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NIFD季報:2022Q1銀行業運行

2022年06月23日09:59    作者:曾剛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曾剛、王偉

  摘要

  2022年一季度,在全球新冠疫情反復、地緣沖突加劇、國內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總資產擴張趨緩,凈利潤增速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總體風險抵補能力仍較為穩健。2022年3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357.9萬億元,同比增長8.6%,處于平穩增長階段。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595億元,同比增長7.4%,較2021年增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2022年3月末,商業銀行整體凈息差為1.9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BP,凈息差兩年來首次低于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91萬億元,增速回到4.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低增長態勢。整體不良貸款率1.69%,同比下降11個BP,整體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撥備覆蓋率為200.7%,較去年同期增了13個百分點,連續6個季度上升,反映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在持續加強。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0.7%、12.25%、15.02%,各項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均略有下降。商業銀行整體流動性覆蓋率為143.2%,環比下降2個百分點,流動性比例為61.22%,較上季末增加1個百分點,總體保持穩定態勢。

  展望2022年二、三季度,商業銀行仍需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支持;夯實金融穩定基礎,做好存量風險化解工作;聚焦負債成本和資產質量,保障銀行業穩健運行。

  目錄

  一、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

  二、銀行業經營情況

  (一)資產規模增速保持平穩

  (二)凈利潤增速下降,城商行出現負增長

  (三)凈息差小幅下降

  (四)風險狀況

  三、2022年二季度運行展望

  (一)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支持

  (二)有序化解風險,促進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

  報告正文

  一、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

  2022年一季度,全球新冠疫情出現反復,疊加地緣沖突、全球能源和糧食價格高企,成本推動的通脹加劇,美國通脹水平達到40年來的新高。在此背景下,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大幅調整,美聯儲帶頭開始密集結構性加息,并醞釀大規模縮表,推動美元、美債走高,引導資本回流國內。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也在相繼加息,經濟衰退隱憂凸顯。國內方面,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較2021年四季度增高0.8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內。但也應看到,3月份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和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的影響,經濟發展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在提升,同時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此外,因疫情所處階段不同,我國與西方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周期存在一定錯位,西方提前開啟偏緊的貨幣政策,也會對我國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的發力節奏以及銀行信貸資產投放策略上帶來干擾。

  2022年一季度央行貨幣政策以穩為主,總體特征表現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3月末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9.7%和10.6%,較2021年末均有所上升。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上年末下降7.7個百分點。一季度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比2021年下降0.21個百分點,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482元,較上年末升值0.4%。LPR發揮市場利率改革效能,2022年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行10個和5個基點至3.7%和4.6%,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

  2022年一季度監管政策持續發力,出臺諸多政策彌補金融服務短板,通過小微企業、“新市民”、保障性租賃住房、貨運物流、養老理財等監管政策推動銀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銀行業經營情況

  ? 資產規模增速保持平穩

  2022年一季度,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監管指標數據,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357.9萬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46萬億元,占比40.8%,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9%;股份制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64萬億元,占比17.9%,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3%。總體來看,整個銀行業資產規模和增速仍然處于相對較快的增長階段。

  貸款增速較快依然是資產增速變化的主要原因。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3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9.7%和10.6%,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7個和0.3個百分點。央行也要求信貸總量保持穩定增長,繼續加大對于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資產結構方面,今年以來貨幣政策通過在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方面加強引導,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得到支持。一季度制造業貸款新增1.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0%,其中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超7萬億元。金融機構不斷加強對制造業的信貸支持,有利于加快發展制造業集群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的集群工程,促進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4.6%和29.5%。一季度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比2021年下降0.21個百分點。

圖1  商業銀行資產及資產增速變化趨勢(單位:億元)圖1  商業銀行資產及資產增速變化趨勢(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但值得注意的是,貸款增速和存款增速出現一定程度分化,一季度各項存款余額共計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幅要高于貸款。這反應了當前銀行業傳統信貸業務發生一定變化:一方面,新冠疫情反復仍對實體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影響了部分行業的復蘇態勢,有效貸款需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直接融資發展取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間接融資業務。而存款業務的反彈則反映了當前有效消費需求不足,居民儲蓄意愿仍然處于高位。后續仍需關注存貸款增速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 凈利潤增速下降,城商行出現負增長

