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王劍:2020年注定是健康險變化的大年

2020年05月13日08:13    作者:王劍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劍、李錦兒

  摘要

  ■主要邏輯與結論

  健康險市場方興未艾,滲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但短期面臨競爭加劇問題。2020年是健康險變化的大年,監管紅利釋放下,行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在此背景下,預計健康險市場未來不僅僅是責任和費率的比拼,更是健康管理服務賦能的競爭,多維度、多層次結合健康管理服務為客戶提供保險保障。

  ■我國商業健康險現狀

  當前健康險市場的主力產品為重疾險和醫療險。經營主體以人身險公司為主,行業集中度高。重疾險是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的重要貢獻來源,隨著競爭加劇,面臨產品責任和費率競爭的天花板;醫療險能夠填補醫保和重疾之間的保障空白,深受市場歡迎。展望未來,人口老齡化、基本醫保支付壓力加大、商業健康險政策導向明確等因素均支撐了健康險市場的廣闊發展空間。

  ■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健康險發展空間廣闊,目前仍處于低滲透率的階段。當前健康險市場存在一些問題:(1)健康險保費結構以重疾險為主,醫療險為輔。其中,長期醫療險產品較少,較難滿足消費者長期保障的需求;(2)由于缺乏基礎數據,產品設計能力有待提高,定價存在隱患,保險公司風控能力也受到限制;(3)產品同質化嚴重,現有產品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定位為促進銷售,難以滿足客戶真實的健康管理服務需求。

  ■長期醫療險和健康管理迎發展契機

  目前行業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出臺,明確長期醫療險可進行費率調整、健康管理服務的成本提升,將助推長期醫療險與健康管理。長期醫療險的開發將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預計未來競爭將從責任范圍和費率過渡到健康管理服務的競爭,發展方向包括:特定人群和非標準體的承保、重癥慢病化管理等。未來健康險將逐步進入客戶健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以提升客戶認可度。

  ■投資建議(略)

  ■風險提示

  全球疫情事件影響超預期;健康險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再投資壓力加大。

  目錄

  一、我國商業健康險現狀

  1.1 發展歷程:步入競爭加劇階段

  1.2 產品結構:以重疾險與醫療險為主

  1.3 行業格局:市場集中度高

  1.4 市場空間:中長期有支撐

  二、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2.1 難以滿足長期保障需求

  2.2 保險公司風控能力受到限制

  2.3 產品缺乏健康管理服務

  三、長期醫療險和健康管理迎發展契機

  3.1 長期醫療險發展可期

  3.2 健康管理服務大有可為

  3.3 向差異化和場景化發展

  四、保險公司健康服務布局成果

  4.1 中國平安: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

  4.2 泰康集團: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五、投資建議

  六、風險提示

  報告正文

  目前健康險市場格局以重疾險為主,醫療險為輔。重疾險是保險公司重要價值貢獻來源,但產品不可避免地面臨產品責任和費率競爭的天花板;醫療險由于其支付杠桿效應,近年來受到市場青睞,但產品面臨著無法續保的問題。

  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等13部委《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提出,商業健康保險到2025年超過2萬億元,未來6年要保持19%年均增長率。2020年是健康險變化的大年,新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出臺、重疾定義修改、長期醫療險費率調整等等,監管紅利逐步釋放。在人口老齡化、基本醫保支付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健康險發展空間廣闊。

  雖然近年來健康險競爭加劇,保險公司更多地追逐渠道方面的競爭,但隨著新規的引領,健康險行業未來大有可為,長期醫療險與健康管理迎來發展契機。長期醫療險具備“獲客”效應,或成為綜合健康管理服務的入口?,F階段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結合形式依然較粗淺,主要通過與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合作的方式,預計未來保險公司將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務上的競爭,多維度、多層次結合健康管理服務為客戶提供保險保障。

  01

  我國商業健康險現狀

  當前健康險市場的主力產品為重疾險和醫療險,經營主體以人身險公司為主,行業集中度高。重疾險是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的重要貢獻來源,隨著競爭加劇,面臨產品責任和費率競爭的天花板;醫療險能夠填補醫保和重疾之間的保障空白,深受市場歡迎。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險近年來快速增長。展望未來,人口老齡化、基本醫保支付壓力加大、商業健康險政策導向明確等因素均支撐了健康險市場的廣闊發展空間。

  1.1 發展歷程:步入競爭加劇階段

  健康險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因健康原因或者醫療行為的發生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其中,醫療意外保險是在2019年11月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中首次明確。

  2017年,由于中短存續期護理險的發展得到規范,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速快速下滑,僅為8.6%;2018、2019年逐步恢復增長。如果剔除返還型護理險,保費增速保持30%以上。

