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進口數量增速環比回升的品種由11月份的3種增加至12種,反映出國內需求溫和恢復。預計2025年年初進口增速面臨一定的高基數效應壓制,但受益于一攬子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各地奮戰“開工紅”,進口增速低位企穩仍具有一定支撐。
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伍超明 段雨佳
核心觀點
一、對美“搶出口”和價格因素共同支撐出口增速回升。2023年12月份出口較前值回升1.5個百分點,去年同期基數走高,表明基數效應不能解釋今年出口增速的回升,另有其他原因:一是分國家和地區看,對美和新興經濟體出口增速明顯回升,“搶出口”效應明顯。二是分產品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均回升,前者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更強。三是從出口數量和價格看,預計價格因素是出口同比邊際回升的主要貢獻。
二、數量因素支撐進口增速由負轉正,國內需求出現回暖跡象。去年同期進口增速增長,表明基數不能解釋本月進口增速的回升,另有其他原因:從進口量和價看,數量因素是進口增速由負轉正的主要支撐;在18種重點商品中,12月份進口數量增速環比回升的品種由11月份的3種增加至12種,反映出國內需求溫和恢復。預計2025年年初進口增速面臨一定的高基數效應壓制,但受益于一攬子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各地奮戰“開工紅”,進口增速低位企穩仍具有一定支撐。
三、預計2025年出口呈前高后低走勢,全年約增長0-2%。一是全球央行降息降低資金成本與全球制造業需求回升,均對全球商品貿易量形成支撐;二是價格因素短期對出口增速的拖累作用有望緩解,但趨勢難改;三是外貿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將加大出口增速的波動,但國內“搶出口”或已啟動,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將對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撐;隨著特朗普關稅影響逐漸顯現,下半年出口承壓會更加明顯,預計全年出口呈現前高后低走勢。
正文
事件:據海關統計,12月份全國進出口總額5664.2億美元,同比增長6.5%,較11月份增加4.4個百分點,全年累計增長3.8%。其中,出口33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7%,較11月份提高4.0個百分點,全年累計增長5.9%;進口2307.9億美元,同比增長1.0%,較11月份回升4.9個百分點,全年累計增長1.1%;貿易差額1048.4億美元,較11月份增加74.0億美元。
一、對美“搶出口”和價格因素共同支撐出口增速回升
12月份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0.7%,較11月份提高4.0個百分點(見圖1)。從基數效應看,2023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長2.2%,較前值回升1.5個百分點,去年同期基數走高,不能解釋今年出口增速的回升。從環比增速看,12月份出口環比提高7.6%,高于2016-2022年同期均值(剔除了2020年)2.8個百分點(見圖2),環比增速高于季節性,反映出國內出口的較強韌性。下面我們從三方面繼續探討出口增速變化的原因。
一是分地區看,對美和新興經濟體出口增速明顯回升,“搶出口”效應明顯。12月份對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出口分別增長15.6%、8.8%、-0.7%、-4.2%,增速較11月份分別變化7.6、1.5、2.2和-10.6個百分點(見圖3)。其中,對美出口明顯回升,拉動出口增速2.2個百分點,貢獻了出口增速的兩成,企業“搶出口”或是重要支撐;對日出口大幅回落,或主要源于當前日本國內制造業偏弱,進口需求不振。新興經濟體中,對非洲、東盟、拉美、俄羅斯等地區出口增速分別錄得24.8%、18.9%、16.9%、5.5%,較前值分別提高14.0、4.0、5.9和8.1個百分點。對新興經濟體出口增速全面回升,這一方面或與企業通過轉口貿易“搶出口”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著我國外貿“朋友圈”不斷拓展,貿易伙伴多元化對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撐。
二是分產品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均回升,前者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更強。12月份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1%,較11月份回升4.0個百分點,對出口增速的拉動作用較11月份上升2.4%,貢獻了出口增速回升幅度的六成(見圖4)。其中,汽車相關商品出口增速較11月份大幅回升15.7個百分點,是本月出口增速回升的重要支撐。分重點商品看,12月份重點商品中包括紡織制品、服裝、陶瓷產品、家具等在類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肥料、稀土、中藥材、鋼材等化工與賤金屬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對出口形成支撐。
三是從數量和價格看,預計價格因素是出口同比邊際回升的主要貢獻。由于出口價格指數和出口數量指數公布時間滯后,我們通過監測重點商品的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的關系,判斷數量因素和價格因素對出口的貢獻。12月份同時公布數量和價格的18種主要出口商品中,出口數量增速和出口價格增速環比回升的品種分別為9種和13種(見圖5),且價格增速回升幅度更大一些,說明價格因素是出口同比邊際回升的主要貢獻(見圖6)。