  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595億元,同比增長7.4%,較2021年增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分機構類型看,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利潤增速同比分別為8.4%、9.8%和8.3%,總體增長還算比較平穩,但城商行利潤增速為-4.1%,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城商行表現較弱與部分非上市城商行息差收窄和信用成本較高存在一定關系。相對而言,商業銀行的盈利效率有所提高,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整體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較上季末上升1.5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9%,也較上季末略有上升。

圖2  商業銀行凈利潤及增速變化趨勢圖2  商業銀行凈利潤及增速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全國性銀行和地方性銀行之間的盈利也在進一步分化。通過分析部分上市銀行的季度報告可以發現,一季度城商行凈利潤負增長,但江浙等優質區域上市銀行盈利依舊保持高增長態勢,一季度上市城商行歸母凈利潤增速高達16%,季環比僅下降1.1個百分點,而推算的非上市城商行凈利潤增速為-24%,高質量的上市城商行和一般城商行業績形成鮮明對比。除此之外,區域、結構分化加劇也進一步拉大銀行間經營差異,經濟更具活力、高凈值客戶集中的江浙地區以及具有國家戰略政策優勢的成渝地區隨經濟回暖業績迅速回暖,而處于區域經濟金融發展較慢的城商行仍面臨不良資產出清的挑戰。

  ? 凈息差小幅下降

  以凈息差衡量各類銀行的盈利能力,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整體凈息差為1.9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BP,2020年以來,凈息差近年來首次低于2%。大型銀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同比變動-5BP、-17BP、-16BP和-14BP。一季度凈息差出現明顯下降,主要受貸款重定價、讓利實體經濟、企業信貸需求持續走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受疫情和國外政治、貿易環境影響,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明顯,導致企業有效信貸不足,同時政策驅動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供需兩方面影響壓縮了銀行貸款定價空間;二是監管和貨幣政策也強化了銀行資產收益率下行趨勢。一方面LPR下調帶來的累積效應引導銀行貸款定價進一步下行,壓縮了息差空間,另一方面當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以及中小企業的利息、本金延期的大背景下,銀行資產收益率下行明顯。三是負債端成本下降,受到信貸需求不足拖累存款派生速度、一般存款向非銀存款轉移、存款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制約,成本剛性、定期化的趨勢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對中小銀行而言,受制于融資渠道和管理水平,其負債成本下降難度更大。

  在貸款端定價下行過程中,按揭利率具備更大的下行空間,所以住房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一些。由于國有行住房貸款占比普遍高于其他銀行,其凈息差受到的負面影響高于其他類型銀行。后續應繼續推動加強銀行負債成本管控,以保持銀行體系凈息差的相對穩定運行。

圖3  商業銀行凈息差變化趨勢圖3  商業銀行凈息差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 風險狀況

  1. 不良資產余額增速下降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9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53億元,繼續保持低增長態勢。從最近幾年不良貸款余額走勢來看,不良資產余額上升的趨勢已經得到遏制,資產質量改善明顯,不良資產上升幅度持續低于資產增速。

圖4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余額變化趨勢(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2022年3月末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1.69%,同比下降11個BP,連續六個季度出現下降。其中,大型銀行不良率1.35%,同比下降13個BP,總體保持較低水平;股份制銀行不良率1.35%,同比下降了10BP,城商行為1.96%,較去年同期上升了2個BP,農商行不良率3.33%,下降了2BP。總體來看,大型銀行和股份行的不良率持續改善,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率依然較高且存在較高反復性。其中,城商行是一季度唯一不良率上升的銀行類別,其不良貸款余額為4721億元,較2021年末的4403億元增長6.22%。而農商行由于前期增長加快,目前仍然處于3.6%的高位,壓降形式依然較為嚴峻。近年來整體不良率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銀行經營業績改善與信貸投放逆周期擴張,但更大程度上還是來自商業銀行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各家銀行在監管政策引導下,從2021年開始普遍增加了不良貸款核銷的力度。

