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防范打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雖然是一項長期、持續的過程,但啟動IPO倒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強化市場監管的應有之義。
在2月23日舉行的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針對“IPO要倒查10年”的問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個人以為,這是值得商榷的。防范打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雖然是一項長期、持續的過程,但啟動IPO倒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強化市場監管的應有之義。
自2021年9月24日之后,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一停就是2年多。而步入2024年以來,包括2月23日的在內,證監會已舉行3次新聞發布會,也與此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步入2024年后證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再成常態,既是監管部門相關工作的一種延續,顯然也與資本市場的表現密切相關。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滬深股市持續下挫,即使是在利好消息不斷出臺的情形下也是如此。上證指數的“保衛戰”也從3000點一直打到2600點,短期內股指出現如此下跌,市場的弱勢也由此可見一斑。
縱觀今年以來前后3次新聞發布會,證監會向市場傳遞相關信息以及發出某種信號的跡象非常明顯。其中,既包括新股發行、投資者保護等方面,也包含從嚴監管,以及嚴打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等方面。比如2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就涉及到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大股東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違規處罰、稽查執法、IPO等方面的問題。其最終的目的,無不是為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畢竟,目前的資本市場,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此次新聞發布會有媒體提出IPO倒查的問題,其實再正常不過。畢竟,對于IPO的審核,監管上也存在時緊時松的情形。有時候嚴格,有時候稍為放松。此前過會率忽高忽低且相差懸殊的情形,已經作出了最好的詮釋。IPO審核時嚴格與否,是否能保持一貫的標準,對于上市公司質量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如果不嚴格審核,不排除劣質企業蒙混過關進而躋身資本市場的可能。如此情形,客觀上對于啟動IPO倒查也提出了相關要求。
其次, 每年滬深股市存在少數業績快速“變臉”的新掛牌公司。這類公司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上市前三年業績高速增長,而在成功上市后,當年業績往往就會出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的亦大有人在。對于這樣的上市公司,啟動IPO倒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市場應該知曉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業績快速變臉,這也是維護投資者知情權的需要。
此外,注冊制從試點到全面鋪開,意味著滬深股市所有板塊上市條件更加包容,這無形中會加劇企業上市的沖動。如此背景下,不排除某些企業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通過財務造假、包裝粉飾,甚至是欺詐發行的方式實現上市。通過倒查,能夠將某些“害群之馬”的面目曝光,并啟動強制退市程序。更重要的是,啟動IPO倒查,或能夠發現過去一段時間新股發行所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今后改進。對于倒查過程中發現的不勤勉盡責的中介機構,也有必要讓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而且,發起IPO倒查,也能夠在市場上產生威懾作用。市場上存在某些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意圖通過造假等方式實現上市,而啟動IPO倒查,特別是將IPO倒查常態化,能夠抑制其上市的沖動,并將這類企業擋在資本市場的大門之外。否則,IPO倒查能夠查出某些上市公司的“真面目”。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