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李德林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每一次妖怪來了,孫悟空都會大喊一聲:保護師傅。妖風一過,發現二師兄被妖怪劫走了。為啥?非洲豬瘟發生后,妖怪們沒豬肉吃了。現在,養豬的農戶發現,豬周期模糊了,養豬找不著北了。豬周期還會回來嗎?
農民很純樸,也很聰明,他們養豬幾千年,總結出一個規律,從母豬長大第一次受精,到產下一窩豬仔,再到豬仔長大出欄算一個周期,那么就可以測算出生豬出欄的波峰和波谷,根據周期的變化來調節自己養殖的規模。到了21世紀,有人發現一個賺錢的門道,可以擴大養殖規模,通過提升效率,可以對沖農民養豬的周期,并且逐漸占領農民的養豬市場。
到了2010年,養豬大戶們已經從農民手中搶到15%的市場份額。到了2020年,農民們發現生豬市場的定價權已經不再自己手上了,生豬市場40%的份額已經到了養殖大戶手上。根據國家的政策規劃,到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70%以上,到2030年畜禽養殖規?;蔬_到75%以上。規模化養殖并壯大企業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重中之重。
其實,大戶們日子也開始變得艱難。按照年出欄1萬頭來進行劃分,從2010年開始,萬頭以下養殖場數量一直下降,到2021年下降幅度在13.5%左右。而2018年開始,新增養殖企業同比下降了36.65%。2019年新增同比減少6.97%。到2020年2月,國家開始對養殖場用戶進行貸款補貼范圍由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以上,當年新增同比增長67.76%。
2021年是生豬的一個反轉之年,新增養殖企業同比減少53.41%,2022年,新增同比進一步減少33.54%。新增企業減少根源是集中度提升。國內2021年排名前十的規模養殖企業出欄量在市場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4.94%提升至17.02%,排名前二十的規模養殖企業出欄量在市場中占比約為21.41%。其中,上市企業近十年的占比變化從1%提升到19%。
2021年新增生豬養殖企業同比腰斬,而出欄數則顯示養殖的集中度在明顯提升。以養殖上市公司龍頭牧原股份為例,2018年生豬出欄1101萬頭,到2021年出欄量3100萬頭左右,增幅181.56%。新希望2018年出欄255萬頭,到2021年達到998萬頭,增幅291.37%。龍頭們的擴張導致整個行業在2021年8月開始被迫去產能,去化一直延續到2022年3月。
現在農民養豬賺錢變得越來越難。無論是牧原股份,還是正邦科技,2022年7月之前,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公司沒有虧他個幾十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養豬的大公司,正邦科技虧了42個億,差點把自己給虧破產了,牧原股份都虧了66個億。到了2022年10月,行業實現每頭豬利潤1200元,整個2022年豬價波動248%。
規模化率超過75%后,散戶會越來越難,生豬養殖進入企業多殺多的局面。美國在1980年有養殖企業66.66萬戶,到了2017年只有6.6萬戶還在繼續爭奪市場。而期間戶均出欄量從96.7萬頭上升到1108萬頭,增長1046%。美國養豬龍頭史密斯菲爾德2019年市場份額為14.66%,目前中國10家上市養豬企業的份額才19%,集中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豬周期會回來嗎?豬周期之所以出現,在2020年之前,散戶的市場份額還在60%以上,尤其是10頭母豬以下的散戶在養殖總量中的比重太大,豬價下跌,這種散戶倉皇出局,出局后,供應減少,豬價回升。這幾年,經過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加持,10頭母豬那種大散戶在總量中的比例越來越小,而規模養殖企業和他們的出欄量的比重不斷提升。
問題的關鍵來了,規?;B殖受到團隊和固定資產投入的制約,當豬肉價格下降,波谷行情期間,規?;B殖企業只能降低開支,提升效率,將同行擠出去。所以,在豬價下降的過程中,牧原股份為首的上市公司還在進行股權激勵,增加了出欄的數量。波谷期的提升效率,反而增加了供給。上市公司有一定抗風險能力,而那些非上市的只能仰天長嘆。
現在,中國人口增長放緩,2022年甚至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的現象,老年人對豬肉為首的高脂肪食品攝入量降低,不少家庭受制于收入的變化,對豬肉類的消費也會適當控制,有能力消費豬肉的中產家庭對肉類消費相對多元化,綜合來看,豬肉的需求呈曲線下降趨勢。
豬肉價格已經連續5個月環比下跌,可一些上市養豬企業,出欄量還在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需求降低,供給增加,豬周期變得越來越模糊,散戶想通過豬周期賺錢變得越來越難,上市公司想通過操控豬周期賺錢也變得越來越不容易。面對越來越模糊的豬周期,也許,老百姓會說,他們只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本文作者介紹:尺度商業,以價值為尺、投資有度的視角,觀察和洞見商業文明、科技創新,官方微信公眾號:delinshe)
責任編輯:李琳琳
德林爆語,最麻辣的財經脫口秀,官方微信公眾號: 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