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管清友
本輪A股猛漲的因素主要有這么幾個:一是經濟復蘇,一季度-6.8%的經濟底部已經確定;二是政策面比較友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主基調都偏寬松;三是境外資金北上,A股相對還是價值洼地;四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改革正在產生積極影響,百億級、千億級公司一定會誕生,就看投資者能不能抓住這些好公司。在經濟減速提質時期,股市回報反而比經濟高速成長期要高。疫情沖擊、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的倒逼,都在促使資本市場來一次蛻變。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股市蛻變的起點,未來以股票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翻一倍是完全有可能的。
2
這一輪股市是流動性資金推動型,所以大家都著急入市。這會導致股市短時間內超漲,勢必會帶來風險。這一輪市場走的比2015年上半年還要快,很容易造成集體非理性的局面。從估值角度,現在已經到了牛市中后期了,像2015年的后半段。從估值水位這個角度來講,大量的板塊估值水位上漲到95%以上,所以我們提示大家還是要保持冷靜。
3
牛市已經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了,當下其實已經處于牛市的中后期,情況更像是2015年的后半段。關于A股的幾點判斷:第一,牛市具體什么時候結束沒法預測,重點看流動性環境何時逆轉。第二,本輪牛市是不健康的,因為基本面并不好,短期流動性掩蓋了很多問題。但長期來看,大部分會被打回原形。第三,市場風格大概率會切換,過去是創業板單極牛,接下來可能是均衡牛,輪動式上漲。第四,流動性牛市后期,整體投資觀會從投機轉向價值,從追求估值彈性轉向安全邊際,分化會更加明顯。第五,牛市后半段風險會越來越多,真正的風險是動搖流動性這個根基。A股處于牛市后半程,投資者在看清方向、積極上車的同時,也要關注風險和市場變化。投資心態上建議大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要貪飲。
4
對于成熟的投資者來說,股市上漲是個好事,資產增值、股票解套,但對于大部分初學者,尤其是那些對股市懵懵懂懂甚至一無所知的人而言,建議還是要慎重,因為進入股市經歷的風險,可能要比獲得的收益大得多。
5
美股這些年來的上漲,主要是由科技股帶動的,其他領域的企業盈利情況并沒有那么好。而這次疫情恰好對科技企業的影響比較小,有些公司還受益了,比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電商等。因此,美股之前的上漲邏輯并沒有受到破壞,再加上美聯儲無限制地注入資金,所以反彈比較快。至于美股接下來的走勢,說實話比較難判斷,因為影響因素太多。美股已經經歷了最恐慌的階段,再出現熔斷式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下一步主要取決于其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情況。但美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經超過300萬,而且全球多個地區的疫情還在繼續惡化,切斷國際經濟聯系的后果還是會反映在股市上,投資者只能順勢而為。
6
如果投資環境和金融基礎設施能跟上,股市確實是老百姓一個重要的資產池,也確實有可能取代樓市。但股市要真正發展好,必須創造一個公平、規范、透明的市場環境,發行交易制度要迅速跟上,監管要到位,違法違規現象能夠得到嚴厲的處罰。這就像一個小孩,家里條件很好,用的文具很好,上的學校也很好,但他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學生,還得靠自己努力。
7
一級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有點像武林江湖,各門派風格迥異,很難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風格,每個人有每個人成功的秘籍。但有共性的一點,那就是基礎要扎實。武術要看拳譜、投資要看框架。在賽道上科技、消費、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這些領域包括它們的延伸產業鏈是有確定性機會的。對高凈值人士來說,股權投資為大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個市場既有增量,同時存量又在提升。投資心態上,就是看清方向、果斷下注,然后相信時間的價值,靜待開花結果。
8
對于目前處境艱難的企業,建議盡量保證現金流,活下去。要相信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卡掉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做一個實惠型的企業。現在夢想不要那么大,先活下去,做現實的選擇。
9
二季度經濟數據同比轉正來之不易,也略超預期,全年有望前低后高。之前很多機構預計二季度有0-1%的微弱正增長,也有人預計2-3%。說明經濟恢復效果明顯,復工復產有序進行,線上經濟表現良好。全年經濟增速前低后高是可能,三四季度的增長將進一步對沖一季度的斷崖下滑。上半年仍然負增長1.6%,基本符合預期。下一步,針對疫情可能的反復和國際關系的變化,需要做好政策的預調微調和儲備,相機抉擇。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還是很大的,改革的空間也是很大的。在新的內外形勢變化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國內統一大市場的水平,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10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央充分結合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和新挑戰。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將給世界、區域和產業鏈帶來如下影響:一是平行世界,可能會出現半球化,中美關系弱化,中國和美國都會有相對固定的貿易伙伴體系;二是區域變局,區域和城市將大洗牌、定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三是產業鏈重構,國際分工會變化,會倒逼技術革新、產業升級,競爭會日益激烈。
(本文作者介紹: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