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廖群
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數據表明,我國GDP 2021年4季度增長4.0%,從而2021年全年增長8.1%,略高于市場預期,與我們去年10月份以來的預測相同。
4季度復蘇力度回升
就4季度而言,當年來看,4.0%的增速比3季度進一步放緩0.9個百分點,但2020和2021年兩年平均來看,增速為5.2%,明顯高于3季度的4.9%。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波動和增長基數的影響,2020和2021兩年的平均增速更能說明經濟從新冠疫情復蘇的真實力度,因而數據表明4季度我國經濟復蘇的力度明顯回升。
從需求端的三駕馬車來看,兩年平均, 4季度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下同)和出口(貨物,下同)分別增長3.2%、3.9%和 19.0%,比3季度加快0.3、持平和加快9.7個百分點;從供給端的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來看,兩年平均,增加值增長 5.6%,比3季度加快 0.4個百分點。可見,經濟復蘇力度的回升是全局性的。
很多人都記得,3 季度數據公布后,市場對經濟復蘇的前景轉為擔憂。上半年經濟超預期增長12.7%,但3季度各項經濟指標的復蘇力度大幅減小。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在部分地區出現反彈,拖慢了本來就相對落后的消費的復蘇;二是上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收緊的效應顯現,減弱了投資的復蘇勢頭;三是政府又從規范行業發展的角度對部分互聯網企業、房地產企業及教育培訓公司進行了整頓,并在全國多個地區實施了限電,對生產和市場造成了影響。
4季度經濟復蘇力度的回升,則是上述因素邊際影響的從負轉正。疫情方面,雖入冬后又有所惡化,但相比于3季度,整個4季度還是更為可控,市場恐慌情緒也有所減弱。宏觀經濟政策方面,意識到政策收緊對3季度經濟增長的影響,政府開始松動財政貨幣政策,實施了全面降準,進一步擴大了減免稅范圍,同時釋放出了宏觀經濟政策基調由緊而松的調整信號,提升了市場的投資氣氛。至于行業整頓措施,已經全面松動,互聯網和教育培訓公司的整頓范圍已經限定,房地產市場整頓保持長期健康發展而非打壓遏制的方向也更加明確,限電措施更已基本結束,同時市場上對這些措施的反應也更為理性。
全年GDP增長接近于潛在增速
2021年全年來看,GDP當年增長8.1%,比2020年高5.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1%, 比2020年高2.8個百分點。當前階段我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在5.5%左右,因而按兩年平均衡量,2021年的GDP增速可以說接近于經濟潛在增速。但還有距離,嚴格來說還未實現潛在增速,原因就是疫情仍在繼續與反復,進而防疫措施遲遲不撤甚至不時地加強,持續地影響經濟運行。
在需求端,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2021年當年分別增長12.5%、4.9% 和 21.2%, 比2020年加快 16.4 、2.2 和 17.2 個百分點;2020和2021年兩年平均分別增長 3.9 %、3.9 % 和 12.7%,比2020年加快 7.8、1.2 和8.7 個百分點;在供給端,工業增加值2021年當年與2020和2021年兩年平均分別 增長 9.6% 和6.1%,比2020年加快 7.2 個和 3.7 個百分點,可見2021年的經濟復蘇是強勁且全面的。
2022年進一步向潛在增速靠攏
那2022年的增長前景如何?
首先還是取決于疫情如何發展。去年年初市場普遍預期疫情將在去年底前結束,現在看來是過于樂觀了。鑒于此,對于今年疫情的發展,雖可說將進一步受控,但難斷言能否在年內結束,以及以何種方式結束。疫情依然是今年我國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性。
既然如此,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前景也不明朗。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1%,比2021年放慢1.4個百分點,但比2020和2021年兩年平均高 2.2 個百分點,保持復蘇的勢頭。可這只是目前的預測,實際情況將如何不確定性很高。
第二就是宏觀經濟政策走勢了。對此,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宏觀經濟政策基調的調整信號。2021年10月份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刪去了多年來“不搞大水漫灌”、“管好貨幣總閘口”的提法,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罕見地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和“政策要提前發力”,尤其是刪去了“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提法。
這些信號意味著:1)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將重新定位于促增長或穩增長;前些年將經濟增長與經濟質量對立起來從而淡化甚至貶損經濟增長的社會觀念將得到糾正;2)宏觀經濟政策的導向將從前些年的從緊轉向從松,或從偏緊轉向偏松;值得一提的是中財辦副主任韓文秀在解讀經濟會議精神時特地說道“慎重出臺有收縮效應的政策”,3)關于宏觀杠桿率的新政策意向是,不必再降,有需要可續升。
如此的政策基調調整,我們認為是非常正確與及時的,也是筆者多年來一直呼吁的。就3)而言,我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于去年9月發布報告指出宏觀杠桿率高估了我國企業部門與總體的債務水平,從而隱含地建議不應將此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主要制約。
在如此的政策基調調整下,財政貨幣政策可望逐步寬松。財政政策方面,預計2022年 的財政赤字將略微突破3%,收入領域,減稅降費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重點仍在幫助中小微企業克服經營困難,增強市場活力; 支出領域,基礎設施投資有望實質性地加碼,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從而提升經濟增速。的確,在當前經濟增長正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軌而增長勢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減弱的形勢下,財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積極,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是發力的時候了。
貨幣政策方面,既然宏觀桿桿率不必再降,鑒于目前我國的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仍大大高于其他國家,2021年降準兩次或以上是大概率事件,同時公開市場操作將更加頻繁、靈活與進取。至于減息,會受到美國加息周期開始的制約,但我國與美國仍有一定程度的利差,有需要時適度減息也是有空間的。
同時,行業整頓政策將進一步受到節制,對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降低。
從三駕馬車來看,2022年,消費復蘇的步伐將加快,但鑒于疫情的持續不定仍將落后, 難以回到疫情前的增長水平; 固定資產投資的復蘇可望進一步加速,基建投資加碼,房地產投資趨于穩定,制造業投資繼續回升; 出口的增速,則將隨全球經濟和貿易擴張放緩而從去年的高位回落,但鑒于供應鏈優勢將使我國繼續取得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仍有望在10%以上。
基于以上分析,2022年,在疫情沒有大的惡化和政策寬松到位的情況下,預計我國GDP的增速將在5.3% 和5.5% 之間,進一步向潛在增長速度靠攏。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