  健康險的發展經歷了起步及規范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和競爭加劇階段。

  1995-2008年:起步及規范階段。這一階段,由于居民保險意識與收入較低,行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1995年,國內引入重大疾病保險,最初作為壽險產品的附加險,疾病覆蓋度低,一般只包含七種重大疾??;1996年,推出保障終身責任的主險產品。商業健康險全面發展始于1998年,國家全面建立基本醫保制度,商業保險經營主體不斷增加,個險代理人的發展均促進了健康險發展。2005年,第一批專業健康險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和昆侖健康)先后成立,商業健康保險走向專業化經營道路。2007年,《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規定重疾產品必須包含常見25種疾病。

  2009-2017:快速發展階段。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發布,醫改序幕拉開。國家層面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將商業健康險定位為醫改“生力軍”,健康險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由于重大疾病保險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價值率高,對于銷售人員而言件均保費合適,對于消費者而言容易接受,重疾險快速發展。

  2018-2019:競爭加劇階段。各公司健康險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設計不足。大量中小公司涌入行業,價格競爭加?。槐姲苍诰€、泰康在線等互聯網財產險公司大力發展百萬醫療險。

  1.2 產品結構:以重疾險與醫療險為主

  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是熱門險種,二者占比高達99%,護理保險和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僅占1%。隨著中短存續期產品的整頓規范,理財型護理保險產品基本退出市場,保費大幅萎縮。

  重疾險是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的重要貢獻來源。疾病保險主要包括重疾險和防癌險。目前,重疾險由于新業務價值率高達80%以上,驅動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增長,成為保障類主打銷售產品。2020年3月31日,保險行業協會就《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向行業征求意見,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

  重疾險市場競爭加劇,面臨產品責任和費率競爭的天花板。保障責任方面,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后遺癥、腎衰竭等占據賠付責任的90%以上。隨著競爭加劇,保險公司推出多重和多次給付產品,除重癥外,推出輕癥、中癥責任。由于保險產品設計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無論是保障責任和費率競爭,都進入白熱化階段。

  醫療險是社保的有效補充。社保保障范圍和報銷比例有限,許多費用尤其是進口藥需要自費,費用高昂,而醫療險能彌補社保不予報銷的部分。醫療險主要為消費型險種,不存在滿期返還。按照類別可分為住院醫療險、意外門診醫療險等,按照保費維度劃分,可以分為低端(500元以下);中端(500-1000元);高端(1000元以上)醫療險。

  醫療險能夠填補醫保與重疾之間的保障空白。隨著人口老齡化,醫療健康支出增加,患者醫療費用中自費部分不斷上漲,醫療費用支出壓力加大。而目前健康險市場主流產品基本以重疾保險為主,大部分人保障并未達到重疾程度。因此,在醫保之上,重疾之下,面臨保障空白情況,未來醫療險發展空間廣闊。近年來,“百萬醫療險”憑借此優勢,深受市場歡迎,從中也反映了市場對醫療保障的真實需求。

  百萬醫療險為網紅產品,深受市場歡迎。百萬醫療險是近年來商業健康保險領域的重大創新,通過設定較高的免賠額(一般為10000元),以較低的保費提供較高的保額,杠桿較高。產品保額大多在100萬元左右,件均保費500元以下。保障范圍一般包括住院醫療和惡性腫瘤醫療費用,可突破基本醫保范圍。由于產品設計簡單,主要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廣為消費者接受,成為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除了重疾險、醫療險等險種內外,還包括稅優健康險。2015年5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原保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稅優健康險的受益人群、優惠標準、試點地區、示范條款等事宜。2017年4月,《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發布,將稅優健康險政策推廣到全國。

  目前,共30家公司獲得稅優健康險資質,可開發專屬產品,推進稅優健康險政策實施。截至2019年末,稅收健康險累計生效保單42萬件,累計保費15.7億元。稅優健康險主要以團險的形式銷售,個人購買程序較復雜,需通過向稅務部門提交證明。對個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支出,允許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額度較低,限制了購買積極性。

  1.3 行業格局:市場集中度高

  經營主體以壽險公司為主。截至2017年末,經營健康險的保險公司共計149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均可經營健康險。其中,專業經營健康險的公司有7家,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太保安聯健康、昆侖健康、復星聯合健康、瑞華健康。財產險公司共計68家,財產險公司只能經營保險期在1年或1年以內且不含保證續保條款的短期健康險。