二、數量因素支撐進口增速由負轉正,國內需求出現回暖跡象
12月份進口金額同比增長1.0%,較11月份回升4.9個百分點(見圖7)。從基數效應看,2023年12月份進口同比增長0.3%,較前值回升0.9個百分點,去年同期基數走高,不能解釋進口增速的回升。
從主要商品看,數量因素是進口增速由負轉正的主要支撐。12月份重點監測的18種商品中,干鮮瓜果及堅果、食用植物油、未鍛壓銅及銅材、銅礦砂及其精礦、初級形狀的塑料、鋼材、原木及鋸材、鐵礦砂及其精礦等12種商品進口金額增速較11月份回升。其中,12種商品進口數量增速回升,7種商品進口價格增速環比提高,說明數量因素是本月進口增速由負轉正的主要原因(見圖8-10)。
主要商品進口數量多數回升,反映出國內需求溫和恢復。分產品看,12月份進口數量增速環比提高的品種由上月的3種增加至12種。其中,食用植物油、干鮮瓜果及堅果等消費品進口數量增速回升幅度較大,這既有春節臨近,國內消費品需求增加的影響,也顯示出我國內需在溫和恢復;銅礦砂、鐵礦砂、鋼材等建材商品進口數量增速也出現了明顯回升,這一方面有低基數的影響,但也反映出國內需求尤其是基建投資有回暖跡象。預計2025年年初進口增速面臨一定的高基數效應壓制,但受益于一攬子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各地奮戰“開工紅”,進口增速低位企穩仍具有一定支撐。
三、預計2025年出口呈前高后低走勢,全年約增長0-2%
一是全球制造業需求回升、美國經濟下行壓力緩解,將對出口數量形成一定支撐。我國出口貿易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因此全球制造業PMI可作為外需的替代指標。11月摩根大通全球綜合PMI、制造業PMI、服務業PMI分別錄得52.4%、50.0%、53.1%,分別較10月上升0.1、0.6、0.0個百分點(見圖11)。制造業需求回升將對全球貿易數量形成一定支撐。分國家看,11月美國、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分別錄得49.7%、45.2%,較上月分別上升1.2和下降0.8個百分點(見圖12),美國制造業持續回暖將對外需形成一定支撐,但受歐洲部分國家經濟不景氣影響,歐盟等地區或將對外需形成一定拖累。
一是全球央行降息降低資金成本與全球制造業需求回升,均對全球商品貿易量形成支撐。一方面,隨著2024年9月美聯儲27個月以來首次降息,全球已經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降息將降低各國資金成本,帶動消費和投資,從而促進全球需求回暖。另一方面,我國出口貿易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因此全球制造業PMI可作為外需的替代指標。12月摩根大通全球綜合PMI、制造業PMI、服務業PMI分別錄得52.6%、49.6%、53.8%,分別較11月變化0.2、-0.4、0.7個百分點(見圖11),制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下方,服務業是全球需求恢復的主要貢獻力量。預計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興起、發達國家加快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下,2025年全球制造業需求有望溫和回升,對全球貿易數量形成一定支撐。分國家看,12月美國、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分別錄得49.4%、45.1%,較上月分別回落0.3和0.1個百分點(見圖12),預計美國受國內經濟較為強勢影響,制造業PMI有望重回榮枯線上方,商品貿易量將迎來改善;但歐盟等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或將對外需形成一定拖累。
二是價格因素短期或對出口增速的拖累作用有望緩解,但趨勢難改。歷史經驗顯示,PPI同比增速領先出口價格增速0-6個月左右,預計國內一攬子刺激政策將繼續促進國內工業品價格溫和回升,加上全球需求對國際大宗商品的下拉作用減弱,2025年PPI降幅將繼續收窄。由于房地產投資恢復仍需時日、全球經濟中長期增長動能走弱,未來一段時間內PPI大概率繼續負增長,價格仍將對出口增速形成拖累,但程度有望緩解。(見圖13-14)。
三是外貿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將加大出口增速的波動,出口或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其一,近期出口環比增速與歷史同期均值的差值出現較大幅度的正負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貿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強。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臨近,我國外部環境面臨的不確定性更趨復雜嚴峻,西方國家產業鏈“去中國化”風險上升,這可能會加快全球產業鏈重構,對我國出口貿易形成拖累,不利于我國出口份額的提升。其二,在特朗普關稅威脅沖擊下,國內“搶出口”已啟動,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將對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撐;但隨著特朗普關稅影響逐漸顯現,下半年出口承壓會更加明顯,預計全年出口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其三,近年來我國貿易伙伴不斷拓展、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有效提高了我國應對全球供應鏈和市場波動的能力,對出口份額也形成一定支撐。
(本文作者介紹:財信研究院副院長、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