開始成形。當生產過程由熟練工如機械師轉變成利用數目激增的新機器時,管理工程師掌握了生產過程的控制權。通過對“時間———運動”的研究,他們又規定了工人干活時的精準方式。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科學管理”創造出了流水線產品,通過淘汰舊有的生產節奏,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但是技術也催生了上百萬枯燥的、緊密監控的職位。一些工作需要特殊的服裝,其中就有藍色的勞保服,“藍領”也就成為工人階級的同義詞。 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新交易法案和勞動保護法的產生,工人階級好像很快就將統治整個國家,因為他們有組織、有活力而且人數眾多。但是美國工人不像歐洲一些國家的工人,從未成為政治的主要力量。l943年,藍領工人至少占勞動力的40%,由于數目之高,這一年可定為高峰年。 下圖總結了20世紀美國制造業工人以及迄今最重要的藍領工人雇用者的歷史。從1943年起,他們的相關重要性一直在減弱,并且沒有間斷。這種低落主要歸結于生產率的激增,例如2003年制造業工人平均生產率比2002年高5.l%。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常被列為制造業衰退的原因,成為第二位因素。近幾十年藍領工人的實際工資普遍都沒有提高,但也許是因為制造業不能抵御外國的競爭,制造業的工資已落后于其他藍領職位如建筑業和交通業的工資。 藍領對其自身游移不定的認知耗竭了他們的力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社會學家David Halle提出,藍領趨于認同他們作為團結的勞動團體與工廠管理是相對立的,但是在工廠之外,他們受中產階級特別是白領雇員,尤其是有家產者態度的影響。 制造業的職業狀況類似于農業的趨勢。1840年,農業雇有63%的勞動力,而今天只有2%。現在制造業藍領的職位有8%,如果到21世紀末跌至2%的水平,也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摘自《科學美國人》中文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