  80%的保費收入來源于前12家公司。根據商業健康險白皮書,2017年保費收入在600億元級別以上的公司包括平安人壽、國壽股份,市場份額合計為33.2%;保費收入在百億級別以上的公司共計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46.9%,包括和諧健康、新華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健康、泰康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平安養老、人保股份、友邦保險。其他保險公司規模低于百億元,市場份額合計占比19.9%。

  1.4 市場空間:中長期有支撐

  人口老齡化,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壓力較大。國內65歲及以上人口數占比逐年增加。2019年,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76億人,占比為12.6%。隨著人口老齡化,繳納保險費人次下降,社會醫療保險體系支出壓力加大。此外,老齡化也導致醫療需求快速增長。

  基本醫保支付壓力加大。國內現行的醫保體系已經基本建成,以政府為主導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占據主導地位。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整體運作管理原則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但受醫療費用上漲、醫療需求增加、人口老齡化加速影響,醫療保險基金支出持續增長。2018年,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同比增長19%,但支出同比增長24%,面臨赤字隱患。

  國家政策將商業保險定位為醫改“生力軍”。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到2030年,現代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

  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等13部委《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提出完善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研究擴大稅優健康保險產品范圍,鼓勵保險機構提供醫療、疾病、照護、生育等綜合保障服務;力爭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加快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推動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2019年健康險保費規模為7066億元,測算出2020-2025年復合增速至少達到19%。

  2019年,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將商業健康險定位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行業服務民生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商業健康險快速發展,賠付支出在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2013年的1.30%提高至2.95%。雖然比重提升,但占比依然較低。在社會醫療保險體系面臨支出壓力的環境下,商業健康險迫需大發展。

  02

  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健康險發展空間廣闊,目前仍處于低滲透率的階段。目前來看,健康險市場存在一些問題。(1)健康險保費結構以重疾險為主,醫療險為輔。其中,長期醫療險產品較少,較難滿足消費者長期保障的需求;(2)由于缺乏基礎數據,產品設計能力有待提高,定價存在隱患,保險公司風控能力也受到限制;(3)產品同質化嚴重,現有產品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定位為促進銷售,難以滿足客戶真實的健康管理服務需求。

  2.1 難以滿足長期保障需求

  長期險產品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狀態。國內健康險保費結構以重疾險為主,醫療險為輔。2019年,醫療險保費為2442億元,僅為健康險總保費的24.6%,其中,主要以一年期以下的短期醫療險為主,大部分產品不保證續保,長期醫療險產品較少。2019年,醫療險同比增長32%,遠高于行業總保費增速。消費者需求旺盛,但市場供需不匹配,目前健康險市場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長期保障的需求。

  醫療費用上升帶來賠付風險。以往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受到保證續保、費率調整等約束。保險公司在定價時要考慮被保險人因年齡增長健康狀況變化、醫療通脹水平等問題。但由于醫療通脹難以預測,保險公司或由于無法進行費率調整面臨賠付風險。醫療費用的上升導致健康險賠付率上升,近年來,健康險賠付率均高于整體人身險賠付率。

  2.2 保險公司風控能力受到限制

  目前市場上的醫療保險大多為一年期產品,根本原因在于風險。由于客戶與保險機構、醫療機構與保險機構、客戶與醫療結構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受到限制。

  在產品定價上,由于缺乏風險基礎數據,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能力仍有待加強。健康險費率厘定、產品設計、風險控制等都離不開數據支持,目前保險公司主要數據來源于公司內部運營,客戶提供的個人信息、醫院對接資源等,這些數據較為碎片,缺乏有效持久的數據支持。

  在診療階段,由于無法對診療行為和費用進行監控,難以控制無效費用的支出。公立醫院與保險公司合作意愿較弱,保險公司無法判斷合理性,議價能力較低。

  2.3 產品缺乏健康管理服務

  現有產品的設計難以進入客戶健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險客戶認可度難以提高。目前健康險產品同質化嚴重,各公司產品相似度較高,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設計不足,無法滿足客戶健康服務需求。

  健康管理服務為主要定位為促進銷售、附加服務等。常見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健康咨詢、體檢、基因篩查、重疾通道、境外救援、海外就診等。其中,健康咨詢占據絕大部分,包括健康資訊推送、線上咨詢、健康問卷等。但此類健康管理服務主要為附加性質,可幫助銷售員達成銷售任務,更多地為了獲取客戶。因此,目前健康險產品健康管理服務難以滿足消費者的真正的需求,難以幫助消費者獲得最佳健康效益。長期而言,附加服務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部分健康險附加的健康管理服務與保險脫節,例如境外救援、海外就診等,這類服務由于頻次較低,消費者難以認可。