圖5  主要類型銀行不良率變化情況圖5  主要類型銀行不良率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從關注類貸款指標來看,一季度潛在不良資產質量形勢仍不容樂觀。3月末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3.98萬億,同比增加6.2%,增幅為2020年3月份以來最高,已經處于近幾年的較高水平。關注類貸款規模與占比的上升表明,現階段及未來一定時間,新增不良可能面臨較大增長壓力。

圖6  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及同比增速變動圖6  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及同比增速變動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2. 風險抵補能力較為穩健

  撥備覆蓋率體現了銀行抵御預期損失的能力。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5.8萬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撥備覆蓋率為200.7%,較去年同期增了13個百分點,連續6個季度上升。貸款撥備率為3.4%,與上季末基本持平。撥備覆蓋率的連續上升,反映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加強,當前總體撥備情況依然高于監管要求,且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穩健水平,風險抵補能力仍處于合理區間。

  盡管大中型銀行的抵補能力較為穩健,不同類型銀行風險抵補能力也呈現收斂態勢,但城商行和農商行仍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245%,較年初增加了6個百分點。大型銀行本身撥備覆蓋率較高,遠超最低標準,整體較為穩健。股份制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210%,較年初增加了4個百分點,保持了比較穩健的不良資產核銷力度。城商行3月末撥備覆蓋率為182%,較年初減少了7個百分點,也屬于穩健范圍內。農商行撥備覆蓋率為133%,較年初上升4個百分點,已經大幅低于150%的安全區間。

  疫情以來,為了應對實體經濟下行可能帶來的違約風險,銀行業大幅提高了風險抵御能力。當前,雖然新冠疫情仍然呈現局部爆發態勢,但整體上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優質商業銀行可以適當降低撥備計提,回歸常態化發展戰略,在釋放盈利的同時適度增加信貸投放,從而進一步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但對于不良率高企,同時風險抵補能力較為欠缺的農商行,出于對未來風險因素的考慮,要高度關注這些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圖7  主要類型銀行撥備覆蓋率變化圖7  主要類型銀行撥備覆蓋率變化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3. 流動性指標保持穩定

  流動性比例方面。2022年3月末,商業銀行整體流動性比例為61.22%,較上季末增加1個百分點,總體保持穩定態勢。分銀行類型來看,大型銀行流動性比例上升1個百分點,略有上升,股份行和城商行基本保持不變,農商行上升2.5個百分點,存在一定的邊際改善。

圖8  主要銀行類型流動性比例變化(單位:百分比)圖8  主要銀行類型流動性比例變化(單位:百分比)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2022年3月末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1.9%,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8.7%,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存貸比呈現繼續上升的態勢,也意味著資本補充壓力持續存在。需要進一步增強流動性風險管理,提升資產負債的期限與規模匹配度,謹防流動性風險事件的發生。

圖9  商業銀行整體超額備付金率與貸存比變化(單位:百分比)圖9  商業銀行整體超額備付金率與貸存比變化(單位:百分比)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流動性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短期流動性的重要指標,2022年3月末流動性覆蓋率為143.2%,環比下降2個百分點,但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高于《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中要求的100%監管指標。流動性覆蓋率一般由銀行持有的流動性較好的利率債來滿足,這些資產的收益率相對較低,流動性覆蓋率回調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商業銀行對于流動性成本的考慮。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各項流動性指標數值都滿足監管指標的下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商業銀行流動性包括結構性流動性指標和日間流動性指標,商業銀行在滿足結構性流動性指標的前提還是需要加強日常流動性管理,保證備付的穩定性。未來大型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要點仍然應該是不斷提高額外流動性的運用效率,最大化資金利用價值;股份制商業銀行則需要重點保持流動性指標的穩定,并對市場流動性壓力情景做好充分的準備;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面臨較大挑戰,未來還是應該在加強核心負債、降低負債成本、增加資本金補充方面多下功夫。

