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曹中銘
科創板與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新股發行規模、價格、節奏等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
日前,科創板公司上緯新材一紙上市發行公告,引起市場極大關注。公告顯示,其發行價格為2.49元,發行市盈率不超過13倍,預計募資1.08億,募資凈額約7004.27萬元,低于2019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按照發行價測算,其總市值約為10.04億元,剛剛滿足科創板10億元總市值要求。超低的發行價格、較低發行市盈率、最低募資,上緯新材的新股發行,堪稱不折不扣的“三低”發行。
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以前,滬深A股新股發行市盈率有23倍的高壓線。雖然每年仍然有極少數新股發行市盈率突破高壓線的現象,但絕大多數新股發行市盈率均低于23倍。在此背景下,“新股不敗”神話持續在A股市場上演,新股出現破發現象則非常罕見。
科創板與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新股發行規模、價格、節奏等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新股發行價格的高低,詢價機構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實也是市場選擇的必然。而且,科創板與創業板注冊制背景下的新股發行,發行市盈率并不存在“天花板”。
一方面,注冊制背景下的新股實行市場化發行,其發行市盈率低于23倍的比比皆是。對于發行人與保薦機構而言,無不希望高價高市盈率發行新股。更高的發行市盈率,意味著發行人能融到更多的資金,保薦機構也能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現實是,截至9月14日,注冊制下創業板已有34家企業完成初步詢價,并確定了發行價格,然而其中卻有7家企業的發行市盈率低于23倍,占比近兩成,更有22家企業的發行市盈率低于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發行市盈率全面走低,類似現象也在科創板上出現,此舉有利于降低新股的投資風險。
另一方面,融資額低于擬募資額在新股發行中已成常態。新股市場化發行容易催生出“三高”現象,像科創板首批公司中,高超募的不在少數,但這一格局已經出現變化。比如34家創業板注冊制企業中,實際募資額低于擬募資額的發行人有11家,占比近三分之一。
此外,“新股不敗”神話已被打破。注冊制下新股市場化發行背后,炒作新股所面臨的風險大大增加。無論是科創板注冊制新股,還是創業板注冊制新股,破發均已非偶然現象。新股破發,既對詢價機構提出了挑戰,對于抑制市場瘋狂炒新行為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發行市盈率走低、融資額低于擬募資額,以及破發現象的出現,除了發行人受到影響外,保薦機構同樣會被波及。如此格局,也會倒逼券商保薦更加優質的企業上市。這不僅對于保薦機構聲譽與利益會產生正面效應,對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同樣會產生積極效果。
本文首發于新京報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張譯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