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譚明磊
不僅僅是貨幣資產的因素,內地設立科創板,對香港股票市場當然也形成部分壓力。
改革紅利,最先淌水的往往利潤豐厚。
今日上海進博會對金融市場來說,最關注的新聞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隨后上交所承認,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訂工作方案、各項規則以及配套制度,完成相關技術系統開發工作,積極穩妥推進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順利落地。
一切跡象表明,中國內地金融改革開放的步伐在加速。值得關注的是,今日盤面深圳的中小創板塊明顯有資金猶豫。消息傳來,甚至包括部分香港上市的內地創新型企業老板們,恐怕又有點心癢癢想回歸內地了。
對內地A股來說,結構性改革對市場的沖擊作用,遠遠大于港股的另類擔憂。而全天香港市場的重心本周還在于美國中期選舉的研判。
對于香港目前的金融形勢,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經濟和資產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下行風險增大,但香港金融體系穩健,亦做好防御,抗震能力充裕。
“香港的國際投資頭寸充裕,對外凈資產值為1.4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4倍,高于新加坡的2.5倍和日本的0.6倍,要應付經濟下行周期或逆轉足夠有余。”陳德霖表示。
港元與人民幣資產 海水與火焰的選擇
一直以來香港股票市場面臨最大的變數,就是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與港元資產的認同度。多年以來港幣已經融入到世界金融體制中,具有良好的國際聲望,可以被自由兌換,作為大陸與世界貿易的中間結算單位是有效的。不過隨著港股通渠道的直接開通,港元資產的價值體現在某些時候就變得流動性不足了。
記得“商品大王”的國際知名投資者羅杰斯,在香港出席彭博的論壇時曾指出,將來當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貨幣,港幣將沒有存在的價值,使用單一的貨幣可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羅杰斯表示,香港過往的優勢正在改變。他表示,過去香港是開放市場,內地則較為封閉,但這一差距正在逐步消失,香港應當繼續維持開放政策。
我們看見在內地A股正式加入MSCI指數以后,通過互聯互通渠道北上的資金不斷加大對內地A股的配置,其實也是對人民幣資產的有效認可。去年(2017年)底的時候,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互聯互通北上資金占A股國際投資半壁江山!已經充分說明,外資對人民幣資產的青睞。
據今年以來,滬深300整體處于下行周期,而北向資金主要以流入A股為主,74.48%的交易日期內北向資金均為凈流入狀態,全年共計凈流入2570億元人民幣(境外資金明顯加大配置A股)。
相關數據統計表明,2018年10月份出現較大幅度的單月凈流出,上周后半周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資金流入,11月僅兩天時間就實現了可觀的資金凈流入額。北上資金上周累計流入346.34億元,僅一周流入額就占全年凈流入金額的13.5%,上周五單日占全年至今流入金額的6.8%,是歷史第二大單日凈流入金額的近1.5倍。
從另一個意義上說,部分資金也在流出港股。隨著美聯儲啟動貨幣正常化,資金開始流出新興市場是一定的。
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上半年接受媒體專訪的時候就說過,金融危機的土壤已經存在,港元雖然有壓力,但是死不了。“如果港元脫鉤,(香港)這么小的經濟體,一旦匯率浮動的話很危險。暫時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如果港元自由兌換,就可能變成替代性對沖(proxyhedge),那就更不行。”
上海科創板會沖擊香港IPO積極性?
不僅僅是貨幣資產的因素,內地設立科創板,對香港股票市場當然也形成部分壓力。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設立科創板有利于吸收全球的投資者一起用市場化的方式給新公司定價,更加與全球的估值接軌。
科創板的提出傳遞了監管層加速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的積極信號。中富創投總經理殷文彬表示,科創板的提出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期待,實質性的注冊制將有助于創業投資市場形成真正的閉環,使得國內優秀創新企業不再依賴海外資本市場。
據相關媒體采訪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表示,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是A股IPO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它將極大地助推上交所國際化進程,并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性重要作用。
實際上,不少創投機構均表示期待后續細則。有創投機構合伙人接受采訪的時候,就比較關注科創板的投資者門檻,合理的投資者門檻是保證市場活躍度的重要條件。
港股期待“水到渠成” 水源在哪兒?
在筆者看來,A股最近正處于打底階段,所以市場大型政策刺激變動,對A反而是調整策略最佳時機。如果內地A股指數現在高位,反不利后續發展。
至于香港市場,估值雖然很低,魚兒也不少了,但是“活水”來自哪兒?是值得每一個投資者思考的問題。如果僅僅憑“估值修復”來成就港股趨勢,是很難發動一波可觀行情的。
當然,香港股市針對內地A股又有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少內地優質成長性企業掛盤港股,現階段的估值極具誘惑。除了藍籌和一些大型權重外,不少企業在香港掛牌遇到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流動性匱乏,所以估值往往要低于內地A股和美股中概。
記得2017年的港股大牛市前夕,我們看見的是南下資金一路“買買買”,有水的地方當然有大魚。那時候不單是板塊火爆,并且上市公司估值也得到相應提升。
但是到了2018年,流出香港的凈額是最明顯。老司機憑往昔經驗,即便在內地A股火爆的時候,單日萬億人民幣成交之時,港股也只是充當一個“看客”而已。
免責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討論,不得構成投資建議,筆者不持有上述任何港股。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作者介紹:智通財經執行總編。 )
責任編輯:馬婕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