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王劍
我們國家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之后轉型加快。當時,我們有所謂的低端制造業,而現在傳統制造業在往東南亞轉移了。產業往東南亞轉移我們覺得也不是什么特別新鮮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居民收入提升了,因此勞動力成本上升,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低端的產業由于成本上升轉走了,環保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也不容忽視。因此,轉型是必由之路。
這次金融工作會議提到了一些關鍵的問題,“技術+金融”等于資本。光有技術突破其實不是嚴格意義的產業革命,技術革命不等于產業革命,需要金融注入投資,金融資本跟技術革命結合,才是產業革命。所以現在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間點,我們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我們老的這套金融體系——大家注意體系包括什么,體系包括金融機構、包括每個人(不限于金融從業者),還包括管理體系,比如說監管部門,整個體系都要改;但是怎么改?其實我們有一些歷史案例,金融工作會議上,以及最后出來的《求是》文章,我們對這三次革命做了簡單的總結。
第一次工業革命及金融,背后是現代商業銀行的問世。蒸汽機當時已經發明了,但是如果沒有商業銀行出現,就沒有蒸汽機革命;他有蒸汽機,但是缺少資本支持就不會有蒸汽機革命,因為蒸汽機不會自動地被擺到工廠里去,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也是一樣,如果金融不出現轉型,我們現在發明太多新鮮玩意兒也無法引領第四次產業革命。具體到個人,我們要做什么工作,或者具體到公司,哪家金融機構要做什么工作,才能把我們現在看得見的這些技術突破,讓它變成一個實打實的產業,能夠帶動我們經濟進入下一輪所謂的中等增速平臺。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經歷了東亞奇跡三十年,經歷了十幾年的快速增長的周期,現在進入中等增速,在平臺上橫住抑或是增速進一步下行,要看產業革命能不能及時出現。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美國的資本市場支持的大工業電氣化,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美國的創投基金支持了信息革命。但是這里有個問題,每次革命之后都是以一次危機收場。先技術突破,資本投入,狂熱伴生泡沫,然后破滅。我們這次中央的提法就是“既要又要”:既要借鑒西方,用這樣的金融革命推動產業革命;又要避免“破滅”,避免以危機的形式收場。我們讀完這個會議內容之后,其實肩膀上是有使命感的,我們知道“金融強國”四個字并不簡單,而是要用怎么的金融手段面對所謂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如果采用老的手段會怎么樣,比如說設立一個大基金,或者各個地方的產業基金,但你會發現這樣的方法效果不太好,因為這個手段不對,方法不對。我們需要尋找適合第四次革命的方法。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首先承認西方優勢,吸納他們的經驗,但是不能完全抄他們的,要避免以危機結尾。跟隨這一脈絡下來,我們現在的金融轉型,任務其實已經非常明確了:就是怎么支持新的東西?可借鑒的東西其實很多,比如硅谷銀行的案例,雖然它倒閉了,但是它的內容依然有許多可取之處。包括我們國內也有它的子公司,也有很多其他跟它沒有關系的銀行,也在學硅谷銀行的做法——我這里可以稍微展開一下,國內商業銀行用傳統手段支持科技企業。全世界商業銀行都在支持科技企業,這里科技企業大家注意一下,我們平時談科技金融主要指的是“科創企業”,比如華為,不是初創期,商業銀行用傳統的手段支持就好了。
對照西方做法,哪些是能學的,哪些不能學,不能學的要不要突破。如果不這樣突破,給你答案你也“抄”不了。比如說硅谷銀行,大家一直有個誤解,覺得貸一筆錢給初創公司讓他們做研發,研發成功了大家一起賺錢,研發失敗大家一起完蛋,是這個道理嗎?不是這樣的,他是商業銀行,他干的是流動性貸款,創投基金給企業做投資的時候他是分A、B、C輪,但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他總歸有那么一些時間沒有按照你的A、B輪計劃用款,就會出現用款與融資不匹配,這個時候出現硅谷銀行融資貸款,硅谷銀行大部分貸款都是這個作用。它的還款來源是下一筆投資,而不是用這個企業的研發成功來還錢,不是這樣的。所以是一個配合PE、VC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非常成功,它稍微拿了錢做股權投資,這個收益不構成他的主要營業收入,而是剛好可以彌補他產生的不良,是這個作用,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是讓硅谷銀行主要做投資,靠IPO賺很多錢,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事情顛覆了我們一個想法:我們以前給自己開脫,說人家美國監管比我們松,結果發現人家都是用最傳統的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支撐了那么多科技企業。可能這就是金融的任務,要在這些地方想辦法,用硅谷銀行模式來說,我們怎樣真正提高科創企業的成功率。
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我們現在確實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這也是我們每個金融從業者在努力的。政府的五篇大文章,即“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根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最后順理成章地被推導出來。這五篇文章不是政府說隨便找幾個時髦的詞就扔進去了,而是順著剛才的產業轉型升級路徑,順理成章推出來的:比如說科技支持產業升級,產業升級之后還要討論能源供給的問題,以前靠化石能源,現在靠綠色能源。再比如普惠金融,因為覺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普通老百姓的財富現在沒有什么去處,普惠貸款做得很好了,中等收入民眾也有更多的金融服務需求。我們去一些地方交流,聽說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很旺盛,就是沒有很好的供給。所以這些需求都是可以推導出來的,養老金融這些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們說這五篇文章,不是趕時髦,是跟我們今天講的金融體系的轉型,乃至我們整個經濟的轉型真的是嚴絲合縫的、推導出來的,核心就是一個意思:做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東西,切實做到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是可以做好的。我們發現以前普惠信貸做得好的銀行,盈利能力都還行,真正人民需要的東西,你真的做得好的,我不相信盈利能力會不好。功能性和盈利性長期看肯定是統一的。
本文由陳蘇華根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先生在“新開放格局下的大灣區融合與金融強國”研討會上的演講實錄整理而成,經作者審定授權首發于《香港國際金融評論》第15期“新開放格局下的大灣區融合與金融強國”專題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