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屠光紹近日透露,中國正考慮允許中外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市,并有限度地向合格的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國內股票市場。種種跡象表明,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中國的資本市場開放將邁出新一步。
除上述兩條以外,金融監管當局近期明確加以肯定的其它措施還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設立中外合作產業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允許外資并購中國某些競爭性行業企業的股權;設立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業界已有討論但監管部門尚無定論的還有:允許外國投資者不經代理直接購買B股,設立合資證券公司,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
此間有專家指出,由於亞洲金融危機延緩了人民幣走向完全可自由兌換的步伐,中國資本市場的完全開放在現階段條件尚不成熟,但面對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前景和經濟發展對外資的需求,資本市場有限度地逐步開放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經濟學家指出,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投資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動力,利用外資在中國經濟工作仍將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國際資本流動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跨國并購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與直接投資相比,投資者更愿意通過資本市場進行間接投資。而在中國,除了規模有限的B股市場以外,股票市場尚未對外資開放。
人們注意到,九九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降幅達百分之十二點八。在這種情況下,有限度地逐步開放資本市場不失為吸引外資的一條重要途徑,當然,這種開放必須是在監管能力許可的范圍之內。
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日前指出,目前中國證券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開戶數僅占百分之零點三,持股市值不到百分之十一,遠低於成熟市場的水平。他提出要用超常規、創造性的思路來發展投資基金。很顯然,現階段資本市場的開放主要是針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開放。
中國人民大學和廣發證券的有關專家指出,未來數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通過減持國有股實現國企戰略性重組的目標都要求證券市場進行較大規模的擴容,有限度地對外資開放對保證證券市場健康穩定地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