  健康管理人群覆蓋面狹窄。目前健康管理服務人群以健康險的消費者為主,但由于絕大部分健康險的承保年齡不超過65歲,50歲年齡以上保費已經高至消費者很難承受。以保障屬性強的重疾險為例,50歲以下年齡段的客戶占比高達90%以上。保險行業客戶數據難以獲取,我們采用了中國太平在其投資者開放日活動中的公開數據為例進行說明,如下圖所示,重疾險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較為明顯,50歲以下年齡段的群體占比90%以上。50歲以上人群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較強烈,50歲以下人群對相對而言較不強烈,因此,存在供給與需求錯位的情況。

  此外,健康險多為標準體承保,對于次標準體可能會拒?;蛘呒淤M承保。部分次標準體人群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強烈,但并不在保險公司服務范圍內,導致了供給與服務錯位的情況。

  03

  長期醫療險和健康管理迎發展契機

  目前行業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有望改善健康險市場長期保障缺乏、健康管理服務缺乏等問題。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出臺,明確長期醫療險進行費率調整、健康管理服務的成本提升,將助推長期醫療險與健康管理。由于醫療通脹問題,保險公司經營長期醫療險面臨較大風險,但從投保人角度而言,長期醫療險顯然更符合消費需求,新規出臺將利于保險公司開發長期醫療險,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

  隨著健康險市場競爭加劇,多家公司已經另辟蹊徑,在責任范圍與費率上進行比拼,預計未來將逐步過渡到健康管理服務的競爭。健康管理空間廣闊,其發展方向包括:特定人群和非標準體的承保、重癥慢病化管理等。

  3.1 長期醫療險發展可期

  目前市場上熱銷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始于2016年,由財產險公司率先推出來。在短短四年時間內,已經覆蓋上億人口,但其中面臨著續保不確定性的問題。從投保人角度而言,長期醫療險顯然更加符合消費需求。

  由于疾病譜變化、醫療技術進步帶來的醫療費用上漲,保險公司在定價上面臨較大難度。檢測手段改進導致檢出率提高,醫藥、器械、診療、服務等費用上漲,均會導致醫療通脹。此外,保險公司還面臨杠桿效應的問題,百萬醫療險一般有1萬元免賠額,一旦出現醫療通脹,1萬元免賠額不變,因此保險公司面臨的實際通脹水平更高。

  醫療通脹是醫療險定價中一個很重要的參數,據我們了解,目前醫療通脹大約為10%,如果考慮到杠桿效應,醫療通脹水平甚至更高。對于精算人員定價加大了難度。尤其對于六年期的醫療險產品,一次性對未來六年做出預測,會有較大挑戰。因此市場上大部分醫療險產品均為一年期。

  保險公司一般采用產品迭代方式應對醫療通脹。產品迭代,即停售原有產品,客戶無法在原來的費率上進行續保,保險公司開發新的產品,調整費率。短期產品財產險公司面臨的挑戰較小,因為產品多為一年期。

  健康險新規允許保險公司進行長期醫療險費率調整。2019年11月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中明確長期醫療保險可以進行費率調整,并明確注明費率調整的觸發條件。4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費率可調整的長期醫療險產品范圍、可調整的基本要求、不得調整費率的三種情況等。

  我們認為,長期醫療費率調整可降低保險公司面臨的定價不確定性問題,促進保險產品結構向長期化方向發展。對于消費者而言,續保不確定性降低,保險產品吸引力提升,長期醫療險市場有望進一步打開。

  3.2 健康管理服務大有可為

  2012年《關于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應根據市場情況合理定價;健康體檢、緊急救援等支出類服務,計入理賠支出的,其分攤入凈保險費中的成本不得超過保險費的10%;健康教育、就醫服務等咨詢類服務,計入公司運營成本的,其分攤入附加費用中的成本不得超過保險費的2%”。新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允許保險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成本從凈保費的12%提升到凈保費的20%。

  目前,百萬醫療險的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圍繞理賠端。保險公司從理賠端的痛點切入,可以理解為“小責任微創新”,例如海外救援、綠色通道、線上診療、多學科會診、交通費補貼、購藥服務等。我們以眾安尊享e生2019版為例,其增值服務包括重疾通道、醫療墊付、腫瘤特藥、術后家庭護理、惡性腫瘤赴日醫療服務等。

  健康服務空間大,通過服務增加客戶粘性。健康管理成本的提升將有利于保險公司在現有健康服務的基礎上擴展空間。尤其是病程管理領域,通過疾病演變過程的干預與管理,控制疾病的進展。一方面,客戶可受益于健康服務,增加客戶粘性;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可以控制賠付,從而節約社會資源。

