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陳錦興
進入三月,港股或炒作兩會行情,周期、價值及政策相關股料仍可反復向好,估值的過程在開始,而非終結。
纏擾長達世界一整年的新冠疫情,在各地展開疫苗接種下,正漸露曙光,而英美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其疫情有受控趨勢,因她們最先接種疫苗,所以初步反映出疫苗對遏制疫情確實有效。這個發展對各地再重啟經濟,打下了強心針。由此,金融市場亦開啟一次風格轉換之旅,傳統、周期及低估值等板塊也熱起來。
過去一年,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傳統公司的業務普遍受壓,因此形成股市兩極化現象,疫情受惠股如科網、醫療及增長形內需等股份一枝獨秀,而價值、周期等板塊卻近乎無人問津。直至去年底,情況有所轉變,當中關鍵就是美國輝瑞公布疫苗研發成功。其后,英國牛津阿斯利康及內地國藥、科興等疫苗相繼推出及開展接種,股市轉向以經濟復蘇為導向的輪動。
這種投資風格的轉變,不單是香港市場獨有,而是環球性,包括美股、A股都有相若情況。過去一年持續跑贏的納指,近日已接連跑輸,納指的電動車領袖股Tesla亦相繼被拋售,而港股之中的比亞迪(1211),也已形成一個重要頂部,高位派發歷時近兩個月,調整之勢非常明顯。其他熱門科網股如美團、小米同樣走出圓頂之勢,估計調整是剛開始,仍有待完成。
即使超強勢的港交所,雖不入熱炒股之列,但過去一年升幅大,且估值相對昂貴,去年創紀錄盈利115億,意味約60倍的歷史市盈率,以未來二年30%的復合盈利增長率計,PEG也達2倍。只要市場情緒及信心轉弱,這個估值水平很難支撐,此所以當財爺宣布上調股票印花稅至0.13%,投資者意外之余,也欠足夠心理準備,市場失望性沽貨及期指結算的技術性沽壓加在一起,令港交所及整體市場跌幅加劇。然而,股票印花稅只是個別事件,影響料短暫,港交所的故事未完,北水持續流入、更多優質IPO項目及MSCI的A股指數期貨在港交易等催化因素不變,調整過后,相信可重拾升勢。
這次投資風格的轉變,后市發展是有利,其一是過度炒作、估值虛高的情況嚴重,對港股始終是隱憂,風險愈遲釋放、未來崩盤的機會也大,令市場更為動蕩;其二是資金愿意轉投價值、周期等股份,反映經濟真正復蘇的機會增加,而企業盈利理應受惠其中,帶動股價上揚也就更合理,這種基本因素的股價推動,將令港股的市底更強,更能承受市場的沖擊。
本周港股急挫以后,會為市場帶來冷靜的機會。進入三月,港股或炒作兩會行情,周期、價值及政策相關股料仍可反復向好,估值的過程在開始,而非終結。牛市未有變調,優質的科網企業仍有具大發展空間及潛質,市場讓她們稍作休整,不是壞事。
(本文作者介紹: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系,具20年股市分析經驗,深明股市中的風險與機遇。此外,曾擔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師,專門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現任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不時在香港的電臺、電視及報章雜志評論港股。)
責任編輯:馬婕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