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娃哈哈上市的消息,去年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不論是借殼上市還是主體上市,業界都頗為關注。除了娃哈哈近幾年不斷下滑的業績,更重要的是,早年,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曾公開表達過“不上市”的決心,也多次闡述了全員持股的重要性。[詳情]
“不差錢”的娃哈哈,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業績持續下滑。浙商雜志的統計數據顯示,其營收從2013年的最高峰782.8億元,已經下滑至2016年的529億元。或是為了企業變革,宗慶后女兒宗馥莉在今年一度啟動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糖果,被視為娃哈哈靠近資本市場的舉動。但是此項收購無果而終。[詳情]
由于受中國經濟不景氣因素的影響,食品飲料行業增速放緩,而業績下滑幾乎成了當下食品飲料行業的一個關鍵詞。與此同時,娃哈哈自身也同樣面臨品牌老化的難題。除原有的營養快線、爽歪歪以及AD鈣奶等產品外,娃哈哈近年來也并未能成功推出新的明星單品,造成產品青黃不接。[詳情]
帶來食品行困難的重要原因在于農產品價格下滑后,國家支持政策沒有及時跟緊,農民收入大幅下滑,農村地區的社會總需求的大幅下降,從而帶來城市城市低收入階層收入下降,導致高檔食品飲料價格的下滑,從而影響規模以上企業經營的困難,同時大量的進口更是壓制的國內食品飲料企業市場銷售。[詳情]
一旦宗馥莉成功收購中國糖果,很可能將宏盛集團的業務注入上市公司,由于宏盛集團的業務與娃哈哈集團密切相關,因此引起了資本市場的眾多猜測。[詳情]
業內分析認為,宗慶后從“不差錢”到“要上市”的轉變背后,是娃哈哈面臨的發展瓶頸與不得不進行變革的迫在眉睫。但娃哈哈若想成功上市,其龐大的股東隊伍將是最大障礙,亟待整合。[詳情]
這正是已到而立之年的娃哈哈集團面臨的尷尬境地:一方面他們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一方面消費者認為他們沒有新產品上架,連曾經的熱銷產品--娃哈哈礦泉水、營養快線、八寶粥等都似乎日漸式微。[詳情]
不過,對于外界熱傳的“娃哈哈借殼上市”,娃哈哈方面對此予以否認,表示這只是宗馥莉個人行為,與集團總部沒有關系。但二級市場的表現并沒有降溫,截至4月7日收市前,中國糖果股價已經漲至0.445港元,總成交額2.30億港元,其股價較之停牌前已經大漲137%。[詳情]
但在不少人看來,在競爭日漸加劇的飲料行業,娃哈哈已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娃哈哈品牌如何尋求新突破一直為外界關注。就在前段時間,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糖果公告表示,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擬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此舉被外界猜測娃哈哈或謀求借殼上市,不過收購最終并未成功。[詳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也不是第一次和收購沾邊。去年10月,英國金融時報曾經報道,她所領導的宏勝飲料集團曾經拜會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國際銀行,以準備對美國最大乳企迪恩食品進行潛在收購。不過,該報道所涉及的內容至今未有下文。[詳情]
來源:慧悅財經 來,干了這瓶AD鈣奶!敬我們逝去的童年以及一去不回的盛世! 還記得小時候街頭小賣部的明星產品--娃哈哈AD鈣奶嗎?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我們已經逝去的童年那般單純美好。曾幾何時,超市里再難見到這款飲料,娃哈哈似乎漸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里。95后、00后的小孩幾乎都沒有聽說過AD鈣奶,他們更中意“小樣”、“QQ星”、“酷我”等這類軟萌卡通的飲品。 這正是已到而立之年的娃哈哈集團面臨的尷尬境地:一方面他們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一方面消費者認為他們沒有新產品上架,連曾經的熱銷產品--娃哈哈礦泉水、營養快線、八寶粥等都似乎日漸式微。 事實上,娃哈哈這幾年一直不甘心放棄搶占飲料市場,2012年推出了運動功能飲料“啟力”、2015年推出了定位兒童的高端飲品“愛迪生奶酪酸奶”。你可能沒聽過上面這些產品,但你一定對它們有點眼熟,看它們的包裝、口號、定位,是不是和市面上曾經火熱的產品有些相似?有媒體整理出了娃哈哈“山寨”過的產品集: 娃哈哈的熱銷產品仍然是2005年上線的“營養快線”,種種現象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娃哈哈集團面臨的問題:明星產品老化,新產品青黃不接,以前那種靠“山寨”上位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飲品市場。 娃哈哈的前世 1987年,娃哈哈集團的前身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籌建,開啟了飲料帝國娃哈哈的創業之路。 1988年,娃哈哈成功開發出自己的第一支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 1900年,娃哈哈銷售收入即突破億元大關,利潤超2000萬元,完成了娃哈哈的初步原始積累。 2010年,娃哈哈的銷售業績就邁入了500億大關。 其創始人宗慶后也憑借著娃哈哈集團的成就成功擠入《胡潤百富榜》,宗慶后家族一度占據了百富榜首富的位置。在最風光的時候,宗慶后曾豪言要讓娃哈哈在三年內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并且一直揚言“不會上市”,因為“不差錢”。 隨后市場表現卻頻頻打臉,娃哈哈的銷售業績從2012年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13年783億元的頂峰后持續下滑。 2016年度《胡潤百富榜》中,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的資產淪為第五名,這已經是他在榜上名次步步下滑的第四年。 回首娃哈哈帝國的成長史及衰落史,可以發現這其實都是他們自己“作”的。 娃哈哈盡管靠著自己研發的產品一戰成名,但隨后娃哈哈便在“山寨”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這種模式在曾經野蠻生長的市場中或許還能玩的溜,但是在產品日益多元化、消費者選擇增多的情況下,只有摸清消費者的潛在消費心理,比“消費者多走一步”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娃哈哈這種“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營方式,被時代的腳步拋棄也是順理成章的。 宗慶后或許也意識到了“親兒子”娃哈哈的這種被動局面,但他選擇的不是致力于創新產品、拓展營銷渠道種“正道”上,反倒是在不斷嘗試進軍其他產品,試圖靠“多元化”重新上位,編者整理了一份娃哈哈曾經試水的歷程表: 同時,72歲的老爺子宗慶后在公司集權化的管理模式也是導致娃哈哈不斷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或者說是根本原因。 在娃哈哈30年的發展中,老爺子盲目相信自己企業的現金流,拒絕上市分割股權;并且非常抗拒互聯網浪潮的到來,這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可不是好事;還有一直沒有創新自己的核心產品,營銷模式和分銷渠道仍然遵循著老一派的做法。 這些都在加速娃哈哈的衰落。 娃哈哈的今生 娃哈哈最新的消息不是它的產品,而是它在證券市場上的一波操作。 今年3月30日,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國糖果(08182.HK)發布公告,有潛在買家可能要約收購公司不少于50%的股權,根據公告,潛在買家的實際控制人是宗馥莉--宗慶后的獨女。 公告一經發出,中國糖果股價順勢而漲,從0.162港元/股,最高漲到0.94港元/股,漲幅達480%。 然而好景不長,7月14日,宗馥莉在其微博里發布聲明,道出了收購失敗的事實。隨后娃哈哈集團表明,宗馥莉的這一收購與娃哈哈集團無關,純屬其個人行為。中國糖果的股價也跌回到原來的0.1港元/股水平。 從聲明中可以發現,宗馥莉的失敗似乎也讓她頗為無奈。市場分析這次失敗可能是中國糖果借勢炒作的原因,畢竟宗馥莉的出價比公司每股資產凈值高了507.91%,足以讓原股東賺的盆滿缽滿,但只收獲了26.03%的股份贊同,其中的26.01%還來自兩位大股東,也就是說,其余小股東多數是持不贊同意見的。 與此同時,市場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她是打算借殼上市,畢竟宗慶后在集團30周年慶典上松口,集團未來可能上市;另一種聲音認為她是打算借中國糖果再一次嘗試“多元化”。 但無論是何目的,宗馥莉的這一次嘗試被認為是“娃哈哈最接近上市”的一次。[詳情]
