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曹中銘
券商行業整頓潮的出現,與該行業頻現眾多亂象是分不開的。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券商行業亂象,不僅危及券商自身的發展,也會損害到投資者的利益,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長治久安產生負面影響。
日前,證監會、銀保監會掀起一股監管風暴。此次共有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數量之多,實屬罕見。9家被接管金融機構中,包括4家保險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證券公司,以及1家期貨公司,也呈現出覆蓋面較廣的特點。個人以為,對于金融機構,治亂必須用重典。
兩家被接管的證券公司分別為新時代證券與國盛證券,被接管原因為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防范兩家券商風險外溢,證監會對兩家券商采取了接管的舉措。
兩券商接管期限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自接管之日起,接管組將行使接管公司經營管理權,兩券商的“三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將停止履行職責。盡管證監會表示,接管之后,兩券商的自營、經紀、資管、投行、債券回購等業務均不受影響,客戶交易、資金進出正常進行,但由于發生被證監會接管的重大事項,兩券商的聲譽無形中已經受損,對于兩家券商各方面業務產生影響將是不可避免的。
從兩券商公布的今年5月份財務數據看,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風險覆蓋率、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率等各項業務風險控制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這也與多年前某些券商被接管的原因形成明顯的區別。不過,在兩券商風控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的背景下,卻最終被接管,這才是更值得引起重視的地方。
近些年來,在強化監管,以及對違法失信行為“零容忍”的監管理念下,證監會對于券商違規行為的處罰越來越嚴厲,券商違規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比如當年萬福生科欺詐發行案屬于性質非常惡劣的財務造假上市案,證監會對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的處罰只是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而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的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日前證監會則作出了暫停保薦資格6個月的處罰。相對而言,欺詐發行中的財務造假,比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性質更加惡劣,危害性更大,但此次廣發證券付出的代價,毫無疑問比當年的平安證券要大得多。此外,因存在將6億元自有資金為股東提供融資等違規行為,去年11月份,證監會決定依法撤銷華信證券的全部業務許可,其證券經紀等業務被國泰君安托管。
自2004年券商行業歷經整頓后,券商行業的發展逐漸步入正常的軌道,不僅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行業性虧損不再出現,而且券商運作也更加規范。但并不意味著,為了利益或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個別券商不會鋌而走險。華信證券被撤銷全部業務許可,經紀業務被托管,以及此次又出現兩家券商被接管的現象,為近些年來所未見,客觀上也需要引起整個市場的重視。
事實上,2004年前后之所以掀起券商行業的整頓潮,與相關券商的公司治理結構紊亂,運作不規范,為了生存與發展不擇手段而產生違規違法行為等方面的原因密切相關。此次券商行業整頓潮,最終導致華夏、南方等大牌券商轟然倒塌,為數不少的券商或被撤銷,或被關閉,或被托管,或被接管,券商行業也因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一教訓十分深刻,也應該警鐘長鳴。
而從客觀上講,券商行業整頓潮的出現,與該行業頻現眾多亂象是分不開的。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券商行業亂象,不僅危及券商自身的發展,也會損害到投資者的利益,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長治久安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于券商行業出現任何亂象,均需要重典整治,露頭就打,發現一起,嚴懲一起,絕對不能讓多年前的悲劇再次重演。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