圖10  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變化趨勢圖10  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4. 資本充足率小幅下降

  2022年3月末我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0.7%、12.25%、15.02%,各項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盡管一季度出現小幅回調,總體來看,近年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還是有較為顯著的提升,這一方面在于近年來監管對銀行的資本補充要求更高,特別是2021年實施的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后,主要銀行均加強了資本補充力度,相關數據表明,2021年以來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累計超過2萬億元。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資產端優化資產結構,加強綠色信貸,降低房地產等方面的資產配置,風險資產占用也有一定優化,2021年風險加權資產增長的幅度要遠小于的資本的增長速度,對資本充足率的提高也形成一定支撐。一季度資本充足率略有下降,與政策驅動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存在一定關系。

  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資本結構上,核心一級資本較年初下降了8個BP,其他一級資本下降了2個BP,二級資本下降了1個BP,核心一級資本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補充速度。核心一級資本補充乏力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利潤增長相較于規模增長而言相對滯后,影響了內源性資本補充力度,少數城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甚至已接近監管要求紅線。核心一級資本作為銀行抵御風險最核心的工具,增長幅度會直接影響市場對銀行的風險預期,這些銀行應通過定增、可轉債等方式,積極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對資本充足率的貢獻為1.55%,與上季度末基本持平,體現了近年來監管引導銀行多渠道、多層次補充資本的政策在持續發揮作用,資本結構合理性也在提升;二級資本充足率貢獻率為2.77%,貢獻度依然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總體資本充足率的提升。二級資本債是商業銀行補充二級資本的主要渠道,2022年在政策支持下,商業銀行可以適當拓展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的渠道。

圖11  資本充足率結構變化趨勢圖11  資本充足率結構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分銀行類別來看,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7.3%,要顯著高于其他銀行,且近年來資本充足率一般保持較為穩健的增長。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6%、12.8%、12.3%。2022年一季度,除大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上升外,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均略有下降。從歷史數據來看,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近年來總體處于下降趨勢。

  相對于處于頭部位置的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相對較大。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商業銀行在2022年將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疊加監管對資本要求趨嚴,而對于中小銀行而言,資本補充渠道較窄,資本充足情況需要重點關注。以永續債為例,截至2022年5月末,在超過2萬億的發行存量中,中小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民營銀行)總發行規模合計占比僅為13.47%,其中農商行僅有14家(2021年末,我國農商行數量接近1600家),民營銀行僅有1家發行過永續債。在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背景下,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探索差異化監管,以及拓寬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如推動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發行主體擴容)多種途徑,來緩解中小銀行資本壓力,提升其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圖12  不同類別銀行資本充足率變化趨勢圖12  不同類別銀行資本充足率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三、2022年二季度運行展望

  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支持

  2022年以來,監管政策持續發力,出臺諸多政策彌補金融服務短板,小微企業、“新市民”、保障性租賃住房、貨運物流、養老理財等監管政策推動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結合監管政策引導,銀行業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要完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質量和可持續性,將數字普惠金融以及供應鏈金融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二是要關注新市民群體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三是要在當前“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積極布局住房租賃市場,利用好保障性住房不納入房地產集中度考核的政策,積極給予融資支持,挖掘相關業務潛力。四是要重點扶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貨運、物流行業,圍繞行業金融需求特點,優化信貸資源配置,針對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構建以物流業為核心的全鏈條金融服務體系。五是要大力發展養老理財等產品,滿足老齡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建立注重長期收益與風險考量的產品體系,在風險可控范圍內,適度增強中長期資管產品收益水平。

  ? 有序化解風險,促進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以及“三重壓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仍是未來一段時間金融工作的重要內容。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主體責任”。2022年1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強調要“壓實各方責任,有序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以及“壓實各方責任,有序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2022年5月20日,銀保監會召開通氣會,明確將持續加強和改進公司治理監管,推動包括中小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將此作為防范化解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并針對城商行和農村中小銀行,分別制定了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綜合過去一段時間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經驗,我們預計未來中小銀行的風險化解工將根據具體風險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精準處置個案風險,工作重點在于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三方責任。