“年邁”娃哈哈改尋上市路 依靠老款明星產品苦撐業績,多元化創新收效甚微;娃哈哈從“不差錢”到“要上市”,15000名股東或成障礙 72歲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日前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終于一改過去“不差錢不上市”的表態,松口稱“在適當時候考慮上市”。 30年來,娃哈哈從一家校辦經銷部成長為飲料行業巨頭,但在品牌老化和食品謠言的夾擊下,近幾年業績持續下降:老款明星產品銷量下滑仍在苦撐業績;跨界奶粉、零售、白酒行業,但收效甚微;嘗試新零售,進軍保健食品市場,外界仍對其持謹慎態度。 業內分析認為,宗慶后從“不差錢”到“要上市”的轉變背后,是娃哈哈面臨的發展瓶頸與不得不進行變革的迫在眉睫。但娃哈哈若想成功上市,其龐大的股東隊伍將是最大障礙,亟待整合。 產品老化+食品謠言 業績連續下滑 此前,“不差錢”的娃哈哈一直拒資本市場于“千里之外”。分析認為,此次宗慶后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松口表示將考慮上市,意味著娃哈哈正遭遇品牌老化等發展瓶頸,不得不尋求改變。 1987年起始于杭州市一家校辦企業經銷部的娃哈哈,經過30年發展成為國內飲料行業知名品牌,創始人宗慶后也一度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2013年,娃哈哈業績達到頂峰,全年完成飲料產量1270萬噸,營業收入783億元,實現利稅139億元。 鼎盛時期,宗慶后曾為娃哈哈設定年營收1023億元的銷售目標,但隨后幾年,娃哈哈業績卻持續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4-2015年,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和494億元。2016年度《胡潤百富榜》顯示,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五,財富值較上一年度縮水230億元。 與此同時,娃哈哈暢銷的明星產品銷售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據報道,娃哈哈營養快線2014年銷售額達到153.6億元高峰,2015年、2016年則分別下滑到115.4億元、84.2億元,幾近腰斬。另一大品類娃哈哈瓶裝水的市場排名也從第4名滑落至第6名,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6.7%下滑到5.9%。 對此,娃哈哈方面12月1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網絡上的食品謠言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一直心存疑慮,造成飲料行業從每年增長20%以上下滑到2.8%。公司這幾年飽受網絡謠言的困擾,2014年有人在網上散布謠言稱公司主要產品營養快線、爽歪歪喝了會得白血病、軟骨病,傳播達1.7億次,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導致營養快線銷售從每年4億箱下降到1.5億箱,下降了近60%。自2016年起國家整頓輿論環境,公司銷售才開始止跌。 與娃哈哈將銷量下滑歸結為“受到網絡謠言的惡意攻擊影響”不同,業內專家則認為,營養快線等大單品老化,缺少明星新品接棒。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門店經營模式無法解決其面對的難題。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指出,隨著消費升級,娃哈哈未能跟上市場變化,顯現出產品老化、品牌老化及營銷模式老化等問題,由此導致其市場表現每況愈下。 新主力產品缺位 創新收效甚微 在老款明星產品銷售業績下滑的同時,娃哈哈新品卻遲遲未能“上位”。業內人士分析,娃哈哈主打單品多年不變的根源,是長期固守陳規和缺少創新。 對此質疑,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卻并不認同,稱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和細分,也越來越難滿足,但“娃哈哈在產品創新、消費升級方面從沒有懈怠過”。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尋找新元素開發新產品。 實際上,新京報記者發現,娃哈哈旗下飲料品類從飲用水、茶飲料、植物飲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到營養粥、功能飲料等可謂“無所不包”,但仍缺少能夠與AD鈣奶、營養快線比肩的新產品,其啤兒茶爽、液體面包、富氧水、涼茶、啟力等均反響平平,甚至被質疑有跟風之嫌。 此外,娃哈哈近幾年頻繁跨界,先是在2010年進軍奶粉行業,推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愛迪生”,隨后在2012年涉足零售業,開設首家娃歐商場。2013年,在白酒業告別“黃金十年”之時,娃哈哈高調進入白酒行業,推出領醬國酒,但效果都不理想。 宗慶后曾在2013年坦言旗下奶粉業務尚未取得盈利。2014年甚至曝出娃哈哈向員工攤派臨過期奶粉產品。雖然娃哈哈隨后澄清只是內部促銷,而非強制購買,但其奶粉業務所面臨的困境令人擔憂。 同時,因虧損嚴重,娃哈哈在杭州錢江新城開設的娃歐商場也在2014年因拖欠商場租金達半年被曝解除合同撤離。領醬國酒在市場上幾近“銷聲匿跡”。 面對發展瓶頸,娃哈哈近期還宣布將開發中老年保健品、中醫食療產品作為下一個突破口,并試圖進行渠道變革。娃哈哈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零售方面,公司已就營養快線、AD鈣奶與支付寶展開試水合作。今年6月,娃哈哈還與深蘭科技簽訂了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Go無人智能便利店協議。 業內認為,娃哈哈的思路是利用過去積攢沉淀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嫁接到新進入的產業方向,以快速實現多元化突圍,但并沒有實現其預期效果,其盲目的多元化反而分散了資源與精力。 而對于娃哈哈進軍保健品行業,朱丹蓬則持審慎態度,“目前這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娃哈哈以前兒童營養液積累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需要從頭開始。” 15000名股東觸及上市紅線 娃哈哈在新老問題夾擊下能否順利上市?有分析認為,面對品牌和管理老化的困境,娃哈哈需要為未來發展做出一些變革。而通過上市機制,公司的股份結構、管理架構將得到改革,同時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股東數量將成為娃哈哈上市最大障礙。宗慶后此前透露,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或觸及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紅線。 熟悉上市企業架構的浙江普華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曹國熊表示,國內上市要求公司股東數量限制在200個以內,且法人股東要追溯到自然人。這是中國證監會核準企業上市的一條紅線,很多企業都被卡在這條紅線外。娃哈哈由15000名股東組建一家公司參股,對這么多股東進行整合難度較大,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如果上市,這將是娃哈哈面臨的一大障礙。 而在宗慶后此次改口上市之前,已有娃哈哈謀求上市的傳言。今年4月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糖果發布公告稱,恒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Ever Maple Flavors and Fragrances)計劃收購公司不少于50%的股票權,而恒楓香精香料的最終實際擁有人為宗慶后獨女宗馥莉。 外界猜測,此次收購是娃哈哈謀求借殼上市,但收購最終并未成功。 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詳情]