  3.3 向差異化和場景化發展

  隨著客戶保障意識的提升、健康險市場競爭加劇,提供細分產品與全周期服務是未來方向。

  產品端:提供細分化產品。客戶群將從健康人群向亞健康、慢病等人群擴展,目前,這類針對細分人群的產品較稀缺,隨著客戶差異化需求的增加,這類針對細分客戶的產品將逐步推廣。

  服務端:向全周期方向擴展。隨著健康險覆蓋人群的擴展,原來達到拒保標準的消費者有望得到承保,同時還能享受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慢病管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探索方向。比如,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患者提供慢病保險產品,并結合慢病管理服務。保險公司可以有針對地向患者提供指標監測、用藥指導、生活方式干預、緊急事件預警等慢病管理服務。

  慢病管理可有效實現多方受益的共贏模式。對于慢病患者而言,可以有效地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控制病情;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可以有效地控制賠付率,同時提高客戶粘性。此外,該模式可引導從重治療轉向重預防轉移,減輕醫療保障體系支出壓力,緩解“看病難”問題。

  04

  保險公司健康服務布局成果

  4.1 中國平安: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

  中國平安構建了涵蓋“用戶、服務商、支付方”的全方位醫療健康生態圈,通過平安好醫生、平安壽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等公司服務廣大線上線下個人客戶;通過平安智慧城市業務中的智慧醫療團隊及平安好醫生平臺賦能政府監管部門和醫療服務各參與方;通過平安醫保科技建立的智能化醫療服務平臺賦能醫保局、商保公司等支付方。

  平安打造“保險保障+就醫康復+健康管理”的健康服務體系。在保險保障方面,平安為客戶提供涵蓋疾病、醫療等健康保險保障。在就醫康復方面,平安通過就醫360為出險客戶提供門診、住院、手術、康復全方位的就醫服務;并通過平安好醫生提供7×24小時在線咨詢、轉診、掛號、在線購藥、一小時送藥等服務。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累計線上咨詢量超過10億次。在健康管理方面,平安通過獎勵機制培養客戶運動習慣,積極介入前端健康管理,變革了傳統保險的事后補償機制。截至2019年末,已有超600萬客戶參與了“平安RUN”計劃。

  4.2 泰康集團: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泰康深耕壽險產業鏈,通過“活力養老、高端醫療、卓越理財、終極關懷”四位一體模式,全面推進大健康、大民生、大幸福工程建設。在全國布局大型醫養融合養老社區、大型醫療中心,構建專科醫療體系,并通過投資醫療、治療、人工智能、制藥、醫療器械和健康大數據企業,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保險業務:通過泰康人壽、泰康養老和泰康在線,提供全方位的個人與團體保險服務。擁有36家壽險公司、4000多個機構網店、80萬營銷員隊伍。

  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超過1.7萬億元,退休金業務規模超過3800億元,第三方資產總規模突破9000億元。

  醫養業務:打造行業領導品牌。泰康醫養實體已深度布局全國重點省市,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南、華中等核心區域的19個重點城市,覆蓋居民超3300人。隨著運營模式的日益成熟,泰康醫養全國化布局加速實現,健康產業版圖不斷擴大。

  05

  投資建議(略)

  上市保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占比高,且占比逐步提升。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健康險保費收入占比分別為17%、21%、38%、20%。其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統計口徑為長期健康險,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的統計口徑包括了長期健康險和短期健康險。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披露了健康險新單保費,我們統計其健康險新單保費占比。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健康險新單保費占比從2013年的9%、10%提升至2019年的50%、37%。

  健康險發展方興未艾,雖然短期遇到競爭加劇的問題,但滲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消費者對長期保障、健康管理等支付意愿較高,但目前健康險市場面臨著長期保障產品少、保險公司產品設計能力有待提高、健康管理服務往往定位為“輔助銷售”角色等問題,導致市場供給難以匹配需求。

  隨著監管政策紅利釋放,健康險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長期產品和健康管理產品是未來方向。醫療險通過其支付杠桿的效應,正逐步影響醫療行業生態,成為綜合健康管理服務的入口。我們認為,未來健康險市場將加速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預計行業的競爭優勢包括:(1)布局醫療健康生態圈,打造包括體檢、醫療健康咨詢、慢病管理、康復、養老等大健康產業鏈,多維度、多層次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保障;(2)通過金融科技提高控費能力,優化產品設計。

  06

  風險提示

  (1)全球疫情事件影響超預期;

  (2)健康險產品銷售不及預期;

 ?。?)長端利率大幅下滑帶來的再投資風險以及壓制估值提升。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健康險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