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梅新育
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擬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
今年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趨勢決定增發國債投資集中水利
根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報告,總體偏少的降水時空高度集中到了不利的時間和地區,導致我國今年在嚴重旱澇急轉中損失巨大。河南等省初夏持續連陰雨,本已導致我國今年夏糧比上年減產;進入“七下八上”后,“杜蘇芮”超強臺風、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松遼流域嚴重汛情等重大災害20余天內相繼來襲,給我國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結果,前三季度我國旱災受災人次達到2012.2萬,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318.68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97.1億元;洪澇和地質災害受災人次5190.4萬,因災死亡失蹤405人,倒塌房屋11.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393億元;臺風災害受災人次807.8萬,8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324.8億元,閩粵兩個經濟大省受災相對較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不考慮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需求,新增萬億國債主要投資水利領域,實屬必要。實際決策也是如此。據10月25日在國新辦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所述,新批準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資金將投向8個方面,高度集中于水利領域。
增發國債投資應充分考慮帶動前沿新興技術產業發展及平戰結合
增發國債投資已成國家決策,選擇確定具體項目成為當前工作重點,也是各地方競爭的焦點。9月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初步篩選出符合條件的項目已有7000多個,國債資金需求超過1萬億元;各地方還在按照國債投向領域,抓緊再儲備一批項目并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確定項目時尤其需要明確綜合效益最大化原則,為此,有3點需要關注:
一是積極運用前沿新興技術,通過政府主導大規模水利固定資產投資,助力帶動前沿新興技術產業發展,其中最關鍵的是信息數字技術。
二是平戰結合。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這一原則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在正如火如荼激烈交鋒的俄烏沖突中,新卡霍夫卡水庫大壩等關鍵水利基礎設施先后成為打擊對象,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災難,并顯著影響了戰場形勢,這些大規模現代戰爭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認真總結汲取。
三是項目規劃、安排不僅著眼當下,還要結合氣候變化趨勢及其影響,考慮中長期未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需求。
以前沿信息數字技術裝備水利投資
基于上述原則,首先討論運用前沿信息數字技術裝備水利工程投資及其平戰結合,以求一舉兩得,既提高水利工程運行效率,又在開放經濟環境下帶動我國信息數字產業發展。我國率先建成世界最先進數字化水利管理系統后,經過數年運營成熟,可望成為我國海外工程承包和設備出口的新興增長點。在實踐中,水利基礎設施領域也有著現代信息數字技術運用的廣闊天地。
在“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方面提出要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到2025年建成數字孿生水利體系1.0版,為水利決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安全性支持。就總體而言,這些“工程”可納入財政部方面所稱的此次國債投資第三個方向“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實施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災防范工程和基層防災工程。
不僅如此,在我國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中開發出來的一系列新興技術也完全可以,而且應當積極探索投入水利建設現代化投資中。如今年才正式投入運營的湖北鄂州花湖機場,筆者在實地考察時注意到,該機場的全時全域智能跑道系統堪稱世界首創,這個系統關鍵在于其光柵列陣大容量光纖傳感網絡技術,由武漢理工大學光纖傳感技術與網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安全性不成問題,完全可以積極穩妥探索使用于此次國債投資第四個方向“其他重點防洪工程”中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安全監測”領域,以及其他新建和待改建水庫、堤壩等項目。
這項技術包括世界首創的在一根光纖上工業化制備數萬個光纖光柵傳感器,以及相應的光柵列陣傳感解調儀表和長距離、大容量、高密度、高精度分布式光纖傳感監測網絡系統,已在石油石化、交通、電力等領域投入應用。如果應用于水庫、湖泊、河流、海防等堤壩上,管理部門可實時監測堤壩壓力等指標變動,實時發現險情,第一時間作出處置。同時,如果與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在制訂相關規劃、緊急情況時,還可以利用這套系統產生的數據,準確判斷相關堤壩狀況,從而正確定位其功能。
因應氣候變化趨勢,增加北方、西部地下水回灌和地下水庫工程投入
根據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我國64%的耕地分布在秦嶺—淮河線以北,決定了我國糧食生產高度依賴北方。2020年,京、津、冀、晉、內蒙古、黑、吉、遼、魯、豫、陜、隴、青、寧、新15個全北方省份糧食產量合計39646.7萬噸,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59.2%;加上地跨秦嶺—淮河線南北的皖、蘇兩省糧食產量折半計入北方,以及地理區位屬于西南、氣候屬于北方的西藏,合計43623.75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65.2%。正常年景下,北方耕地穩產高產比南方耕地更依賴水利與灌溉設施;因此,在我國氣候總體趨向暖濕化的當前時期,除地面水利灌溉工程外,我們還需要持續投入足夠資源,研究、開發地下水回灌技術,穩步提升地下水位,建設地下水庫,給未來應對氣候再次轉向干旱化時打下扎實基礎。
在《有效灌溉面積大幅下降敲響糧食安全警鐘》一文中,筆者考察了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10年代中國水、旱災害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變化,結論是上世紀50年代后期以來中國氣候總體趨向干旱,在20世紀70年代急劇加速,到21世紀00年代達到高峰后開始逆轉,21世紀10年代旱災面積大幅縮小(如表1所示),并判斷21世紀20年代水災面積可能明顯上升。
在此基礎上,對比2020~2022年水旱災害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與此前幾個年代、特別是21世紀10年代年均數據,可以看出21世紀20年代前3年水災成災面積比21世紀10年代年均數據下降幅度較小,而旱災受災面積、成災面積均腰斬,甚至下降更多,符合筆者此前預言的發展趨勢。
地下水資源沒有地表水庫等水利設施的蒸發損失,更適應用作時間跨度數年乃至數十年、上百年的長期儲備水資源。而在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氣候干旱化進程中,中國北方地下水位已經大幅度下降,華北形成了眾多地下水漏斗,發生了較大規模地下海水入侵。即使在全國供水保障頭號重點北京市,地下水位下降也相當明顯:1960年,北京市平原地區地下水平均埋深3.19米,1980年下降至7.24米,1998年12.88米,2000年15.36米,2015年下降到25.75米,2016年25.23米。相對于1960年,僅北京一市地下水儲量2016年就累計減少112.8億立方米,相當于北京市2022年用水總量(40.0億立方米)的2.82倍。近年地下水位雖然有所回升,尚未達到1998年水平,更不用說與1980年、1990年相比了。
今年是北京豐水年,1月1日至11月5日,全市累計降水712毫米,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577毫米)高23%,比去年同期降水量(449.5毫米)高58%,比去年全年降水量(585.4毫米)還多22%。且北京市地下水水位年內變化特征為7~10月地下水水位受降水補給而持續上升,11~12月基本持平;但就是在今年10月28日,北京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也達到了15.25米。
有鑒于此,考慮到未來國家經濟、人口構成、安全等各方面需求,我們需要抓住我國氣候總體趨向暖濕化的當前時機,不僅擴大建設地面水利灌溉工程,還應以黃淮海、華北、西北等北方地區為重點,持續投資研究、開發地下水回灌及其保質技術,穩步提升地下水位,建設地下水庫。其中,在新疆地區,鑒于兵團墾區農業現代化水平領先全國,勞動生產率和單產遙遙領先,應將兵團墾區等高生產力農業區作為上述地下水利工程建設重點。
來源:第一財經
(本文作者介紹: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