娃哈哈計劃上市了?知情人稱已經清退所有員工股份 消息稱:“近日,娃哈哈已將所有員工的股份,按每股2.6元退了,說是為了上市。”相較而言,這應是一樁大事兒,畢竟有關“全員”,有關娃哈哈的上市大計。經記者求證,清退股份一事,娃哈哈已執行完畢。在職員工稱,與外界猜測的一樣,“為了上市”。[詳情]
來源:新金融觀察 遭遇漲價“風波” 引發上市猜想 娃哈哈 中年危機還是三十而立 這個早春,因一紙不知真偽的“調價通知”,娃哈哈再度被業界質疑。所謂乍暖還寒,不論是上市,還是其他,剛過完30周歲生日的娃哈哈,冷暖又豈是外人能說明白的。 漲價真相? 平靜的湖面,被一紙“調價通知”打破,于是,有關娃哈哈(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江湖,波瀾再起。 這份在行業里被廣泛“傳播”的通知,從“表面”上看,出自杭州娃哈哈集團銷售公司。主要內容是向其經銷商和合作單位公布了旗下幾大系列產品的調價情況。并表示:“產品價格從2018年3月1日開始執行。” 原本,產品調價對于一家公司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可隨著行業人士的“求證”和媒體對此事的曝光,“一樁小事,逐漸變成了一場風波。”一食品飲料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對新金融記者說。 主流的說法是,娃哈哈調高部分產品的價格,也算順勢而為。君不見,自從進入2018年,食品行業的漲價潮是一浪高過一浪。從啤酒到白酒再到康師傅、統一,漲價早已不是新鮮事兒了。更何況,原材料、包材、物流、人力成本都在漲,如果娃哈哈提價,也不過大勢所趨。 更重要的是,“行業都漲價,渠道利潤不夠,經銷商沒有積極性,銷量會繼續下滑……一定程度上說,娃哈哈是被逼漲價也不為過。”一娃哈哈前員工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 故事到了這里,還算不上風波。可就是這一紙“調價通知”卻將娃哈哈推向了輿論的高點。在媒體熱熱鬧鬧地分析娃哈哈漲價也不能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時,娃哈哈官方發聲了。 有媒體報道稱,娃哈哈集團宣傳部負責人表示,該份文件是偽造的,公司只是調整了少數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主要是營養快線、茶、果汁這些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取消了。不過,娃哈哈方面并未否認“少數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取消”可能引起的產品市場價格上漲。 至此,眾生嘩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么人要去“偽造”一份“調價通知”。更不解的是,據媒體報道,這份“偽造”的通知,甚至在娃哈哈的部分區域市場已被“上傳下達”。 “這是一份有問題的通知。”娃哈哈的前員工在看過前述那份通知后稱。他表示,很多區域市場,營養快線的售價已經在5元以上了,可“通知”還在說零售價不得低于4元。何況,調價通知大多數時候只說供貨價,對零售價不會做特別說明,畢竟市場情況復雜,有限定也未必能執行。 如果將以上種種算作風波,令人扎心的是,此輪虛晃一槍的“漲價”已經傷到了娃哈哈。公開報道稱,有媒體發起了“營養快線漲價,對你有啥影響”的投票,有近6萬人參與了投票,其中竟有61%的人表示,從來不喝營養快線這類飲料。 或許,那些參與投票的人,恰好不是營養快線的受眾,可這樣的“結果”也難免令人唏噓。有關調價,最有意思的說法莫過于“娃哈哈要在上市之前把報表做好看。”可是,這一說法很快被熟悉娃哈哈的知情人士否認。 在該知情者看來,漲價不僅解決不了報表好看的問題,也解決不了娃哈哈目前所面臨的窘境,還會帶來更大問題——滯銷。 上市前奏? 伴隨著娃哈哈“漲價”這等小事兒,一同流出的消息有關 “全員持股”。 消息稱:“近日,娃哈哈已將所有員工的股份,按每股2.6元退了,說是為了上市。”相較而言,這應是一樁大事兒,畢竟有關“全員”,有關娃哈哈的上市大計。 經新金融觀察記者求證,清退股份一事,娃哈哈已執行完畢。在職員工稱,與外界猜測的一樣,“為了上市”。 而有關娃哈哈上市的消息,去年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不論是借殼上市還是主體上市,業界都頗為關注。除了娃哈哈近幾年不斷下滑的業績,更重要的是,早年,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曾公開表達過“不上市”的決心,也多次闡述了全員持股的重要性。 2012年,娃哈哈的業績出現首次下滑,雖然在2013年創造了近800億元的銷售佳績,但此后幾年卻一直處于下滑通道,2017年也不例外。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是娃哈哈業績接連下滑的第三年,全年銷售業績已經跌至529億元。一個未經娃哈哈官方確認的消息是,2017年,娃哈哈迎來第四個連續下滑年,全年銷售額已經跌破500億元,“實現銷售業績四百多億”。 “娃哈哈近幾年的業績確實每況愈下,所以老板想借機上市,不然,再拖下去,想上也上不了了。”前述知情人士稱。“老板”是娃哈哈員工對宗慶后的稱謂,久而久之,圈里人也都叫開了。 上市本無對錯,令業界感慨的,無非是宗慶后和娃哈哈此一時,彼一時的無奈罷了。不論是全員持股的利好還是不上市的決心,當它們變得矛盾時,“老板”選擇了應時而變。 去年11月,娃哈哈迎來了其30歲的生日。也是在那場生日慶典上,宗慶后公開表示:“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快速發展是有好處的,我們今后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上市。” 于外界而言,這是一次“松口”,對不缺現金、不差錢的娃哈哈集團而言,宗慶后或許在做著某種妥協。 與娃哈哈上市計劃相矛盾的恰是全員持股。雖然宗慶后曾說過:“我是為娃哈哈員工打工,還要再干20年。”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1999年,娃哈哈的員工們就迎來了全員持股的時代。 據前述曾就職于娃哈哈的員工說,娃哈哈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工作滿一年后,就有了配股資格,當時以每股1元的價格,配了兩萬股。這些配股每年都會有分紅,一般每股按0.8-0.9元分,最高的時候,每股分過1.2元。后來,離職的時候,股份也就退回了。 宗慶后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全員持股的好處。某年“兩會”期間,他還對媒體強調,全員持股首先可以使員工的收入倍增計劃加快推進;其次,員工持股了以后真正變成企業的主人,這樣才是真正當家作主。只有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掛在一起,員工的積極性、責任心才會更強。 可如今,娃哈哈選擇走“上市”之路,全員持股就變得不怎么利好了。 宗慶后曾對外披露,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而這樣的股東數量很有可能觸及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的紅線。 有資本圈的人表示,國內上市要求公司股東數量限制在200個以內,且法人股東要追溯到自然人,這是中國證監會核準企業上市的一條紅線。如果娃哈哈由15000名股東組建一家公司參股,整合難度較大,或將成為其上市的一大障礙。 “如今看來,娃哈哈已經解決了這一障礙,上市工作已然提上日程。”前述知情人士稱。 冷暖自知 宗慶后將娃哈哈上市的初衷歸結為為了企業的快速發展。進入2018年,娃哈哈就31歲了。所謂三十而立,可很多時候,想要“立”,首先就得“破”。除了改變“上市態度”積極為上市做準備,這個春天,娃哈哈還完成了一輪人事調整。 據前述知情人士稱:“市場部和銷售公司老總都有變化,而此次變動是離開者在為去年的業績埋單。”但實際上,“熟悉娃哈哈的人都知道,不論娃哈哈的銷售老總換誰上場,都不太可能提振娃哈哈的銷售業績,老板才是真正的銷售總監。重點是,娃哈哈目前的困境,不是漲價、換人就能解決的。” 近幾年,娃哈哈帝國一直都在遭遇質疑。而質疑,不僅僅來自業績,還有其多元化、二代接班,甚至動輒就被翻出的謠言風波。 在前述娃哈哈的前員工看來,業績下滑雖是事實,但并不能因此否認娃哈哈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且利潤高、規模大。產品橫跨飲料與乳品兩大板塊,需要同時應對康統、可口可樂、農夫、伊利、蒙牛等企業的競爭。“不夸張地說,娃哈哈一年減少的銷售額,是一到兩個農夫山泉,近十個匯源……” 再來,在行業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娃哈哈的競爭壓力更加巨大,能取得如此業績已屬不易。若換了其他企業,甚至存在整體崩盤的危險。雖然娃哈哈的多元化一直備受爭議,但不得不承認,不論是白酒、奶粉還是商業,娃哈哈都及時剎車予以止損,相對而言,公司發展還算穩健。 