  其一,分類施策,兼并重組應是主流模式。2019年12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銀保監發〔2019〕52號),提出了處置問題金融機構的其中主要途徑,即不良資產處置、直接注資重組、同業收購合并、設立處置基金、設立過橋銀行、引進新投資者以及市場退出等。從已有的實踐來看,注資重組和兼(合)并重組是較為主流的方式,不但有利于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可以降低政府的干預成本與財政壓力,在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實現問題銀行的平穩退出。從實踐來看,通過“在線修復”來處置風險并推動問題金融機構全方位改革,可以在更好控制風險外溢的同時,提升機構的經營能力和競爭能力,實現風險化解工作的長治久安。

  與城商行相比,農村中小銀行的兼并重組在過去因為受“保持縣域法人穩定”的要求限制,并未廣泛開展。2022年3月,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穩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進一步壓實地方黨政風險處置責任,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步推進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化險工作,保持商業可持續的縣域法人地位長期總體穩定”。“保持商業可持續的縣域法人地位長期穩定”的提法與以往“保持縣域發展‘基本穩定’”或“保持縣域法人‘總體穩定’”已經有較大的調整,銀保監會5月20日吹風會所也明確提出,“鼓勵優質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適格機構參與并購重組農村中小銀行,會同相關部門落實鼓勵中小銀行兼并重組支持政策,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推動農村中小銀行兼并重組和區域整合。”由此來看,兼并重組將成為中小銀行風險處置和改革的最主要的方式。2022年4月18日,浙江省聯社正式掛牌改制為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拉開了新一輪全國農信改革的大幕。預計年內將會有更多省聯社改革落地推進。

  其二,壓實各方責任,統籌協調推進。一是強化問題金融機構自身的責任,具體包括金融機構自救(老股東需承擔損失吸收責任),強化公司治理和內控,明確戰略方向、聚焦主責主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優化激勵約束機制等。在化解風險的同時,夯實自身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二是強化地方政府的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責任,防止小風險積聚成大風險,區域性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根據中央部署,牽頭擬定風險處置的方案,通過注資、推動改革重組等方式,從資金、稅收上予以支持,助力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地方金融穩定。三是強化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主要是嚴格金融機構股東管理,壓實大股東和高管的自救責任,依法查處和追究違法違規行為及相關責任人。此外,金融管理機構還需結合市場情況,做好政策預案、把握政策節奏,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定市場。

  其三,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完善金融風險處置制度。一是繼續加強風險處置機制建設。針對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已有的行業風險處置基金(如存款保險制度、信托業保障基金等)基礎上,成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作為系統性金融風險處置的主體,專注于跨市場、跨機構的系統性風險,發揮常規化的功能處置,進一步筑牢金融安全網。二是風險處置要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在依法合規基礎上,以有效風險防控為目標,以成本最小化為原則,對少數問題機構精準拆彈,嚴格防范道德風險。三是構建適當的激勵機制。金融管理當局可以通過業務資質審批、再貸款安排等方面,為問題機構的重組、改革提供正向激勵,改善股東、員工以及社會等利益相關者預期,為機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更為良好的基礎。

  (本文作者介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八旬患癌老人存建行的百萬巨款神秘“消失” 誰之過? 不只航母彈射器!中國這8大黑科技,領先就領先美國 白宮記者會被問中印從俄羅斯買石油,美國官員回應態度存在明顯差異 “失聯”近半年后,董卿丈夫密春雷收證監局警示函,旗下覽海醫療將被終止上市 一個紅碼是如何引出400億元驚天大案的? 河南村鎮銀行3大追問:錢在哪、存款還是理財、是否適用存款保險? 國家擬禁第三方平臺直接參與藥品網售 醫藥電商影響幾何? 董卿丈夫密春雷失聯這半年,警方、法院、上交所相繼出手了 鄭州通報部分村鎮銀行儲戶被賦紅碼問題調查問責情況 李大霄:準備沖擊牛熊分界線 恰似晴空一鶴排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