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林采宜:喪文化是功利社會的一劑解藥

2018年05月28日07:53    作者:林采宜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林采宜

  有人發奮,有人頹廢。允許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會。

林采宜:喪文化是功利社會的一劑解藥林采宜:喪文化是功利社會的一劑解藥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標題特別有意思:為什么你情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學習的苦?

  說這話的人我猜一定是學霸,不理解“學習的苦”和“生活的苦”不是同一種苦。學習的“苦”吃完了,不見得對生活有幫助。

  在生活中立于能知識高地的那些人,不僅有學習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有學習的天賦。學習,對于他們來說,不是吃苦,是享受,是樂趣。

  王小波在他的一篇隨筆里寫道:插隊生活最讓人絕望的不是農活的勞累,而是一天下來,你只能抽煙、閑聊或者對著天空發呆,連本能看的書都找不到。

  可見,對于那些讀書種子來說,你不讓他讀書,不讓他學習,才是真正的痛苦呢!

  可是,為什么家長、老師和社會都武斷專橫地要求孩子在學習上“要肯吃苦,要努力”?是因為他們認為,努力學習之后,必有一個體面甚至輝煌的人生。然而,現實的殘酷之處在于: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

  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和學校都在向家長和同學們灌輸一個觀念: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每一條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都在以其獨特的角度體驗著生活,人生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個充滿各種不同體驗的過程。如果一定要把它定義成一場馬拉松,那么,不同的人,可能跑在不同的賽道上,起跑線當然也不一樣。

  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線?

  我有一位朋友,少年時偶爾從從父親的書柜里看到了一本非常漂亮的帖子,褚遂良臨蘭亭序,其風格之空靈俊逸,美到他“不能呼吸”,于是,他拿這本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帖子為范本,打算練習書法。父親看見了,拿走字帖,跟他說:“從褚遂良的行書開始練,你一輩子都寫不出好字。”話畢,轉身他給了一本顏真卿的《多寶塔碑》。

  這位朋友后來成為書法極好的畫家。

  褚的行書優美俊逸,適合欣賞,但不適合給沒有任何書法功底的少年做初始習練的字帖,這是具備書法修養的家長才有的判斷。

  前幾天看到網絡流傳復旦中文系教授的一個《不必讀書單》,書單把那些沒有文學價值、不值得花時間去閱讀的古今中外“文學作品”大致羅列了一通。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在我六、七歲剛剛開始懂事的時候,他已經把這些不值得讀的書籍劃出我的閱讀書單。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躲在被窩里讀學校圖書館里借的小說《林海雪原》,父親走過來,手里拿了一本《儒林外史》,說:要看小說,以后別到學校圖書館去借,家里的小說,你隨便看。

  那是一個斗私批修的時代,當我的同學們都在讀《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和《金光大道》的時候,我在讀《紅樓夢》、《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當同學們都在“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積極爭取加入共青團,爭取當各種先進分子的時候,我在學五線譜,臨摹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和歐陽詢的《九成宮  》。

  如果說人生真有起跑線的話,家長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線。不僅僅決定孩子的起點,甚至還決定了孩子在哪個維度上奔跑。

  說得再過一點,每一位家長都是一艘航空母艦,你停留的海域,決定了孩子起飛的地方。

  但是決定起點的家長,是否有權決定孩子的人生目標和方向?答案是否定的。

  不同的孩子,潛能不一樣,興趣不一樣,因此,人生目標也應該不一樣。好的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多維的視角,但不應替孩子設立目標,不應該把父母或家族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夢想,甲之熊掌或者是乙之砒霜,父母的美夢有時候是孩子的噩夢,所以,別把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夢想罩在別人頭上,那樣,夢想可能會變成陰影。

  從心理學角度看,只有拒絕成為外部目標(譬如說父母和家族的期望)的奴隸,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才能找到來自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則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在健康與名利的關系上,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崇尚珍惜生命,看淡身外之財與身外之名:“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在人際關系上,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主張柔弱不爭,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順其自然……看看老子的這些人生觀,我們是否感到有點眼熟?

  這不就是眼下流行的喪文化嗎?

  是的。不求名利,貴身自養的喪文化不是90后的創意,而是道家文化的回歸。

  曾經有人問邁克爾遜,為什么能花那么多時間來測量光速,他回答:“因為太好玩了。”研究光的速度于他而言,是可以沉湎的游戲,有著無限樂趣。

  邁克爾遜的體驗告訴我們,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任何事情都可能向游戲那樣有趣、吸引人,讓人著迷、讓人沉湎。

  讓工作從負擔變成“游戲”的催化劑是喜歡。

  有人發奮,有人頹廢。允許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會。如果整個社會都在發奮,那就像一個沒有肝臟的身體,支撐不了多久,就會崩潰的。佛系和喪文化,作為成功學的一劑解藥,讓一部分人在清醒或者混沌狀態下看到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也許,是促使社會從一致追求上進,追求成功(名利)的亢奮狀態走向正常化的清涼劑。

  不被名利欲望所奴役的人,自有一種與世無爭的平靜從容。

  (本文作者介紹: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成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專家。)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喪文化 道家 起跑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北京日報點名"粉筆張小龍":這個"現代漢奸"太囂張 點我達外賣小哥撞人后蠻橫:我只有200塊 撞死也不怕 “失控奔馳車”檢測結果出爐 車輛不存在失控情況 科技公司創始人"贊"馬云演講:三天不聽馬云你就out了 北京日報再批粉筆張小龍:稱"我是漢奸"的人竟享資助? 直擊杭州搖號凍資:銀行加班到凌晨 早上又排200多號 被世衛組織打臉?海爾:充分認可 再不轉載不實內容 男子頻看視頻被停流量 移動客服:不限流也100G封頂 深圳買新房開始搖號 參加須繳納500萬元誠意金 居民用氣“批發價”可上浮20% 提價幅度為0.35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