對飽受爭議的娃哈哈的“推新失策”,他也有另一番解讀。 營養快線是近年來娃哈哈最大的業績“功臣”,可繼營養快線之后,娃哈哈在十余年內沒能做成一個能讓娃哈哈“翻身”的新品。這是事實,但放眼整個飲料市場,在這段時間里,鮮有哪個企業做成了一個“營養快線”。不論是可口可樂還是農夫山泉、統一……它們都推出了不少新品,可都沒能做大。 與此同時,被行業津津樂道的大單品,紅牛、加多寶、六個核桃,無一不是經歷了多年的市場培育,也無一不處在風口浪尖上。“比之更重要的是,原來那些娃哈哈的長板,正在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短板。”前述知情人士稱。 在他看來,娃哈哈渠道聯銷體的威力在于新品價差不透明,高毛利驅動渠道積極性,獲得高增長。但這幾年,渠道分化嚴重,超市、便利、特通等渠道靠新品高毛利無法驅動,電商對線下的沖擊更無須多言。可聯銷體環環相扣,一旦新品滯銷,這個就驅動就失靈了,反而會加重滯銷,導致惡性循環。 另外,近幾年,徒有品牌知名度的大品牌,已經不能為產品的動銷帶來推動,對消費者而言,產品不僅要安全、價格合理,還要享有一定的品牌美譽度、認知度甚至品牌場景聯想等,而這些,正是娃哈哈缺少的。 多年來,其對品牌經營略顯粗放,短期內已經無法解決。再來,娃哈哈對“謠言”危機沒能及時、妥善處理,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娃哈哈的銷售。 “不能否認的是,娃哈哈的現金流一直很好,確實沒有負債。利潤率、現金流,一直都是老板的底線,鐵打不動。換言之,即使娃哈哈的業績連年下滑,也不會賠錢,只是賺的比原來少罷了。” 尤為關鍵的是,“我們還要看到,宗慶后今年就73歲了。而娃哈哈這個食品帝國,還在這樣一位大伯甚至爺爺級的老人掌控中前行。”前述從業者稱。 有關“調價通知”、人事變動、股權清退、2017年業績以及2018年娃哈哈的發展戰略等問題,截至發稿,娃哈哈官方都沒給出相應的回復。但在此前的電話溝通中,對方并沒有否認人事變動和股權清退等事宜。 對娃哈哈而言,2018年,一切皆有可能。[詳情]
娃哈哈變了!或者說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變了! 近日,前首富宗慶后在企業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時一改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論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食言”的宗慶后和娃哈哈頓時話題感十足。 一改以往對資本市場不感冒的強硬態度,想要“在適當的時候考慮上市”的娃哈哈近些年究竟經歷了什么? 難道今年已經72歲的宗慶后又有新的目標,還是娃哈哈需要借助資本市場才能謀求企業進一步發展? 兩年排名下滑近300位 用宗慶后的話說,娃哈哈經營很穩定,不僅不缺錢,還有大量存款,而且每年都分紅。不過,2015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顯示,娃哈哈以720億元的收入排名第31位,2016年在該榜單上娃哈哈則是以494億元的收入排名第70位,2017年以456億營收排名第327位。 兩年排位下降近300位!這還是原來動力十足的娃哈哈嗎? 營收下滑,這離此前宗慶后定下的銷售收入突破千億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由于受中國經濟不景氣因素的影響,食品飲料行業增速放緩,而業績下滑幾乎成了當下食品飲料行業的一個關鍵詞。與此同時,娃哈哈自身也同樣面臨品牌老化的難題。除原有的營養快線、爽歪歪以及AD鈣奶等產品外,娃哈哈近年來也并未能成功推出新的明星單品,造成產品青黃不接。 “從娃哈哈近年來的發展來看,娃哈哈的核心競爭力似乎不復存在,如何重塑娃哈哈的輝煌,打造宗慶后定下的千億營收俱樂部也需嫁接資本的力量,進行企業全方位的創新。”一位食品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目前食品飲料企業盈利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從原來單純的產品盈利思維疊加到資本盈利思維。”在食品專家朱丹蓬看來,既有產品思維又有資本盈利,對于食品企業的多元化、企業跨界、企業抗風險以及消費者認知會更好,而且上市公司的品牌力要比非上市公司的品牌力更強。 娃哈哈也很難再通過自身內生性發展,通過上市以獲得更多資金,并可進一步并購區域和各個細分行業的企業,進行外延式的發展。從原來內向擴張變成并購式的外延擴張,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有分析認為,若娃哈哈正式上市,公司的股份結構、管理架構均將得到改革,同時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不過,盡管娃哈哈依舊是飲料行業巨頭,但下跌的業績或許會在其上市路上增添阻礙。 分散經營風險? 如今消費者選擇面越來越廣,其他品牌新產品出現勢必會擠占一部分原有市場份額。 “從營收額利潤來看,娃哈哈面臨市場拓展無力、業績停滯甚至衰退的局面,或導致工廠生產不飽和、成本上升、議價能力的下降以及品牌老化和消費者流失。”品牌營銷專家陳瑋指出。 其實,娃哈哈也曾嘗試改變,在飲料行業之外進行多元化業務拓展,也可間接分散經營風險。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0年,娃哈哈便進軍奶粉行業,2012年,娃哈哈又斥資17億元投資娃歐商場,2013年,娃哈哈還高調進入白酒行業,推出領醬國酒。 但娃哈哈多元化嘗試似乎都無疾而終。關于奶粉業務,宗慶后曾自曝并未盈利。在杭州開的娃歐商場也因拖欠租金被曝解除合同,領醬國酒更是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實際上,如今企業如果獨自承受經營風險必然要更艱難,而通過融資能很大程度上分散經營和投資風險。 其實娃哈哈要上市早有征兆。 早在今年3月底,市場就傳出中國糖果(港股08182)可能易主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獨女,也是娃哈哈目前唯一接班人宗馥莉的消息,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娃哈哈或謀求借殼上市,不過最終收購并未成功。 “娃哈哈現在不算缺錢,但不上市、不進行股改很難吸引到更多高級人才和新鮮血液,家族體制的娃哈哈不上市好比‘土八路’,上市后能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陳瑋表示,通過上市也可以把企業內部矛盾如宗馥莉的這種年輕改革派跟娃哈哈的創業元老們協調處理,這是能看得見的改變。 “宗慶后從不上市到考慮上市的轉變,也是為女兒宗馥莉接班做長遠布局。”朱丹蓬認為。 只是,據媒體報道,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而國內上市要求公司股東數一般在200名以內,娃哈哈在這一方面遠遠超標,如何整合諸多股東手上的股權,將是娃哈哈面對的一大難題。[詳情]
來源:慧悅財經 來,干了這瓶AD鈣奶!敬我們逝去的童年以及一去不回的盛世! 還記得小時候街頭小賣部的明星產品--娃哈哈AD鈣奶嗎?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我們已經逝去的童年那般單純美好。曾幾何時,超市里再難見到這款飲料,娃哈哈似乎漸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里。95后、00后的小孩幾乎都沒有聽說過AD鈣奶,他們更中意“小樣”、“QQ星”、“酷我”等這類軟萌卡通的飲品。 這正是已到而立之年的娃哈哈集團面臨的尷尬境地:一方面他們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一方面消費者認為他們沒有新產品上架,連曾經的熱銷產品--娃哈哈礦泉水、營養快線、八寶粥等都似乎日漸式微。 事實上,娃哈哈這幾年一直不甘心放棄搶占飲料市場,2012年推出了運動功能飲料“啟力”、2015年推出了定位兒童的高端飲品“愛迪生奶酪酸奶”。你可能沒聽過上面這些產品,但你一定對它們有點眼熟,看它們的包裝、口號、定位,是不是和市面上曾經火熱的產品有些相似?有媒體整理出了娃哈哈“山寨”過的產品集: 娃哈哈的熱銷產品仍然是2005年上線的“營養快線”,種種現象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娃哈哈集團面臨的問題:明星產品老化,新產品青黃不接,以前那種靠“山寨”上位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飲品市場。 娃哈哈的前世 1987年,娃哈哈集團的前身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籌建,開啟了飲料帝國娃哈哈的創業之路。 1988年,娃哈哈成功開發出自己的第一支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 1900年,娃哈哈銷售收入即突破億元大關,利潤超2000萬元,完成了娃哈哈的初步原始積累。 2010年,娃哈哈的銷售業績就邁入了500億大關。 其創始人宗慶后也憑借著娃哈哈集團的成就成功擠入《胡潤百富榜》,宗慶后家族一度占據了百富榜首富的位置。在最風光的時候,宗慶后曾豪言要讓娃哈哈在三年內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并且一直揚言“不會上市”,因為“不差錢”。 隨后市場表現卻頻頻打臉,娃哈哈的銷售業績從2012年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13年783億元的頂峰后持續下滑。 2016年度《胡潤百富榜》中,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的資產淪為第五名,這已經是他在榜上名次步步下滑的第四年。 回首娃哈哈帝國的成長史及衰落史,可以發現這其實都是他們自己“作”的。 娃哈哈盡管靠著自己研發的產品一戰成名,但隨后娃哈哈便在“山寨”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這種模式在曾經野蠻生長的市場中或許還能玩的溜,但是在產品日益多元化、消費者選擇增多的情況下,只有摸清消費者的潛在消費心理,比“消費者多走一步”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娃哈哈這種“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營方式,被時代的腳步拋棄也是順理成章的。 宗慶后或許也意識到了“親兒子”娃哈哈的這種被動局面,但他選擇的不是致力于創新產品、拓展營銷渠道種“正道”上,反倒是在不斷嘗試進軍其他產品,試圖靠“多元化”重新上位,編者整理了一份娃哈哈曾經試水的歷程表: 同時,72歲的老爺子宗慶后在公司集權化的管理模式也是導致娃哈哈不斷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或者說是根本原因。 在娃哈哈30年的發展中,老爺子盲目相信自己企業的現金流,拒絕上市分割股權;并且非常抗拒互聯網浪潮的到來,這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可不是好事;還有一直沒有創新自己的核心產品,營銷模式和分銷渠道仍然遵循著老一派的做法。 這些都在加速娃哈哈的衰落。 娃哈哈的今生 娃哈哈最新的消息不是它的產品,而是它在證券市場上的一波操作。 今年3月30日,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國糖果(08182.HK)發布公告,有潛在買家可能要約收購公司不少于50%的股權,根據公告,潛在買家的實際控制人是宗馥莉--宗慶后的獨女。 公告一經發出,中國糖果股價順勢而漲,從0.162港元/股,最高漲到0.94港元/股,漲幅達480%。 然而好景不長,7月14日,宗馥莉在其微博里發布聲明,道出了收購失敗的事實。隨后娃哈哈集團表明,宗馥莉的這一收購與娃哈哈集團無關,純屬其個人行為。中國糖果的股價也跌回到原來的0.1港元/股水平。 從聲明中可以發現,宗馥莉的失敗似乎也讓她頗為無奈。市場分析這次失敗可能是中國糖果借勢炒作的原因,畢竟宗馥莉的出價比公司每股資產凈值高了507.91%,足以讓原股東賺的盆滿缽滿,但只收獲了26.03%的股份贊同,其中的26.01%還來自兩位大股東,也就是說,其余小股東多數是持不贊同意見的。 與此同時,市場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她是打算借殼上市,畢竟宗慶后在集團30周年慶典上松口,集團未來可能上市;另一種聲音認為她是打算借中國糖果再一次嘗試“多元化”。 但無論是何目的,宗馥莉的這一次嘗試被認為是“娃哈哈最接近上市”的一次。[詳情]
“年邁”娃哈哈改尋上市路 依靠老款明星產品苦撐業績,多元化創新收效甚微;娃哈哈從“不差錢”到“要上市”,15000名股東或成障礙 72歲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日前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終于一改過去“不差錢不上市”的表態,松口稱“在適當時候考慮上市”。 30年來,娃哈哈從一家校辦經銷部成長為飲料行業巨頭,但在品牌老化和食品謠言的夾擊下,近幾年業績持續下降:老款明星產品銷量下滑仍在苦撐業績;跨界奶粉、零售、白酒行業,但收效甚微;嘗試新零售,進軍保健食品市場,外界仍對其持謹慎態度。 業內分析認為,宗慶后從“不差錢”到“要上市”的轉變背后,是娃哈哈面臨的發展瓶頸與不得不進行變革的迫在眉睫。但娃哈哈若想成功上市,其龐大的股東隊伍將是最大障礙,亟待整合。 產品老化+食品謠言 業績連續下滑 此前,“不差錢”的娃哈哈一直拒資本市場于“千里之外”。分析認為,此次宗慶后在公司30周年慶典上松口表示將考慮上市,意味著娃哈哈正遭遇品牌老化等發展瓶頸,不得不尋求改變。 1987年起始于杭州市一家校辦企業經銷部的娃哈哈,經過30年發展成為國內飲料行業知名品牌,創始人宗慶后也一度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2013年,娃哈哈業績達到頂峰,全年完成飲料產量1270萬噸,營業收入783億元,實現利稅139億元。 鼎盛時期,宗慶后曾為娃哈哈設定年營收1023億元的銷售目標,但隨后幾年,娃哈哈業績卻持續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4-2015年,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和494億元。2016年度《胡潤百富榜》顯示,宗慶后家族以112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五,財富值較上一年度縮水230億元。 與此同時,娃哈哈暢銷的明星產品銷售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據報道,娃哈哈營養快線2014年銷售額達到153.6億元高峰,2015年、2016年則分別下滑到115.4億元、84.2億元,幾近腰斬。另一大品類娃哈哈瓶裝水的市場排名也從第4名滑落至第6名,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6.7%下滑到5.9%。 對此,娃哈哈方面12月1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網絡上的食品謠言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一直心存疑慮,造成飲料行業從每年增長20%以上下滑到2.8%。公司這幾年飽受網絡謠言的困擾,2014年有人在網上散布謠言稱公司主要產品營養快線、爽歪歪喝了會得白血病、軟骨病,傳播達1.7億次,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導致營養快線銷售從每年4億箱下降到1.5億箱,下降了近60%。自2016年起國家整頓輿論環境,公司銷售才開始止跌。 與娃哈哈將銷量下滑歸結為“受到網絡謠言的惡意攻擊影響”不同,業內專家則認為,營養快線等大單品老化,缺少明星新品接棒。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門店經營模式無法解決其面對的難題。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指出,隨著消費升級,娃哈哈未能跟上市場變化,顯現出產品老化、品牌老化及營銷模式老化等問題,由此導致其市場表現每況愈下。 新主力產品缺位 創新收效甚微 在老款明星產品銷售業績下滑的同時,娃哈哈新品卻遲遲未能“上位”。業內人士分析,娃哈哈主打單品多年不變的根源,是長期固守陳規和缺少創新。 對此質疑,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卻并不認同,稱現在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和細分,也越來越難滿足,但“娃哈哈在產品創新、消費升級方面從沒有懈怠過”。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引進新設備、新技術,尋找新元素開發新產品。 實際上,新京報記者發現,娃哈哈旗下飲料品類從飲用水、茶飲料、植物飲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到營養粥、功能飲料等可謂“無所不包”,但仍缺少能夠與AD鈣奶、營養快線比肩的新產品,其啤兒茶爽、液體面包、富氧水、涼茶、啟力等均反響平平,甚至被質疑有跟風之嫌。 此外,娃哈哈近幾年頻繁跨界,先是在2010年進軍奶粉行業,推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愛迪生”,隨后在2012年涉足零售業,開設首家娃歐商場。2013年,在白酒業告別“黃金十年”之時,娃哈哈高調進入白酒行業,推出領醬國酒,但效果都不理想。 宗慶后曾在2013年坦言旗下奶粉業務尚未取得盈利。2014年甚至曝出娃哈哈向員工攤派臨過期奶粉產品。雖然娃哈哈隨后澄清只是內部促銷,而非強制購買,但其奶粉業務所面臨的困境令人擔憂。 同時,因虧損嚴重,娃哈哈在杭州錢江新城開設的娃歐商場也在2014年因拖欠商場租金達半年被曝解除合同撤離。領醬國酒在市場上幾近“銷聲匿跡”。 面對發展瓶頸,娃哈哈近期還宣布將開發中老年保健品、中醫食療產品作為下一個突破口,并試圖進行渠道變革。娃哈哈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零售方面,公司已就營養快線、AD鈣奶與支付寶展開試水合作。今年6月,娃哈哈還與深蘭科技簽訂了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Go無人智能便利店協議。 業內認為,娃哈哈的思路是利用過去積攢沉淀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嫁接到新進入的產業方向,以快速實現多元化突圍,但并沒有實現其預期效果,其盲目的多元化反而分散了資源與精力。 而對于娃哈哈進軍保健品行業,朱丹蓬則持審慎態度,“目前這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娃哈哈以前兒童營養液積累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需要從頭開始。” 15000名股東觸及上市紅線 娃哈哈在新老問題夾擊下能否順利上市?有分析認為,面對品牌和管理老化的困境,娃哈哈需要為未來發展做出一些變革。而通過上市機制,公司的股份結構、管理架構將得到改革,同時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股東數量將成為娃哈哈上市最大障礙。宗慶后此前透露,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或觸及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紅線。 熟悉上市企業架構的浙江普華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曹國熊表示,國內上市要求公司股東數量限制在200個以內,且法人股東要追溯到自然人。這是中國證監會核準企業上市的一條紅線,很多企業都被卡在這條紅線外。娃哈哈由15000名股東組建一家公司參股,對這么多股東進行整合難度較大,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如果上市,這將是娃哈哈面臨的一大障礙。 而在宗慶后此次改口上市之前,已有娃哈哈謀求上市的傳言。今年4月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糖果發布公告稱,恒楓香精香料(香港)有限公司(Ever Maple Flavors and Fragrances)計劃收購公司不少于50%的股票權,而恒楓香精香料的最終實際擁有人為宗慶后獨女宗馥莉。 外界猜測,此次收購是娃哈哈謀求借殼上市,但收購最終并未成功。 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詳情]
接班人問題或加快娃哈哈上市變革,完善公司治理 宗慶后“食言” 謀劃娃哈哈上市 黨鵬 “堅決不上市,娃哈哈不缺錢。”堅持這一理念多年的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在日前娃哈哈30歲的生日Party上,首次食言并放話稱娃哈哈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上市,因為“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 至于上市的時間表和路徑,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沒有給予《中國經營報》回復。 “不差錢”的娃哈哈,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業績持續下滑。浙商雜志的統計數據顯示,其營收從2013年的最高峰782.8億元,已經下滑至2016年的529億元。或是為了企業變革,宗慶后女兒宗馥莉在今年一度啟動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糖果,被視為娃哈哈靠近資本市場的舉動。但是此項收購無果而終。 “作為‘全能人’的宗慶后已經72歲,在企業的管理方面有些力不從心。”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如今宗慶后食言想上市,主要是基于兩個因素:一是業績近幾年下滑嚴重,需要通過上市提振信心;二是考慮接班人問題,接近西式管理的宗馥莉顯然無法全面接盤娃哈哈,必須通過上市變革管理模式,從而避免企業震蕩。 止不住的業績下滑 “娃哈哈的水和飲料下滑已經是必然趨勢。”徐雄俊如此表示。 記者注意到,從1987年娃哈哈創立,到1991年突破億元產值達到2.17億元,再到2003年突破100億元,最終在2013年實現782.8億元的營收,娃哈哈站在了歷史的最高峰。對于宗慶后來說,他的目標是娃哈哈在2014年達到千億元。 但是市場并沒有宗慶后想象的樂觀,也正是從2014年起,娃哈哈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記者查詢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據顯示,2014~2016年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0.43億元、494.74億元、455.92億元,名次從31位跌至104位。此外,根據浙商雜志發布的“浙商全國500強企業”名錄,2014~2016年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677億元、529億元。雖然上述數據統計口徑不同,但娃哈哈業績下滑已然是不爭事實。 娃哈哈業績下滑的背后,是原有的明星產品銷售業績出現下滑。相關數據顯示,自從2009年娃哈哈的營養快線單品突破百億元,到2014銷售額達到高峰153.6億元之后就開始下滑,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115.4億元、84.2億元,幾乎縮減一半。另一大品類瓶裝水市場中,其排名已經從第四滑落至第六名,而其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6.7%下滑到5.9%。 就以上數據,《中國經營報》求證娃哈哈方面,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娃哈哈方面也未給予答案。 就此,有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飲用水和飲料這幾年市場沒有太多增長,反而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農夫山泉的年營收突破150億元,對娃哈哈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娃哈哈的產品沒有跟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產品競爭力下降。 就此,徐雄俊認為,從整個快消品行業來看,經過前些年的快速增長達到了市場頂峰,目前處于飽和的狀態,“沒有喝過的都已經喝過了”;此外,目前食品安全教育逐步加強,不僅是營養快線,包括方便面、麥當勞的銷售也下降很快,何況營養快線一度曝出很多負面消息。因此,娃哈哈業績的下降很難在短期內扭轉。 多元化的發展困局 對于娃哈哈來說,業績下降的不僅在于營養快線和水,其他領域的投資也陷入困境。 前段時間,傳聞娃哈哈之前投資的“領醬國酒”將退出市場。據《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在 2013 年 11 月,娃哈哈高調宣布投資 150 億元,在貴州茅臺鎮發展醬酒的計劃歷經四年至今尚未實施。記者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娃哈哈控股80%的領醬國酒銷售公司 2014 年、2015 年銷售收入分別為 7832 萬元、3269 萬元。 除了白酒之外,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娃哈哈近幾年來還將業務版圖擴張至奶粉、印刷、零售、機械和奶牛養殖、房地產等新產業。其中,愛迪生奶粉是娃哈哈在2009年推出的原裝進口奶粉品牌,由荷蘭富仕蘭康必奶DOMO下屬貝倫工廠生產,這是娃哈哈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最大的品牌。但是2011年、2012年,愛迪生奶粉先后陷入質量問題風波,2014年又陷入員工攤派購買風波。在淘寶網上,記者看到打著“荷蘭原裝進口奶粉”的愛迪生奶粉,網店的月銷最高只有23筆。 “在娃哈哈多元化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服裝、白酒、零售這些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行業上面,關鍵的問題是娃哈哈不熟悉這些行業的發展。”徐雄俊如此評價說。 為了改變窘況,今年5月外媒曾報道宗慶后正在著手收購外國大公司。宗慶后也承認,公司正在與美國乳制品企業Dean Foods(迪恩食品)商洽。資料顯示,Dean Foods是美國最大的液體奶生產及供應商,位列全球乳業第十名。不過,這項收購案目前并無更多進展披露。 此外,宗慶后近兩年來也在多方接觸高科技項目。公開報道稱宗慶后先后多次與以色列相關高科技企業進行對接,覆蓋醫療與藥物、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農業和科技、高端制造以及新能源等多個行業。這些項目是否為娃哈哈的未來產業布局,目前尚不得而知。 “娃哈哈主要的精力還是應該放到水和飲料方面,老本行都做不好,創新不足,何談多元化的轉型升級。”上述證券分析師認為,娃哈哈要明確自己的競爭優勢。 就此,品牌專家馮啟認為,在大企業中娃哈哈的多元化是最不成功的,主要還是機制的問題,從人才引進、管理機制、企業架構、品牌操作等方面都存在短板。 上市謀求企業變革 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9日,宗馥莉實際控制的宏勝飲料母公司Ever Maple(恒楓資本)宣布將以30%的溢價,預計花費5.73億港元(合5.07億元人民幣)買下中國糖果。這一收購被看做是娃哈哈邁出了借殼上市的第一步。不過,宗馥莉隨后通過微博發布了“與中國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現金要約失效”的聲明,同時娃哈哈也宣布該項收購只是宗馥莉的個人行為。 但如今,宗慶后出面正式向資本市場發出了橄欖枝,但至于什么時間上市、在哪里上市,娃哈哈集團相關負責人以出差為由未給予本報回復。 “娃哈哈謀求上市是出于綜合因素的考慮。” 馮啟認為,首先應該是宗慶后在資本運作理念上的一種更新。娃哈哈和達能合作之后變得比較謹慎,現在宗馥莉接班后高管對資本市場理念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以說是宗慶后妥協或者謀求改變的標志;此外通過上市謀求對企業管理機制的改變,因為宗慶后可能意識到娃哈哈作為家族企業的機制過于僵硬,是企業發展的一大弊端;第三,娃哈哈可能存在一種戰略收縮的可能,把企業的品牌推向社會,減輕自身壓力變現一些資產,同時希望靠社會機制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品牌的再度激活。 就此,宗慶后似乎也在避免將娃哈哈的未來與女兒捆綁在一起。在30周年慶典上,宗慶后直言娃哈哈將由管理層接班,“現在的民營企業肯定一大半不會由子女接班,最后還是管理層接班,因為子女大多是國外留學回來,眼界不一樣,實體產業也不太愿意干。”并表示,像他這樣一直以來做慣了的人,要馬上完全退出也不可能,他自己計劃是逐漸少做一點兒,退居二線,讓年輕人接班。 “作為‘全能人’的宗慶后,一直沒有在集團設置副總,一年300天都在市場一線,雖然接地氣,但他屬于營銷型而非管理型企業家。”徐雄俊說,娃哈哈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了。[詳情]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上周四剛剛過完72歲生日、一手締造了娃哈哈帝國的宗慶后,卻在年逾古稀之際,一改從前“不上市”的態度,對資本市場產生了興趣。 在11月18日的娃哈哈三十周年慶典上,宗慶后一改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老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三十而立的娃哈哈,似乎正在籌備大動作。 不過,娃哈哈內部對上市仍較為謹慎。11月20日,一位娃哈哈工作人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是“不排除上市的可能”,并未有其他新的進展。 娃哈哈是國內飲料行業的老品牌,鼎盛時期銷售額曾接近800億元。雖然近年來銷量有所下滑,但娃哈哈仍保持著穩定的發展速度。用宗慶后的話說,娃哈哈經營很穩定,不僅不缺錢,還有大量存款,而且每年都分紅。即便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宗慶后也沒有松口,僅表示,“如果有大的投資項目的話,我也可能去上市、去貸款,但是現在沒有好的投資項目,企業錢也夠用,何必去?” 但在11月18日的慶典上,宗慶后承認,“上市后可能會加快企業的發展。” 為何會有這樣的改變?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老一代的食品企業主,多停留在單一的產品盈利的思維,還沒有嫁接資本盈利思維,在后營銷時代,中國的食品產業,基于整個行業發展和布局來說,都要疊加資本思維的模式。“宗慶后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或許松口也是為了宗馥莉以后對接資本的布局。” “食品企業多元化一定要疊加資本思維,新零售的興起與食品產業緊密相關,繼續靠單一的產品盈利思維遠遠不夠,資本盈利思維也是食品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朱丹蓬認為,宗慶后是個與時俱進的人。“一家企業的未來發展,如果獨自承受經營風險顯然會很艱難,而通過融資可以分散經營風險和投資風險。” 脫離“不上市聯盟”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此前,一直堅持不上市的順豐CEO王衛就是典型。上市后,有了資本助力的順豐發展迅猛。在福布斯中文網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富豪榜TOP400榜單中,以身家高達1476.3億元人民幣而位居第五。 (國際金融報記者 吳婧)[詳情]
來源: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孫杰)一貫不謀求娃哈哈上市的宗慶后,口風最近有點松動了。日前娃哈哈舉行三十周年慶典活動,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一改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老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作為國內飲料行業的龍頭品牌,已有30年歷史的娃哈哈,目前在全國建有近80個生產基地、總資產近400億元,連續十九年問鼎飲料行業榜首,品 牌價值達533.86億元。國內有幾家消費者非常熟悉的品牌,但創始人都表示不上市,娃哈哈就是其中之一。宗慶后多次公開表示,娃哈哈現金充足,不需要上 市。此外由于娃哈哈目前股東數量有15000個,如果上市就需要進行股東整合,這也是一個障礙。 但在不少人看來,在競爭日漸加劇的飲料行業,娃哈哈已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娃哈哈品牌如何尋求新突破一直為外界關注。就在前段時間,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糖果公告表示,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擬收購公司部分股權。此舉被外界猜測娃哈哈或謀求借殼上市,不過收購最終并未成功。 宗慶后還表示,娃哈哈將積極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軍,要把國內沒有的技術引進來,實現彎道超車,開始二次創業。[詳情]
娃哈哈宗馥莉要洗牌 富二代掌門能蹦多遠 投資者報 文/潘亦純 “宗慶后之女”、“富二代”、“娃哈哈女王”,這些標簽無疑都針對一個個體——宗馥莉。其實,這位80后的姑娘,自2004年回國后,一直在娃哈哈集團工作,并于2010年擔任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一職,掌握了娃哈哈三分之一的產品代加工業務。 但近年來,宗馥莉似乎開始試圖擺脫外界給她貼上的標簽,無論是對資本市場抱著積極入局的態度,還是擁抱電商,創立自己的定制果蔬飲料品牌。 不過,所有的嘗試對任何人來講,都沒有那么輕而易舉。這不宗馥莉首次試水資本并不順利,由其控制的恒楓資本要約今年3月份宣布收購中國糖果的計劃,在3個月之后,因未達到相關條件而宣布失效。 針對失效的原因及公司如何看待收購失效等相關問題,宏勝飲料集團公司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表示,公司態度以公告內容為準。 7月14日下午,宗馥莉針對上述事件,對外界表示,“對本次要約的結果,公司深表遺憾,”聲明中還表示,公司未來也將繼續秉承自身發展戰略,本著積極健康的商業價值取向繼續探索相關領域。 與生俱來的“標簽” 在宗馥莉身上,“宗慶后之女”、“富二代”、“娃哈哈女王”,這些標簽或許是與生俱來,或許是后天貼上,它們屬于宗馥莉,但又不是宗馥莉的全部,它們或許時常給宗馥莉帶來困擾,但一時間又無法完全擺脫。 作為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娃哈哈一舉一動都備受社會關注,宗馥莉由此天生就帶著吸引眼球的光環。與影視作品中傳遞出富二代不學無術、游手好閑的形象相比,宗馥莉顯得非常正能量,她出生于1982年,1996年讀完初中,就直接赴美讀書。2000年,宗馥莉進入洛杉磯佩珀代因大學,主修國際商務。與常青藤大學相比,洛杉磯佩珀代因大學在國內的名氣并不大,但其實也是全美國前50的大學。 宗馥莉天然是個“富二代”,上世紀80年代,宗慶后一手創立起了今天的娃哈哈集團,2016年,娃哈哈實現了529億元的營業收入,在馬云、馬化騰、王健林并未崛起的過去,宗慶后曾在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度問鼎《福布斯》內地富豪榜的首位。宗馥莉通過多年的積累,身家雖然無法與父親媲美,但與同齡人相比,可謂名列前茅了,據悉,2015年,她以30億美元的身家,居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三名。 不過,宗馥莉并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富家女,倒是從小生活的歷練,讓她不得不獨立處事。媒體曾經多次報道,宗馥莉上小學的時候,娃哈哈正處于發展期,父母忙于工作,放學后她只能自己背著書包到公司食堂就餐,在幾個大學生集體宿舍間跑來跑去。 參與公司管理13年 如果說“宗慶后之女”的標簽是與生俱來的,那么“娃哈哈女王”則是宗馥莉進入娃哈哈13年來,外界對其職務的定位及工作的評價。 2004年,宗馥莉在美國讀完本科之后,選擇回國,直接進入公司參與娃哈哈的管理。據有關資料顯示,回國后,宗馥莉最開始接任杭州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一職,2005年3月份,擔任管委會副主任,隨后又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與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公司總經理職務, 2010年,她又成為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承擔娃哈哈集團三分之一的產品代加工業務。同年,宗馥莉還整合了娃哈哈供應部、工程部等各個部門的進出口相關業務,出任進出口公司的總經理,同時兼管集團對外投資,開始推動娃哈哈品牌的國際化。 按照宗馥莉對媒體的說法,在娃哈哈集團,她與父親宗慶后有大致的分工,其負責生產管理,而宗慶后則負責營銷銷售。2010年,娃哈哈品牌進 行國際化戰略之后,宗馥莉則表示“我跟我爸有分工,我爸負責國內,我負責國外。”宗馥莉也從這時更多曝光于公眾視線。 那么宗馥莉這么多年的管理成績單到底如何?以其擔任總裁的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為例,據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有36家分公司,16個生產基地,員工數量達5800余人,主營業務包括食品飲料生產、食品飲料產業鏈業務、國際市場開拓和國際并購等四大板塊,其中恒楓食品科技、松源機械制造和松裕印刷包裝是驅動公司全產業鏈發展的核心力量。2015年,宏勝飲料入選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排名居484位,當年公司營收大約100億元。如此來看,宗馥莉在“自留地”上發揮得確實不錯。 首涉收購即受挫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顯然可以看得更遠,但站在肩膀上的人或許也有著自己的苦惱撕不下的標簽。公眾輿論總喜歡將宗馥莉的成就,與其父親為其搭建的高起點扯在一起。毫無疑問,高起點肯定是宗馥莉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但宗馥莉顯然更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開始另辟蹊徑,今年年初收購中國糖果這一舉動便被輿論視為宗馥莉自立門戶的第一次嘗試。 不過這一備受關注的要約收購計劃卻在三個月之后宣布失效。7月13日晚間,中國糖果發布公告稱,截至2017年7月13日下午4點,要約人恒楓資本就收購公司全數股份一事,由于未達到相關條件,要約已失效,且要約不會延期或修改。 7月14日下午,宗馥莉對外發布了關于“與中國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現金要約失效”的聲明,“對本次要約的結果,公司深表遺憾。”這是宗馥莉第一次試水資本活動,然而結果并沒有那么隨心,隨之而來的還有來自輿論點評的聲音,業界解讀上述事件,認為宗馥莉很有可能被中國糖果股東利用,進行概念炒作,并高位套利。 確實,數據顯示,自3月31日發布公告之后,中國糖果的股價一路飆升,從0.188港元/股,最高飆升至5月18日的0.94港元/股,到7月11日晚間收盤,公司股價為0.53港元/股,與初期相比,漲幅高達182%。 此外,據媒體報道,中國糖果的大股東還存在多次減持公司股份給第三方,但實際上減持部分被券商持有,且每家的持有量均不足5%舉牌線等便于高價套現的布局,此次要約收購終止,中國糖果股價直接出現超50%的暴跌,“一朝回到解放前。” 不過,輿論場對該事件的解讀目前并沒有完整且確切的證據,宏勝飲料集團方面也并未對上述觀點做出評價。實際上,收購失敗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雖然此次要約收購以終止作為結果,但從宗馥莉回應的內容來看,她似乎并沒有就此收手的打算,后續她還將在資本運作上有何動作?是否有看上的投資標的?公司方面并未回復記者的具體問題。 豪言收購娃哈哈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給眾多中國民營企業帶來了絕佳的發展機會,30年過后,不少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創一代”已年紀漸長,“創二代”如何順利地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代,是多數民營企業掌門人不得不考慮的情況。 而這一問題在宗馥莉是否接班娃哈哈集團的問題上,顯得非常具體化。顯然,媒體報道中的宗馥莉與其父親宗慶后,給公眾帶來的印象全然不同。有著8年海外教育背景的宗馥莉,說話直接、做事利落,但這一套運用到與政府打交道時卻顯得不太接地氣。 此外,宗慶后重“人治”,事必躬親。據媒體報道,宗慶后接待一個來客,他甚至會過問怎么派車,用什么車接這樣的細節,而宗馥莉認定制度,交待下去的任務只過問結果。宗慶后一年365天,有200天跑在市場一線,至少親自面見所有一級經銷商一次,他更相信用腳跑出來的經驗和直覺;而在宏勝員工眼里,宗馥莉更注重數據分析。 最明顯的還有父女倆對待資本的態度上,宗慶后對資本市場一直“不感冒”,娃哈哈雖然發展不錯,但也一直沒有上市。而宗馥莉則愿意接納資本市場,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拓展公司產業鏈條等,擬要約收購中國糖果即表明了宗馥莉積極擁抱資本市場的態度。對此,市場觀點普遍認為,宗馥莉“產品+資本”的思維顯然更符合目前我國快消品市場的發展思路。 由此看來,“創一代”宗慶后與“創二代”宗馥莉由于教育背景、時代背景的不同,有著天然的隔閡,無論宗馥莉是否接下宗慶后打下的娃哈哈江山,對于娃哈哈集團來說都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和跨越。 宗馥莉是否可以接班?雖然目前還沒有多大的本錢,但她此前曾對媒體放出豪言,“對我來說,我不想做個繼承者。為什么一定要繼承呢?我不想去繼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擁有它。如果我做的成功的話,我希望能夠去并購娃哈哈。” 此外,宗馥莉還在多個場合表示,想要干一番自己的事業。行動已經開始,2016年6月份,宗馥莉將飲料進行“互聯網+”,開發了一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Kellyone定制化果蔬汁項目,消費者可自選口味定制生產,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可參照的同類產品,此外,宗馥莉將這款產品定位在一線城市,走中高端路線。宗馥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行業不景氣、新消費習慣、娃哈哈在一線城市品牌形象缺位等背景下,“我想推廣新的品牌,但又不想走老的路線,去做正常的經銷商體系。” 由此看來,宗馥莉“干事業”的行動已經展開,不過,后續宗馥莉能干出什么大名堂,也許只有時間和市場能給出最正確的答案。[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